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路德维希·特尔·冯·曼斯伯格的《坦克大战》词条!!
给你翻译一本书你只给了150分,真的有点低。呵呵,开个玩笑。可以去新华书店找关于德国装甲部队的军事史书。
此外,我会给你一个网站,这是一个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论坛。可以在里面注册一个号,和别人讨论。相信你会学到很多。
/read-htm-tid-26986.html
二战初期!德国装甲部队正在穿越欧洲!在东边拿下波兰,在西边进攻法国。一种全新的改变时代的机械化战争战术——闪电战战术。明确军队的发展方向是机械化!虽然真正实现机械化的军队是五六十年代的苏联和美国军队!毕竟德军装甲部队的初期理论建设是历史第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史实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面目!
其中一个很可笑!德国装甲兵理论是向英国富勒、哈特等人的理论学习,这也是当代流行的一种错误观念!还有最荒诞无知的小说叫戴高乐的15法郎!让德国一月击败法国的故事!近年来,这种不正之风此起彼伏!美国人说德国装甲部队抄袭美国诺克斯堡军事理论!太搞笑了。美国人还恬不知耻的说是按部就班的练!总之任何猫狗都敢夸自己是德国闪电战理论的老师!
德国装甲部队建设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德国的战略!造什么坦克!用什么战术!一个国家的战略受制于自身的客观条件!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地势平坦,基本无自然灾害可防。同时又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它的策略是主动进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对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施利芬项目就有这种观点。冯·鲁登道夫写的《全面战争》这本书也是很好的体现。
一战后期,坦克打破了堑壕战的僵局!显示了这种新武器的威力!但《凡尔赛条约》将德军人数限制在65438+万。不允许德国拥有飞机、坦克和发展化学武器。但是,德国人不愿意被战胜国屠杀。在英国人和法国人试验坦克装甲部队的同时,德国人也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想象未来的战争,秘密发展自己的坦克装甲部队。德国人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秘密设计了新型坦克!
冯·西克特于1921年成为德军总司令。冯·西克特(Von sickert)以10万德军为种子,考虑到未来战争模式和未来军队建设,认为德军应该是“高机动性、有飞机支援的小而精的军队”,通过运动战战胜敌人,而不是像一战那样的阵地战,为了获得高度机动性,建立摩托化部队应该是更好的选择。成立“运粮军督察局”,柴锡玮子将军任部长。可见,其实德军并没有预见到陆军的机械化发展道路!是坦克的突击力量。
赛克特将军在建立“运输部队总指挥部”的同时,支持德国和苏联,签订了《拉巴罗条约》。这个条约表面上是经济条约,但也有秘密的军事合作协议。根据这份秘密协议,德国可以在苏联研制和生产新武器,训练军队。苏联可以分享德国的研究成果。不久,德国军火巨头克虏伯公司在德国的资金支持下,在苏联罗斯托夫成立了“拖拉机实验工厂”,从事坦克的研制工作。1927年,德国和苏联在莫斯科以东800公里的喀山开设了坦克试验中心和坦克学校。
1922 65438+10月,Chaihiwitz将军要求派遣一名总参谋部的军官为他服务。德国人任命了一位名叫海因茨·古德里安的陆军上尉。转移令于4月1日生效,古德里安首先被派往慕尼黑第7摩托化运输营实习。我在慕尼黑见到了营长卢茨少校。4月1922,1日,海因茨·古德里安前往柏林向柴可夫斯基将军汇报,柴可夫斯基将军告诉古德里安,他的任务是研究摩托化运输的各种问题,包括工厂、加油站、技术工作,最后甚至是公路工程问题和其他运输方式。这让古德里安非常惊讶。不过古德里安主要研究的是富勒、利德尔哈特和马特尔的作品。《坦克手册》的作者奥地利人弗里茨·黑格也帮助了古德里安。1924年,古德里安离开了摩托化部队,只在1929年回到了运输兵团综合部。他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总的来说!魏玛时期德军装甲部队的建设处于螃蟹时期。
