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个人看穿有多可怕(看透人性有多可怕)

文/年一木

“授小信而作大骗子,窥小处而作大谋”——小人之经典,明鉴篇

请问:你讨厌小人吗?

可以说,每个人身边总会有那么几个反派。他们擅长的无非是说闲话,拍马屁,唯利是图,六亲不认,挑拨离间,落井下石,背后动刀子...

这些行为经常让人生气。

但是,做这些事的人,只能说是低端小人,因为他们根本就是坏人,小人的为人尽人皆知。聪明的反派往往是“大假如真”、“大奸如忠”。他们善于伪装,经常把人表现成好人。

这样的人真的很可怕!如果你不小心说:“人家把你卖了,你帮他们数钱。”

中国最早的专门讲述反派智慧的书是《小人经》,又名《苦荣简》,是“天下无计八书”之一。有这样一句话:

“石肖鑫是个大骗子,但他看小事,做大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实行小信用,大诈骗才能成功;窥探小细节,大计划才能成功。

看看身边被骗的例子。几乎都是基于对人性的把握,利用人的贪婪,先用小恩小惠麻痹你,取得你的信任,再欺骗你。

欺骗一两个人没什么,欺骗全世界就可怕了!

历史上真的有这样的人物不用说,全世界都认为他是一个卑微的君子,直到他成功篡位,全世界才终于发现他才是最大的老板!

这个人就是西汉末年的权臣王莽!

那么,王莽是怎么忽悠全世界的呢?他做了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看看他的经历就知道了。

王莽的二儿子王火曾经杀了一个家奴。那时候这种事情不算什么大罪,因为王公大臣权贵杀家奴的案例很多。但王莽却不同。他气得要逼儿子自杀!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太残忍了!

为了给家奴主持公道,王莽不惜让自己的儿子付出生命的代价。此事传出后,人们称赞王莽“大义灭亲”,王莽也因此树立了“克己奉公、秉公办事”的正面形象。

看到天下百姓的苦难,王莽再次上书朝廷,表示愿自愿出百万,赐与百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个故事传遍了天下,百姓对王莽感激不尽。在他们眼里,王莽更爱他是“重生的父母和父母”。

遇到水旱灾害,王莽为了表示与民同甘共苦,坚持不吃肉,还写了一封“自己赎罪”的信。换句话说,人吃亏,都是自己的错!而且,王莽还禁食了好几天,没有吃饭。

百姓得知后,都很同情他,都来劝他保重身体。利民的人民仍然需要他。但是,王莽还是坚决拒绝了!最后,太后派人再三劝说,他才顺从,继续吃饭。

王莽简直就是“爱民如子”的救世主,很快就传遍了天下,妇孺皆知,天下人都把他视为“复兴汉朝”的希望。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作秀!

于是,一切准备就绪后,王莽露出了本来面目。

公元9年,王莽强迫他的姑姑王交出圣旨,让儒生刘英退位给自己!接着,他登基称帝,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史称“辛莽”。

由此,王莽成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篡位的权臣,后世曹操没有做到的事,都被王莽做到了。

不得不佩服王莽是古代最好的演员,演技这么好。别人最多骗几个人,而王莽几乎骗了全世界的人。

王莽没篡位的时候,连他最亲的人都没注意到他的背信弃义。

唐代诗人白居易专门为王莽写过一首诗:

“周公惧流言天,王莽谦恭未篡。石翔一开始就死了,但谁知道他生活的真相?”

意思是“王莽篡位之前是一个卑微的君子。如果他早就死了,谁会知道他一生的真假?”

这首诗也警示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人,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能仅凭一时的表现就给人贴标签、下结论,否则很容易犯“把周公当篡位者,把王莽当谦君子”的大错!

王莽的成功绝不是偶然,而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奸诈之人王力可莽,演技一流,手段高明,却无法表露自己的情绪,直到“绝望到无法看透”时,人们才很难识破他的真面目。

通过做好事,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君子,取信于人,然后做狡猾的事情,这可以说是小人欺骗的基本套路。普通反派和聪明反派的区别只在于“愿付筹码”的大小。就拿王莽来说,为了塑造“遵纪守法”的形象,他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儿子。这才是做大事的人!

一个厉害的人物王力可莽可以说是滴水不漏,看不出任何破绽,这也是世人被他愚弄,让他的诡计得逞的原因。

在《罗志经》的“阅人卷”中有这样一句话:

“伤害往往是由无知造成的,灾难是无法承受的。是因为人都是骗人的,不能以貌取人...如果你相信你自己,你可以阻止人们的幸运。”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被骗,往往是因为没有深入研究人,而恶人往往利用这一点谋取私利。所以人心如此狡猾,不能只看表面功夫。与其相信别人,不如相信自己,不要冒险和别人作对。

其实只要想想,人都是自私贪婪的,这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为别人着想。就算你愿意为别人牺牲,也是有条件和限度的。

《看人》一书中也提到,要认定一个人是小人还是君子,要看他的动机:小人做事是为了个人利益,君子做事是为了大众利益。

所以,如果我们事先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王莽不可能永远是君子,他的君子所作所为一定是别有用心的。

做君子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时,即使我们遇到能冒充王力可的人,我们也不会受骗。

你如何看待“谦谦君子”王力可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