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90多名科研人员为何选择集体离职?

合肥中科院90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直接登上了热搜,而官方给出的回应是,这属于正常的离职。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在部分地区制度被看得很重,而在这些制度中得到利益的,也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而真正有实力的人,却因为这些制度,得不到相匹配的收益。任正非曾说要让?中国的鸡在中国下蛋?,可这仅仅是公司的选择,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1、90名科研人员离职

90名离职的科研人员,年龄都在三十岁到四十岁左右,可见他们已经不是随口说离职的年龄。工作了这么多年突然选择离职,只能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自己实在待不下。待不下去的理由有很多,不过最有可能的,就是管理制度不合规或者工资不够高。这两个问题,也是当前科研组织做得最差劲的地方。师徒制、父母关系,是当前科研机构最大的弊病,很多人都是凭借这两层关系,在组织内吃香的。而普通人就不行了,就算你有特殊的能力,估计也会被别人顶替。

2、实力、收入和制度

当前很多科研人员的实力和回报,都是不均等的存在。自己有足够的贡献,可是只能拿最底层的工资,自己有能力突破职位,可还要被一些新人顶替。无论是在什么行业,实力、收入和制度都是相互矛盾的存在,而在科研界更是如此。最明显的就是家庭背景和师徒身份,一些有背景的人想成功太简单了。而一些有实力的科研领导会出去收学生,他们的学生就算是刚实习,地位也会比普通人高,这就是当前的科研环境。

3、被争抢的科研人员

任正非为了和腾讯争抢一个科研人员,给出了200万的年薪。而在当前国内的科研组织里,根本不会为了争抢有能力的人。看重的只有地位和留学背景,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不离职就怪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留洋后不再回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待遇不够好或者待遇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