早就被立为太子的李承干,为什么要造反?他害怕什么吗?

早年立为储君的李承干,因为身体残疾,担心其他兄弟夺取官职,所以想通过造反来确保自己的地位。在唐太宗的众多儿子中,李承干不仅排名第一,他的母亲也是唐太宗的第一任妻子,因此他的出生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只是?李承干?就这个名字而言,除了唐高祖亲自为他取的以外,这个名字还包括?传承御商,永远领先干坤?的美好含义。

李世民继位后,长子李承干自然成了太子,当时李承干才八岁。据史书记载,李承干小时候确实聪明仁厚,唐太宗出于爱才封他为太子。李承干十二岁的时候,唐太宗让他开始?审理案件?,想借此机会培养李承干的政治能力。也可以看出唐太宗对李承干寄予厚望。

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腿部疾病的不断加重,李承干逐渐开始进入叛逆期,温顺的性情开始变得越来越嚣张。唐太宗见此,在东宫为他建了一座藏书很多的崇文阁,并挑选了十几名德高望重的朝臣辅导他。而李承干在这些官员的规劝中并没有改善自己的言行,反而被过于尖锐的规劝刺激得更加叛逆,甚至有试图反抗的言行。

李承干自然知道自己的作风越来越受到唐太宗的重视,所以担心唐太宗有重新建立楚军的打算,当时听说深受唐太宗爱戴的魏王有省钱的欲望,于是更加不安。为了打消这种顾虑,李承干私下打算除掉王维,但是失败了。刺杀王维的计划失败后,李承干进一步将目标锁定唐太宗,企图发动叛乱,直接夺取皇位,结果还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