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是谁写的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是王羲之写的。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三段。
评价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
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殇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