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婴的三个故事是什么
三个故事:
1、楚王让晏子钻狗洞,晏子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
2、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能人。晏子同样贬低楚王及楚国。
3、楚王讥笑齐国人没教养,晏子举了一个例子证明原因是两国水土不同。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晏婴的简介
晏婴的意思是:晏婴(晏子,前500年),姬姓(一说子姓),晏氏,字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据说晏婴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齐国的国格和国威。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谥“平”。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