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笙宫,水笙宫
1600年前,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下了《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美丽的田园小镇,引起了人们的无限向往。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在1933年写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 Horizon),抄袭了桃花源的意境,描写了青藏高远一个被雪山和密林包围的乌托邦。当时藏民称之为香格里拉,意为“我心中的日月”,所以香格里拉成为了世外桃源的代名词,是人们向往的净土仙乡。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哪里能寻求这样的净土?很远,就在眼前,威海有个类似香格里拉的地方——乳山水笙宫。
从威海坐车经过文登铺集镇,在乳山万家村下车60多公里,沿着一条沿江公路向北,就是看到陶伟铁路沿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蜿蜒前行。一条小河从山脊的缝隙中流出来,陶伟铁路从河上一座雄伟的大桥上飞过。这座桥就像一个巨大的拱门。当你通过这个门进入山谷时,你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我看到四周都是绿色的山丘,像雄伟的城墙,但这条路是与外界相连的。土地平坦宽敞,房子也不过如此。这里有肥沃的田地、果树和小溪,空气清新。偶尔有两三个农民在田里种田,自得其乐。真是个天堂!
转身,东北三四里,有个小村名:看冯家,再走两三里,又有个小村名:孔家。从孔家村沿路上山,前面就是一座山。山顶是圆的,叫尼姑顶。海拔424米,相当陡峭,是山脉主峰。修女顶的东边山麓有个悬崖。几棵高大的梓树枝繁叶茂。在绿树掩映下,有两个古老的洞穴,左边是渔阳洞,右边是水笙洞。这是著名的道观水笙宫的旧址。早在唐代贞观年间,这里就有了宫观,到了晋代达到了顶峰。这座建筑宏伟而富有,是全国三大大道之一。
胶东半岛是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及其弟子在昆嵛山、铁茶山和水笙宫修行。王重阳的学生王渔洋(1142-1217)曾在这里学习。他是道家全真派的贵人道。他当时受到金帝的治疗和召唤,被称为“身体形而上学大师”。当晋代皇帝金世宗问他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时,王渔洋关于天人合一、少私欲和无为的思想得到了金世宗的赞赏。金世宗向南宋妥协,停止了对宋朝的侵略,解除了宋高宗和赵构的耻辱。两国达成“龙兴和会”,使南北人民和平相处了几十年。作为一位著名的君主,金世宗被史书誉为“小尧舜”。道教存活了几千年,可见其有历史作用。鲁迅先生曾说:“曾经有人说,中国的根都在道家,这话相当通俗。为了读历史,有很多问题可以解决。”这确实值得后人深思。
水笙洞是一个天然的石洞,有一个盛开的青蛙嘴。这个洞穴深九米,宽七米。是胶东山区罕见的大洞。洞尾石壁上,有一股清泉汩汩而出,清冷甘甜,被称为“圣水”。我出洞探其源,发现水笙洞悬崖之上有一个宽阔的接水山坡,便于滞水渗入。从地质上分析,此泉属于下降型溢流泉,一般出露在山脚下。因为泉水埋藏在岩石缝隙中较浅,所以是冷泉而不是温泉。
渔阳洞位于水笙洞的右上方,是人工挖掘的,深7米,高2至3米,宽2至3米。洞中央有一个基座,与洞顶相连,起支撑作用。洞穴的两壁也雕刻有神龛。现在洞里没有雕像了,洞壁被大火的烟熏黑了。进入洞穴,就像进入了历史的长隧道。虽然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我的心里充满了想法...渔阳洞上方的巨石上,有王渔洋题写的四个大字,气势磅礴。圣水岩前,仍有1214所刻的“玉阙碑”。当时叫“玉虚观”。此碑高大,高约6米,碑文清晰易读,1600余字,记述了玉虚观的创立过程和王渔洋的传教史。这座纪念碑年代久远,保存完好,形象生动,雕刻精细,是不可多得的巨型纪念碑,堪称珍品。
站在渔阳洞前,只见悬崖上凿出的攀爬石阶早已风化脱落,岩渣随风飘落,无法在石阶上行走。一种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浪漫的情怀总是被雨和风吹走。古往今来不变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和哲学...
我爬上了圣水岩后面的山峰,欣赏了这块风水宝地。我看到了周围的山,有许多奇怪的山峰;佛头峰如袈裟老者,石岩峰如展翅燕子,二姑顶高美,宝塔峰直入云霄...尼姑顶前有两个水库更美。正如于的题词所说:“天地自然之灵,独在此...它的南方是美味的,森林和美优是神圣的!”
水笙宫作为一个名胜古迹,在于它悠久的历史遗迹和神奇的古洞穴和圣泉,这是它被列入中国权威的名胜古迹词典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水笙宫最值得称赞的是它是一个美丽的香格里拉,一个宁静的天堂。正如清代一位学者所写:“流水写真情,桃园隔风尘。”这里的许多青山没有采石场,依然像一千年前一样郁郁葱葱,河水的流动像碧玉一样一尘不染;没有烟囱,没有噪音,没有乞丐和小偷;这里的小屋都是一个颜色,没有有钱人的小别墅。他们遇到的人,似乎都受到了几千年道教的影响,大多平和快乐。这种情况让人走进了永恒的香格里拉。
佛寺圣水宫,唐代建于此,金代建玉阙观于此。全真教七子之一的王渔洋在此修行,创立了道教庐山派。据史书记载和石碑记载,唐代贞观年间,这里建有一座名为“圣水宫”的寺庙。其鼎盛时期在金元时期,曾是中国道教三大圣地之一。水笙宫原来有一座寺庙,名为“水笙寺”。根据1987在现在的“玉轩关”遗址西侧出土的一块残碑,“水笙庙”始于汉晋时期,距今近两千年。
从晋代到明清,“玉阙”的概念屡经修补,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建筑有祖庙、老母庙、三清寺、三官庙、三义庙、玉皇庙、万寿宫等。其中最宏伟的是玉皇阁,俗称八角琉璃殿,共分上下两层,由12根八角石柱支撑在空中,上层为斗拱飞檐结构,内有玉皇像,阁顶铺有绿色琉璃瓦。其独特的结构、宏伟的造型、华丽的装饰,为世界道教流派所独有。万寿宫是玉虚寺的主要建筑之一。宫内有全真道祖、全真七子雕像,雕梁画栋。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玉缺的观念已经被烧杀抢掠破坏殆尽。如今,这些古建筑十有八九已经被破坏。如今的水笙宫,虽然古代浓郁的道教气息已经渐渐消散,但游客来到这里,听着神话故事,都会感到庄严肃穆,那种完全被惊呆的意味会持续很久。
有余遗址、余纪念碑、渔阳洞、圣水岩等。这里山穷水尽,林海幽深,水峰陡峭,四季幽静,一方胜一方。素有小昆嵛之称,自古以奇山异水著称。
环顾峰顶,可以看到古代命名的十大景点:虎溪春云、风中秋月、渔阳洞、破岩圣水、御碑雨、绝壁悬书、远峰笔、托云石柱、竹园玉、松陵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