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拉·优素福·扎伊的人物事件
2012年10月9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遭遇不明身份枪手袭击,伤势严重。
马拉拉当天放学回家途中所乘校车被一名身着警服的袭击者拦下。枪手登上校车,问:“你们谁是马拉拉?快说,不然把你们统统毙了。”优素福扎伊的身份暴露了,枪手对着她的脸开了枪,子弹穿过头、颈,嵌入肩膀。
弥留时,她被飞运英国,在伯明翰的伊丽莎白女王医院救治。2013年2月份的手术补造了颅骨,并使她恢复了听力。3月19日,她换上新校服,在伯明翰就近入学埃德巴斯通女子高中。
事发后,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总理阿什拉夫以及其他政要纷纷发表声明,对袭击马拉拉的行为予以谴责。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于2013年秋天出版了个人回忆录。该书名为《我是马拉拉》(I Am Malala),由英商魏登菲尔德和尼科尔森书局在英联邦地区发行,世界其他地区划归美商利特尔布朗。《卫报》说,优素福扎伊据信拿到了2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88万元)的预付稿酬,但魏尼书局未予证实。
“我希望这本书能让全世界读到,这样人们就能认识到有些孩子要想接受教育是多么艰难。”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说,“我想讲我的故事,可这也将是6100万失学儿童的故事。我想让它成为这场运动的一部分,让所有的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得到上学的权利。这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于2012年11月10日宣布将每年7月12日(马拉拉生日)定为“马拉拉日”。她的父亲齐亚丁·优素福扎伊则获任为联合国教育顾问。
2013年7月12日,是马拉拉16岁的生日。在联合国青年大会发表演说,敦促联合国及各国领袖,努力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够跨越宗教、种族、性别、贫富等因素,在校园里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曾经在枪口下面对死亡威胁,头部重创的马拉拉以最响亮的声音说:她永不会在威胁中后退和倒下,一定要为弱势孩童,特别是女孩发声,争取和实现平等教育权。 2013年10月11日,美国华盛顿,奥巴马夫妇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因呼吁女孩受教育权而遭到塔利班枪击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
在与奥巴马会晤后,马拉拉在声明中称,她很荣幸能与美国总统见面,“我感谢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为美国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支持教育发展,并援助叙利亚难民。同时我也表达了我的顾虑,即无人机对恐怖分子的袭击造成无辜民众的伤亡。这会导致巴基斯坦民众的不满,也会对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马拉拉还呼吁美国和巴基斯坦政府之间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