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内容如何确定?

初中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内容如何确定

在初中现代文学阅读教学中,如何确定初中现代文学阅读的教学内容,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

文学现代写作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和非文学的现代写作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形象思维”,用形象说话。而且它的形象是由语言和文字这个工具来承载的,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诗歌还是剧本。它和非文学的现代文学最大的区别是两点,一是它的“意象”,二是它的“情感”。因此,通过对语言和人物的解读,让学生把握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理解形象所反映的普遍意义,感受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表达的感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读经解道”,这不仅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也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目标。

比如在张艳教授的安塞腰鼓教学中,老师朗读了7分多钟,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多次讲‘好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有什么好处?”这其实是一个多通道的阅读过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和思考,然后把他们感觉到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最后,要求学生给对联加上横评。(插入教学片段:《有什么好》到《写横批》,6分钟左右)在这里,对联只是一种形式,其本质指向的是教学目标。

2.充分挖掘作品中蕴含的价值。

现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不同的作品蕴含着不同的价值。那么,文学现代写作的价值何在?如何挖掘文学现代文本的价值?虽然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但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化繁为简,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原则,就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即学生能从某一作品中学到哪些具体的知识,有哪些具体的收获,或者有哪些具体的启示,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具体发展。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作品所蕴含的价值,正确确定了作品的教学目标。

比如安塞腰鼓,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字本身的雄伟、豪情和压倒一切的阳刚之美。这种气势和感情主要是通过大量运用排比、重复等整句形式来表达的。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受到这种阳刚之气的感染和熏陶,这就是这篇文章所蕴含的价值。也是学习这篇文章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而要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张艳老师教的这堂课,准确把握了这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老师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了。(插入教学片段:“嘿,嘿,嘿……”大声朗读指令,约4分钟。)虽然朱主任只是认为有“伪圣化”倾向,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还是值得肯定的。

3.我们应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明确了文学现代文学阅读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就相当于确定了正确的教学目标?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说,直到现在,一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的语文教学。

首先是“三维目标”与认知目标的关系。

我想引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副所长崔允漷教授的一段话。“新课程实施中,大家逐渐学会了‘三维目标’的表述,甚至同样的说辞。而‘三维目标’在教学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三维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整合,却很少有人探讨。”

“课程标准是从三个维度来表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层目标,但教师不能机械地、一对一地照搬上层目标的格式。每一类都是从三个维度来陈述的。”

举一个中国著名刊物上发表的竹影的教学目标的例子:

一、知识和能力:

欣赏这篇文章生动的描述。

体会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童真和童趣。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流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和探索

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这是机械分离“三维物体”的典型例子,除了作为教案的“装饰”之外,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即使是认知领域的目标也很难实现。什么是「狐臭」和「体验」?「狐臭」和「体验」到什么程度?怎么知道学生是“欣赏”还是“体验”?

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总是随着认知活动而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认知。因此,它不能预设,也不能由教师“鼓励”,而必须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由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生成和发展。

其次,“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

还是先引用崔博士的解释,“真正的教学结果一定是预设目标加上生成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预期结果,而不是生成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实现意想不到的教学目标。预期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是教学效率中可以评价的部分。如果不能坚守这个底线,过于注重生成性目标,教学就可能走向‘无目的性’的误区。”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如何通过语言和文字的解读来“因文而知道”的问题,从而实现影响和潜移默化。换句话说,正确的既定目标可以将“体验”、“感知”、“领悟”等这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教学要求具体化,转化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操作、教师可以观察和评价的显性行为。

鉴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情感目标还是生成性目标都需要渗透和把握,我个人认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预设的认知目标为重点,其余的在过程中多加考虑。

那么,如何陈述教学目标呢?崔博士阐述如下:“目标陈述必须满足一些要求:第一,目标取向是学生学习后的预期结果,所以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其次,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方便后续的行为评价,所以行为动词要尽量清晰可控,不能含糊,否则无法规定正确的教学方向;再次,有时目标不能单靠动作动词明确表达,需要一些额外的限制,比如学习情境、工具、时间、空间的规则。第四,目标指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也是为了评价方便。所以,目标的绩效水平永远是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只是说明了目标所指向的这群学生所能达到的最低标准。并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真正得到的真实教育结果。前者只是后者的一部分。”

这样,安塞腰鼓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1,文章形象所体现的主要精神可以用简洁的语言简要概括;2.你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读出文章的磅礴气势。对比张艳老师教案中列出的三个教学目标,我觉得基本准确。

二、文学现代文阅读中如何突出体验过程,如何恰当把握多元解读?(略)

三、如何找到非文学现代文阅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刚才朱主任说自主、合作、探究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但这毕竟是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内涵和外延也不一样。我想谈谈我对操作层面的看法,主要是对自主和合作两种学习方式的看法。