德国装甲兵建设的真正收获期,无疑是在1933年德国国家社会党上台,阿道夫XTL成为德国总理之后。这位出身于奥地利布瑙劳八代贫寒家庭的德国元首,在一战中只是一个下士军衔的信使,对未来战争的风格有自己的看法!阿道夫·XTL认为未来的战争是机械化战争。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所以他决心建立一支强大的坦克部队。阿道夫XTL说:如果我想攻击敌人,我不会做几个月的准备。但是像夜晚的闪电一样快。这就是闪电战这个名字的由来。德国最高层的决心让德国装甲部队的发展道路畅通无阻,没有这样的力量可以阻挡。但是决心就是决心!建设强大的机械化军队,没有战略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方案!设计什么样的坦克!如何解决装甲兵编制和战术的实际问题?德国装甲兵需要一个装甲兵理论的指导思想。
1934!陆军总参谋部,德军首脑,邀请奥地利将军冯·曼斯伯格撰写教科书指导德军装甲兵建设!一年后,1935,冯·曼斯伯格完成了《坦克大战!这本书是德国装甲部队早期理论建设的最高成果。1934年,德军“装甲兵司令部”成立,准备组建装甲师,由卢茨将军任司令。1935年,1、2、3装甲师成立,中将·冯·维斯任1装甲师师长。古德里安上校是第二装甲师的指挥官。少将·维斯曼是第三装甲师的指挥官。
身穿奥地利军装的曼斯伯格。
身穿德国军服的曼斯伯格。
路德维希·特尔·冯·曼斯伯格【生于1878.11.19——卒于1945.07.31】是奥匈帝国的一名骑士,曾在奥匈帝国的军队中服役并参与其中。一战奥匈帝国战败分裂后,冯·曼斯伯格在奥地利军队中担任炮兵指挥官。1929年任奥地利陆军总司令,奥地利炮兵将军军衔。1930退休!1938加入德军。1943退役,德军炮兵上将军衔。
冯·曼斯伯格从1930开始研究装甲战术。分析总结一战坦克实战的经验教训,对富勒、利德尔哈特等人的装甲兵理论也有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和学术观点。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冯·曼斯伯格在装甲兵理论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同时期的任何人。冯·曼斯伯格认为,未来陆军的主力将是机械化坦克部队。在未来的战争中,会有大量密集的使用坦克作战的主张~!冯·曼斯伯格的理论得到了当时德国高层的青睐。1934年,德军总参谋部委托冯·曼斯伯格为德军装甲部队编写教材《坦克战》。德国装甲部队的建设基本上是按照坦克战来组织的。
冯·曼斯伯格建设装甲兵的核心就是建立大组织!大量的坦克部队!大纵深作战!他不同意英国的富勒和后来法国的戴高乐。
冯·曼斯伯格认为装甲部队是两种作战任务:坦克独立编组实施机动作战和坦克支援未来战争中的步兵作战!要完成这两项任务,装甲兵应该是独立的坦克旅!和步兵一起战斗。进攻时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防御时消灭入侵的敌人。一个是由三个旅组成的装甲师。冯·曼斯伯格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三个旅组成一个装甲师的人。他的装甲师包括两个坦克旅,每个坦克旅有1个轻型坦克营[100辆坦克]和三个中型坦克营[每营50辆坦克],一个机械化步兵旅和其他支援部队,以及一个航空队[45架飞机]。冯·曼斯伯格认为,除了传统的步兵师,还应该组建摩托化或机械化步兵师。
原德军装甲师显然是根据冯·曼斯伯格的理论组建的!_ _ _ _以一个坦克旅为核心,外加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和一个机械化炮兵团、一个反坦克炮兵营、一个摩托化连、一个装甲车和摩托车的侦察营(原德军装甲师有560辆I型轻型坦克)。但是后来德军觉得这样的师太多,指挥系统复杂,坦克太多。取消大队编制!改成组编制!这个德军装甲师,装甲师有两个坦克团,每个坦克团由两个坦克营组成。每个营有3个装备3号坦克的轻型装备连和1个装备4号坦克的中型装备连。即1装甲师的装甲战斗力由12轻型连和4中型连组成,* * * 16坦克连。一个装甲师至少要有180辆坦克III和60辆坦克IV。
虽然德军最后没有使用第3旅编制的装甲师,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那个时代的科技达不到要求的水平!尤其是司属飞机这个概念!师属飞机体现了空地一体,空军支援地面的观点。但当时固定翼飞机起飞需要很长的跑道,装甲师很难编制。后来的攻击直升机在技术上不需要很长的跑道,使得航空兵出现在装甲师中成为可能。冯·曼斯伯格的理论直到1962年美军装甲师才得以实现。看看现代美国装甲师的建立!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装甲师的建立继承了冯·曼斯伯格的衣钵吗?
