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江东古桥简介漳州江东古桥游记

江东古桥位于福建省,是宋代的一座超级桥梁工程。这座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一般还能用。真的是历史上人类文明和智慧的骄傲。下面介绍一下漳州的江东古桥。

小时候的经典电视剧里有很深的记忆。楚霸王的败兵项羽退守乌江,有船接应,渡之,至少还能活命。

知道哪个哥哥任性,就有“无脸见江东父老”的自刎河边。“江东”这个词,在我的记忆里是和这部剧捆绑在一起的。

后来坐了东山到厦门的班车,几次路过江东大桥,然后新桥就开通了。这一次,新桥通车了。

新秀桥头景观

文献记载:江东江“两岸山势险峻,千谷汇聚,江面宽阔湍急,波涛汹涌。坐船过河,眼花缭乱。”南宋邵熙年间(1190-1194),郡守赵一博在江东河上修建了一座浮桥,开创了江东大桥建设的先河。

嘉定七年(1214),侯与庄霞建了一座石墩木桥。嘉熙元年(1237年),木桥被火烧毁,在漳州刺史邵丽的倡议下,修建了一座梁式石桥。

这座石桥“宽二十尺,长二千尺”,桥洞“十有五巷”。1970年,在古桥上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

时至今日,西岸附近的公路桥下,仍保留着五座完整的桥墩、九座两跨桥面和古桥的残墩,以及东西走向的菱形墙,残长100.35米。桥墩由0.350.45.2米的石块交错排列,呈弓形,全长11.4米,宽5.3米.桥墩之间的每一跨都铺有3-5块石梁。

江东大桥自建成以来,几经沉浮,历时700多年。元明清以后,石桥屡遭破坏和修复。据史料记载,有十余次。

特别是明代嘉靖十八年,侍郎王石的沙发重修,由郡守顾思可负责修建。第二年冬天,新建的石梁大桥竣工了。

最重的石头将近200吨。在古代,开采如此巨大的石梁是不可想象的,但用什么工具把它运到河边,放在码头上,至今仍是个谜。

留下的古代组件不多了。

桥梁专家茅以升表示,江东大桥的桥梁文化研究举世瞩目。2001年,江东大桥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国古代桥梁史上,江东大桥以其跨度大、板长、重量重(板长18米,重100多吨,最高达200吨)而占有重要地位。

江东大桥在世界桥梁史上也有着突出的地位。英国剑桥大学世界桥梁专家李约瑟博士亲自考察,并在《龙溪县志》评论说:“中国其他地方和国外任何地方都没有它可比。”

历经岁月沧桑,漳州政府对江东桥地区的文物保护进行了规划,修建了一条滨江栈道。站在桥头,你可以看到古老的桥墩和石梁。远处,青山,流过浪花的河流,河两岸的村庄。我只是一个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