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罗马狂热》简介
《罗马热》讲述的是两个上流社会女性——艾丽达和格蕾丝的故事。故事开始于他们度假时在罗马的一家酒店相遇。在一个明媚的春日下午,两个从小就是密友的中年丧偶妇女,一边在罗马酒店高高的看台上欣赏古罗马广场废墟的壮观景色,一边悠闲地聊着她们的过去。故事从他们的问答开始,作者在谈话中小心翼翼地穿插了详细的心理描写和对他们过去感情纠葛的描述。如同抽丝剥茧,读者从她们一开始平静、警惕、愤怒的语气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大秘密,最后却是凄凉、绝望:两个女人爱着一个男人——艾丽达?6?1斯莱德的丈夫,斯莱德先生。年轻的格蕾丝和他约会的地点是他们此刻面对面的地方:罗马广场的废墟,但那个约会是年轻的阿里达一手策划的!年轻的阿丽达从祖辈那里知道,夜晚的罗马广场极其寒冷潮湿,其特殊的环境非常容易让人生病——罗马热,也就是俗称的“疟疾”。她一心要捍卫自己的爱情,为了摆脱情敌,她设计了一个她认为完美的计划。她以斯莱德的口吻给格蕾丝写了一封信,约她在一个清冷的月夜去古罗马广场约会。她的目的简单却残忍:借助古罗马广场遗迹中蕴含的极寒之气,让身体虚弱的格蕾丝生病,从而不着痕迹地杀死情敌。然而她没想到的是,格蕾丝给斯莱德回信了,斯莱德顺理成章地去约会了。事后,身患重病却侥幸逃过一死的格力丝带怀孕了,匆匆嫁了人。多少年过去了,寡居的女人带着女儿故地重游,不约而同地相遇。面对着同样的月光和同样荒凉的古罗马废墟,艾丽达终于带着一丝愧疚和不变的嫉妒,道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但她也从格蕾丝那里了解到,约会并不是在等格蕾丝一个人。她的未婚夫在她计划的日子里给格蕾丝留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芭芭拉。故事戛然而止。这两个女人都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留下了创伤。古罗马广场的废墟给他们留下的是“荒凉”而不是“激情”的回忆。
在这篇短篇小说中,作者对世界的目光仍然是同情的,但却是无情的。她一如既往地将作品的主题根植于深厚的现实土壤,使得一个看似普通的爱情故事具有了深刻的社会和现实意义。更难能可贵的是作品结构技巧的完善。其中之一是双关语的使用。在这篇不到5000字的短篇小说中,作者大量使用了双关语。所谓“语带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一词多义、同音异义的条件,故意使一个句子具有双重含义的修辞方式。下面就这一点做具体分析。
小说的题目是《罗马热》,题目本身就有“双关”的意思。“发烧”可以在字典里找到。第一,指的是生病引起的高体温。所以一般指“病”;其次是指“狂热”,指热情高涨、疯狂的状态。因此,以“狂热”为题,作者赋予小说两个主题:表面上看,作者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涉及三个人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友情、爱情、背叛等看似普通的人类情感的主题,而所谓的“罗马狂热”所引发的误会,不过是主角年少轻狂时上演的一个插曲。事实上,作者指出,对人性中“激情”的执著和贪婪是一种精神错乱和不正常的病态。罗马热是一种激情的疾病,是一种嫉妒的疾病,是一种文明的疾病,也是一种灾难的疾病,导致了古往今来人们相互残杀。整个故事以“罗马广场”的废墟为背景。借着风景,作者反复提到两位女主角脚下的“激情的巨大累积残骸”,只是为了提醒读者,在这个古罗马角斗士自相残杀的场景中,两个上流社会的女人正在延续着自古以来的自相残杀的传统。二十五年来,这两个曾经是美国上流社会密友的袁殊,用自己的身体、丈夫和女儿作为武器,互相争斗,试图杀死对方,达到独霸“激情”的目的。他们不是“罗马热”患者吗?他们生活的社会不就是充满了暴力和无情,文明的废墟上充满了偏执的病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