目前美国装甲师建制为1装甲师,绰号“勇者”,隶属于第5军。该师成立于1940年7月,是美国最早的装甲兵部队,参加过二战、海湾战争和波黑维和行动。
分部总数为17000,辖1个分部和分部。两个装甲旅司令部和旅连(* * *辖6个重型坦克营);1机步旅与旅相连(4个机步营);1工程队;1高射炮兵营;1军事情报营;1通信营;1师炮兵司令部(3座155mm自行榴弹炮兵营和1座227mm多管火箭炮连);1个师支援总部;师1航空兵旅(包括2个攻击直升机营、1空中突击连、1航空兵指挥连、1骑兵中队);1化工企业;1宪兵连和1师乐队。
全师主要装备是:M1-A5的348辆主战坦克;M2-A6步兵战车216,M3-A5骑兵战车100;475辆其他装甲车;火炮172门;24门高射炮;144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或单位);36个防空导弹发射器(或单元);有AH-64H攻击直升机、AH-66B攻击直升机、UH-80B多用途直升机、OH-60观察直升机、EH-60电子战直升机等各型直升机127架!~~
冯·曼斯伯格认为装甲师编制的机械化坦克部队无法满足坦克大规模使用的要求。需要更大的组织!他在《坦克大战》这本书里为德军设计了一个概念叫做【装甲集群】!!一个装甲集群下辖2 ~ 3个装甲军,每个装甲军下辖2 ~ 3个装甲师。同时,机械化步兵师也要编成机械化集群,支援装甲集群。这对德国装甲部队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冯·曼斯伯格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装甲集群概念的人。
德国于1940年2月成立第一装甲集群:【克莱斯勒装甲集群】以指挥官命名下辖两个装甲军、五个装甲师和五个摩托化步兵师。这几乎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全部家当!冯·克莱斯特于1943年晋升为德国元帅。
1940年5月28日组建【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由第39装甲军、第41装甲军及兵团部分直属部队组成,隶属于A集团军群的利斯特12军。第39装甲军有1,第2装甲师,第29摩托化步兵师。41装甲军下辖第6、第8装甲师和第20摩托化步兵师。古德里安在1940晋升为德国陆军上将。
1941 6月22日进攻苏联时,德军* * *有1,第2,第3,第4装甲集群!1941年1月装甲集群更名为装甲集团军。德国在二战中组建了7个装甲军。六五四三八+0,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装甲军。SS 1,第6装甲军。1942年5月,苏联也继德国之后成立了自己的坦克军。苏联二战组建10坦克军。并且保留了战后坦克集团军的编制。
建立摩托化或机械化步兵师的理论被德军严格执行,组建了摩托化步兵师和轻装甲师。
冯·曼斯伯格建立空军和炮兵支援地面的理论,有空地一体的概念!对重型坦克的必要性有意见。冯·曼斯伯格的装甲集群概念实际上已经指明了陆军全部机械化的道路。
好了,故事到此为止!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有这样的故事,为什么曼斯伯格先生没有在军事史上留名?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保密!!《坦克战》是德军的瑰宝!指导德国装甲部队建设的教科书当然不会公开发行。德国的保密制度决定了坦克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为世人所知。其实二战中有很多这样的事实。二战后英国破解德国Engney电码的事实不是秘密很久了吗?直到90年代末才解密!狡猾的德国人在二战后根本不提坦克战的存在。
德国装甲部队早期建设的另一个重量级人物无疑是海因茨·古德里安。古德里安的事迹基本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没必要浪费太多时间。在装甲兵早期理论研究上,利德尔·哈特比富勒还高!所以古德里安自己说他是利德尔哈特的学生。这让利德尔哈特感动到战后拍马屁!没有古德里安,XTL可能一开始就失败了。事实上,古德里安是为德国装甲部队早期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之一。
海因茨·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提出的坦克三要素!装甲、运动、火力这些概念仍然是坦克研发的基础。利用无线电指挥控制坦克部队,极大地发挥了德军装甲部队的进攻效率。古德里安发展特种坦克部队的战术规则。并对德国坦克研发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德军三人炮塔的坦克,指挥官、炮手、装弹手分工明确。作战效率远胜盟军坦克。简而言之,建立以坦克为基础的部队进行机动作战是古德里安的主要观点。
