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平人物简介

吴克平

吴克平,笔名小草,原籍台山,1959考入中山医学院(现中山医科大学),1965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1982全家移民美国,定居旧金山。现为美国华人文学艺术协会会员。

中文名:吴克平

别名:笔名小草

籍贯:台山

出生地:台山县冲楼镇建吉利村

性别:女

国籍:美国

职业:文学作家

毕业学校:中山医学院

代表作品:金山伯的女人,想嫁就嫁给金山伯。

简介

吴克平,一个在泰山旅游的地道的美女作家,酝酿了10多年,用眼泪写成的小说《金山伯的女人》在美国出版。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反映泰山华侨移民美国血泪分离历史的小说。吴克平想告诉武夷新一代华侨,历史不会重演,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让我们牢牢记住这段沧桑,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经验

吴克平出生在台山县冲楼镇碱吉利村。从台山一中毕业后,她以1959考入广州中山医学院(现中山医科大学)。她在泰山生活了19年。

从65438到0965,大学毕业后,吴克平成为了当时钟山县的一名儿科医生。几年后,她和大学同学喜结连理,生了四个女儿。

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高考的竞争压力太大,吴克平非常担心四个孩子将来是否都能考上大学。经居住在美国的父母打听,她发现在美国考大学比在国内容易,于是决定和家人一起移民。“移民不是为了追求和享受,而是为了孩子上大学。”吴克平说,她不同于她的曾祖父和祖父。这次金山之行不是为了金子,是为了孩子。

1982年,全家来到美国。在一个新的国家生活,家里人一开始很不习惯,因为原来国内的文凭在美国不被承认,夫妻俩除了照顾孩子还要读书拿文凭。经过努力,她的丈夫获得了针灸执照,开了一家诊所,而吴克平开了一家花店。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可爱的“四朵金花”长大后都考上了大学,现在也都找到了好工作。

创造

在美国定居后,从小喜欢写作的吴克平积极向《世界日报》、《侨报》和《中国时报》等报纸投稿。在过去的几年里,她也发表了一定数量的诗歌和散文,同时,她也发表了一些小说。

“如果没有家乡给我的人生经历,就不会有《金山伯的女人》。”在电话里,吴克平看起来有点激动。她说,她很庆幸自己十几岁就经历了家乡的各种人和事。小时候在村里的所见所闻,总是让她难以忘怀,甚至越来越清晰。最后成了大包袱,逼着她和人说话。

于是,每天在饭桌上,她都把村里女人的事告诉老公和女儿,可她还是不觉得冤。孩子们说:“妈咪,你不妨把它写成小说,告诉大家。”女儿的话触动了吴克平的心。1993,她开始写提纲,找关于泰山风土人情的史料,每天缠着妈妈回忆村里的故事。酝酿了10年,30万字的小说《金山伯的女人》终于在去年“精炼”完成。

拿着初稿,她第一个把它交给了美国华人文学艺术协会主席刘荒田。没想到,刘荒田的评价是“太棒了!”“很真实!”这让吴克平感到非常惊讶。刘荒田把这部小说介绍给了一家美国出版社,这家出版社很欢迎它。一个月后,小说成功出版。

作品

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吴克平的小说《如果你愿意,就嫁给金善博》由纽约商务印书馆隆重出版。这是吴克平女士“金山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

《金山伯三部曲》是国内外第一部描写著名侨乡台山女性与家人分离血泪史的长篇巨著。第一本书《金山伯的女人》,描写了泰山女人嫁给金山客的难言之痛。著名散文家、美国华人文艺家协会会长刘荒田在评论《金山女人》的悲凉时曾作过经典总结:“极短的重逢,与生活的分离,空闺中的期待,空床中的煎熬。”

《嫁金山伯》横跨三代,隔泰山金山,涉及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大大小小几百个人物,很多线索纵横交错。作者以时间为课,主要人物性格发展成纬度,讲故事有条不紊,场景切换自然。期间,神话传说与梦境穿插其间,编织出一幅多维而神奇的侨乡画卷。

纽约商务出版社总编辑凌兵表示,吴克平女士的《金山伯三部曲》主题新颖,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为华人华侨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文本,具有开创性的意义。88岁的中国著名学者赵浩生读完《金山伯的女人》后对我说:“这是一部很有分量的小说!是一部描写中国历史的优秀小说!写得非常好!我都看了。我很开心。”他还建议:“作者文笔很棒,写得很仔细,写得很好!我建议把这部小说拍成电影,一定会轰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