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杜甫 原文
登岳阳楼原文如下:
一、《登岳阳楼》诗歌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译文
很早以前就听闻洞庭湖的美景,今天终于有机会登上岳阳楼。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这里形容洞庭湖广阔无垠,仿佛把吴楚分开。日月星辰似乎都在湖面上漂浮。漂泊江湖的亲朋故旧没有送来任何消息,年老体弱的我只剩下一叶孤舟。想到北方边境还处于战争之中,我倚窗北望不禁涕泪横流。
赏析如下:
1、即景抒情之作: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首联写登楼远眺,表现了岳阳楼的美景和诗人的喜悦之情。颔联写湖水的浩瀚无际和洞庭湖的宏伟壮丽,展现出诗人的豪迈气概。颈联表现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2、表现手法:
这首诗注重描绘景物的细节和情感的变化。通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杜甫一贯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用字精炼,语调抑扬顿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思想内容: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特别是在颈联中,诗人表现出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而在尾联中,诗人更是表达了对国家离散、人民受难的深深忧虑和痛苦,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民情怀和爱国精神。
总的来说,登岳阳楼是杜甫的一首优秀的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通过描绘登岳阳楼的所见所感,诗人抒发了个人的感慨和忧虑,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人民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