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小说:不是经典,但却是风格的杰作,值得一看!

很多人认为低俗小说是一部经典电影,不可否认,90年代拍的这种类型的电影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说实话,我觉得不是经典,是通俗和导演风格。

为什么要这样总结?

先说电影的大致剧情。

整部电影都是关于黑社会的。采用倒叙、多线、穿插情节。

第一幕,小偷“小南瓜”和“小兔子”临时计划抢劫早餐店。

第二幕,儒勒(黑人)和文森特(白人),两个黑社会老大玛莎的男人,处理日常事务(具体来说就是黑社会的利益纠纷)

在第三幕中,拳击手布奇从歹徒玛莎那里拿了钱,并承诺要打假拳。我又遇到了文森特,我和文森特吵了一架。

在第四幕中,文森特接受了老板玛莎的任务,在一段时间内保护和陪伴玛莎的女朋友。

在第五幕中,首先描述了布奇的传家宝“手表”的来源。然后他食言了,被玛莎追。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和女朋友私奔,但是她女朋友把手表落下了,导致了第六幕。

在第六幕中,布奇抱怨并开车回去拿传家宝。在家里,我遇到了追求者,射杀了刚从厕所出来的文森特。开车走,遇到刚买早餐的黑社会老大玛莎。

然后就是枪战,你死我活的战斗。

不幸的是,两个受伤的人戏剧性地被两个变态抓住,老板玛莎被鸡奸。

布奇挣脱了绷带,犹豫着要不要立即逃跑,然后救出了老板玛莎。杀了两个变态,老板说,不要再提了,同时两个人也就把恩怨忘了。

第七幕,继续第二幕的故事。文森特和朱尔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房间里还藏着一个人,他们冲出去开枪,但是他们射偏了一枪,身后留下了一个枪眼,然后被他们打死了。说:天佑,挡子弹。

第八幕,抓人被押上车准备交给老板玛莎,文森特不小心开枪打死了他,车上全是血。然后去了朋友家临时避难。

朋友拒绝了因为:如图(此人也是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玛莎老板派人来帮忙了,右边的老人。

说完,两人看着他开着跑车,带着小妹妹出去玩。

两人开始吃早餐,就引出了下一个场景,也就是第一个场景的后续。

在第八幕中,文森特在早餐时遇到邦妮和克莱德,碰巧去了厕所,南瓜用枪指着朱尔斯。

随即被黑社会朱尔斯指责。

文森特出来后,这对情侣小偷完全被动了。最后,朱尔斯把钱给了两个人,让他们走了。

当然,放走情侣小偷的理由很搞笑,因为早上子弹并没有打中他。朱尔斯相信上帝想让他洗手不干!

这就是整个故事,整整两个半小时的电影!

简单的叙述毫无生气,总结这些人就耐人寻味了。

首先是文森特。

作为一个黑社会杀手,整部电影塑造了一个绅士的形象,不仅是在他执行任务的时候,更是在他身处险境的时候。剧情场景:“请”就好了,重点是无期徒刑,还说这种轻佻的话。(翻译的有点逊色)

而陪伴和保护老板玛莎的女朋友,几十分钟的解说简直就是男主的形象。

其次是低沉的讽刺。

文森特从厕所出来过两次,出来后就有危险了。有一次他被雌雄大盗抢劫,有一次拳击手布奇拿枪指着他。

关于厕所,张伟就是大家熟悉的《爱情公寓》里的这个形象。“张伟,为什么你每次出现都从厕所出来?”,引起了一个幽默的笑话。

从整个剧情来看,文森特的主角光环和绅士情调最终无缘无故被枪杀?是导演有意塑造的。

拳击手布奇

布奇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讽刺的形象出现的。从王小波的散文《我的精神家园》中摘录的一章与中国类似的例子进行了比较。

这孩子直到四十多岁还经常在梦里看到这一幕,然后就一声长啸惊醒了!

