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为什么回大陆

林毅夫回顾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历史,一直在思考如何尽快使中国变得富强起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尼克森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之后,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富强的希望在大陆这边。作为一名中国人,要为祖国作出贡献,必须去大陆。

2002年11月18日,台湾“国防部”高级军事法庭检察署发布新闻指出,原国军284师上尉连长林正义(林毅夫原名)涉嫌在1979年5月16日晚上潜往大陆地区一案,经军事检察官调查完毕,已依陆海空军刑法第24条“投敌”罪,于2002年11月15日发布通缉令。

该检察署说,如果林毅夫被判罪名成立,可能被判死刑。林毅夫闻讯后平静地说:“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愿意背负十字架。不过,我希望这一历史的不幸能早日结束。”

扩展资料

林毅夫植根于改革开放实际,自主创立并实践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力。丰富完善农业经济学理论,重新构建发展中国家制度安排和宏观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国有企业、金融体制、电信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粮食和“三农”等重要改革政策制定。积极推动中非合作新模式,帮助有关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参与创立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推动了合作转型和深化发展。

林毅夫的返乡之路荆棘满布。针对台湾《中国时报》希望台湾当局放行林毅夫返乡之路的社论文章,台当局防务部门2013年5月28日表示,林毅夫是“敌前叛逃的罪犯”,有违军人忠贞气节和武德价值,对于他的返乡问题,台当局立场至今并未改变,在处理上绝无模糊空间。

百度百科-林毅夫

中国政协新闻网-林毅夫的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