先说自主学习。

理想的“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应该是学生能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策略反思和调控,最终能够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确定后续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应该说,这种教学思路的前景是非常诱人的,也符合我们老一辈华工所努力追求的“教到不教,改作文到不改”的美好愿景。但是,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在中国的这种文化土壤里是不会开花结果的。

我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将“自主学习”定位为“学生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似乎更合适,也更符合教与学的实际。这里“主动学习”的首要特征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是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意愿上;独立性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相信自己能学好”。老师的“有效引导”就是学生永远不会不愿意学习,永远不会学会善于学习,永远不会相信自己能学好,直到相信自己能学好。从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步和谐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课程改革主要目标在教学层面的有效实现。

让学生“愿意学习”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学会”的关键是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方法就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

(插入蛤蟆的教学片段:给蛤蟆建个小档案,大概13分钟。)

刚才朱主任也提到了这个案例,认为是值得的,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使得整篇文章的轮廓清晰了。从指导和组织自主学习的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成功的。

1,由于采用的形式新颖活泼,学习的内容既有信息处理,又有语言训练,思维负荷量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2、注重过程指导,让学生学有所得。这主要表现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为操作手柄,启动和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和“学什么水平”。

创设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完成和进一步加工学习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火烈鸟”的课外资源,有效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3.在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修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应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即不仅是对学业成绩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以充分体现新课程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的理念。在这一点上,仍然缺少一些东西。

再来说说合作学习。先看蟾蜍的案例(插入教学片段:讨论人类对蟾蜍的不同态度,约13分钟。坦白说,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合作询问。主要有两个问题:1。问题简单,没有合作探究的价值。问的问题只达到鉴别的程度,学的内容不是课文的重点。如果这样改的话,“‘历史上的妖怪’这一段不涉及蟾蜍的特征。为什么要把文字插入这一段?”有更大的合作探索空间。2、有点味道,流于形式。学生的表现和评价只是一个走过场的表现,意义不大。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包括如何正确操作,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充分关注,相关讨论也很多,比如合作的题目要有价值,分组要合理,合作前要让学生独立思考,要有及时的评价等等。我不想在这里重复什么。我只想补充一个很重要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目标。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学习的课程改革目标。因此,在组织合作学习时,不仅要注意解决学术问题,还要注意培养合作意识、端正合作态度、培养合作方法等非学术问题。

四、非文学现代文本阅读,如何做到既贴近文本又适度拓展?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手段?

如何阅读非文学的现代文本,既紧扣文本,又适度拓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要树立一个理念——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教。“教课本”重在“读”,难免陷入以课本为中心、以课本为圣经的泥潭;“用教材教”重在“学”,必须打破教材的束缚,进行必要的拓展。

其次要确定一个原则——立足文本不拘泥于文本,超越文本不脱离文本。这里的关键是把握一个“度”。一不小心就会走入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或者班级活动的误区。比如苏联教育班八年级(第一节课)有一篇课文叫《城市精灵》。我听过很多课,很多都是半节课就把课文匆匆过一遍,然后下半节课就把课文留下,让学生就保护野生动物建言献策。最后语文课变成了环保课。有人把这种现象戏称为“种别人的田,慌自己的地”。

第三,要把握阅读的层次——理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评价性阅读。这三个层面,我认为反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非文学现代文本阅读的过程。

所谓可理解性阅读,就是能够全面理解阅读材料。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从整体上感知不同文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大意,能正确把握文章的意思,能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能把握某些关键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个层次阅读的关键是抓住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叙事,重要的是扣“物”还是扣“人”;说明文,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是关键;论证的核心是抓住作者的观点。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指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必要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补充、完善、深化和探索等创造性阅读活动。创造性阅读,理解是前提,个性鲜明是主要特征。比如在一篇说明性文章中,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文章中介绍的相关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于一篇议论文,可以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模拟课文的写作,增加一个论点。

评价阅读是一种完全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是读者对文章的独特感受、体验和评价。评价阅读可以打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表达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同意、不同意或者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有人把阅读的这三个层次简单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同化-进化-异化。我觉得很合适,后两个层次的阅读都是与文本紧密相关的拓展。

第四,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素材有很多种,暂时分为文字类和非文字类。文本的资源可以是相关的文章、资料等。,如《人的丑朋友——蟾蜍》(插入课件《蟾蜍的火烈鸟》ppt)。这种投影不仅提供了新的知识,还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完成学习任务。非文字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这些图片和视频不仅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形象,也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开阔视野。

课程资源的来源应主要来自生活;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主要是从生活中挖掘;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徐夔老师讲授的《人的丑朋友——蟾蜍》一课的课外作业,“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收集相关资料,写一篇生动的论述”,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