黑手党老大玛莎

女朋友被自己的小lolo干了,被杀后只能说是帮女朋友按摩脚底,所以才被杀;派文森特和朱尔斯去抓人。人们意外地被文森特杀死。如果他们没有抓住他们,他们需要有人迅速清理他们。

买了布奇的假拳,被布奇骗了;买早餐的时候被车撞了;追布奇被变态鸡奸。这个老板不是来玩的吗?

朱尔斯

杀人前,先读圣经,再开枪。

然后在第七幕,他没有被子弹打中。我相信上帝为他挡住了子弹。正因为如此,他在早餐店放走了小偷强盗,然后他就洗手了!莫名其妙。

当然有两个认真的人。

毒贩打扮成耶稣,救世主。

另一个人是两人的朋友,他请求帮助,但被拒绝了隐藏尸体的请求,因为他担心妻子下班后会和她离婚。

这是整部电影,昆汀导演的一部风格作品。耐人寻味的是这种简单粗暴,没有博大精深的学问,却又妙趣横生,胡言乱语,幽默风趣!

昆汀导演的《落水狗》确立了它的风格,就是多个故事串联起来。后来的代表作,如《无耻混蛋》、《解放江歌》、《杀死比尔》,加深了绅士形象。

简单说一下这三部代表作。

《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讲的是二战时期一个十人的小部队,叫做“混蛋”组织,专门杀纳粹。

最后导演凭借想象力成功杀死了希特勒和几个纳粹头目,战争提前结束。

《自由江歌》讲述了美国内战前一年,一名德国赏金猎人救出的黑奴江歌的故事。复仇一路成长,最后江歌成为南方第一快抢,大干一场。

《杀死比尔》有三部,需要连续看完。是对回忆的闪回式解读。这个女人报复了所有人后,问大老板为什么比尔要杀她和她所有的亲戚。追根溯源的原因,是误会!同时,比尔是女主人女儿的亲生父亲。

而电影《杀死比尔》在《低俗小说》里。玛莎的女朋友说她在拍戏,她是女主。

昆汀的电影,风格和节奏都不复杂,也不纠结。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确实不错,但不是经典。上世纪的王小波曾经说过:外国电影要想在中国上演,必须要有一些高深的学问。

这不是现在,但从侧面隐约感觉到,要想被认可,经典电影是可以触及灵魂深处的,是深刻的,是发人深省的。比如《肖申克的救赎》和《天堂电影院》。

而我一直想从这部电影中找到一些可以表达的高深知识,却无法专注于昆汀的风格。

有一件事是不经意间表达出来的,也许昆廷认为这不是主要的,只是生活中的常识。

这是什么?

我注意到了杀手文森特这个角色,他在执行任务时是一个冷血杀手;在陪伴和保护玛莎女友时,绅士是主人;回到根据地,我是布奇,一个霸气的家伙;当被男女小偷抢劫时,他们是受害者;布奇拍他的时候,他只是个配角,小罗。

有时候你是主角,有时候你无足轻重,有时候你是坏人,有时候你是受害者。

就像朱尔斯用枪指着南瓜时说的那样。

所以,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作用。

回归现实也是。故事讲的是公司,老板在公司。这一幕高高在上,春风引以为傲;如果他生病在医院,说到医院,医生就是这个场景里的主角。他已经是一个病人了,一个平凡的,无足轻重的人。

布奇当主角,文森特就是昙花一现。

当然,昆汀导演了这部幽默的电影,这是他用自己的风格对电影艺术的执着和投入所创造的。精神可贵,令人敬佩!

在天马行空的思维下,只是冰山一角。

往上走,走得更远。

就像《楚门的世界》一样,楚门的人生从出生就被设定到未来,在生活中无法自拔。最后,他发现并验证了自己凭着自我的毅力逃离了这个地方,突破了设定的生活。

电影《变焦》中,现实中的主角正在画一幅漫画,并控制漫画中的主角。漫画里的主角在拍电影,控制电影里的主角。电影里的主角在写小说,控制现实中的主角。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开心,就发泄在漫画上,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反应,最后影响到自己。而这,不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因果循环吗?只是电影演绎的更加生动透彻。

所以,电影艺术向世人展示的是,具体的形象深入人心。

《低俗小说》,可以看看,像昆汀的导演风格,也是一种气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