关注发布于1937!坦克给了古德里安极大的荣誉。使他成为曝光率最高的德军坦克指挥官。但是“注意!《坦克》毕竟是一本公书,所以不能代表德国装甲部队的最高水平。后人认为德国装甲部队的成就主要是古德里安的功劳,错误的观点多少与“注意!坦克关系到古德里安名声的提升。
德国装甲部队的早期高级指挥官是第一装甲将军卢茨将军。它还包括元帅·弗里德里希·保卢斯,尽管他的名字总是与德国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他不仅是一名合格的参谋,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装甲兵指挥官。和古德里安一样,元帅·保罗斯也担任过德国装甲部队的参谋长。
需要指出的是,德军内部反对建立装甲部队的声音并不是很强烈。与英法苏的坦克无用论有本质区别。因为德国需要建立一支突击力强的快速机动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击败对手的军事目标!主要矛盾是两个。第一种是传统骑兵和装甲兵之间;德军建立了四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三个轻装师。轻装师专门用来执行传统骑兵的任务。第二是以陆军总司令冯·弗里奇将军为首的传统观念,要求组建独立的坦克部队支援步兵。这种一直被指责为开倒车的观点,其实是正确的。冯·布劳希奇成为陆军总司令后。无视坦克支援步兵并占据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这样的不良影响会在接下来的两场战争中体现出来。
西班牙战争是装甲部队发展的重要实验室。德国装甲部队由中校·冯·托马斯指挥。这支部队* * *有180人,1的41战车分两个坦克连。在这场战争中,英法苏等国得出了坦克容易被摧毁,独立坦克部队无法实施奇袭的错误观点!其实这是因为当时的坦克部队只有轻型坦克组成,在没有其他兵种支援的情况下,轻型坦克部队攻击敌人当然容易破坏坚固的防御阵线。西班牙战争实际上是论证英国富勒理论的一次失败。富勒理论的核心是建立由轻型坦克组成的小型机械化部队。英法苏等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使得坦克太容易被摧毁,坦克无用论即坦克只能与步兵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战果占据了陆军的主导地位。德国为什么没有陷入坦克无用论的误区?那是因为德国装甲部队的指导思想冯·曼斯伯格的理论在《坦克大战》一书中明确指出了富勒理论的不足。明确反对建立由轻型坦克组成的小型机械化部队的想法。拟建立以装甲师和步兵师为主,使用坦克的大型装甲集群。强调发展重型坦克的必要性。虎式坦克就是证明。它没有受到苏联T34坦克的威胁!事实是战前德国坦克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强调发展空中支援坦克战术!德国空军的乌代特将军研制的俯冲轰炸战术和德国制造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都满足了战术需要。这些使德国装甲部队成为战场的主人。
德国装甲部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术理论!远远领先于当时的世界。其核心是建立大量机械化部队。这是德国装甲部队的最大特点,不同于当时其他国家只组建小规模坦克部队,同时组建摩托化步兵师支援装甲师。建立支援空军,保护和支援地面机械化部队。弥补了二战初期德军轻型坦克的不足。
虽然德国装甲部队在二战初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当然不代表万事大吉。它在理论上的不足是不容忽视的。德国人认为坦克支援步兵的想法是落后的。古德里安是反对坦克支援步兵理论的持有人。但历史证明,德国装甲部队忽视坦克支援步兵的观点是错误的。1战争中坦克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支援步兵克服铁丝网、战壕、机枪的防御。中在战时步兵很难在没有坦克支援的情况下攻击敌人。同时很难防御敌人坦克的攻击。总结1战争的经验,法国认为取胜的策略是把德国拖入长期的消耗战,最终把德国拖垮。这个策略本身是正确的。德国在二战中陷入了长期的消耗战,最后失败了,但不是在法国,而是在东线。法国对坦克远非无动于衷。戴高乐1934年3月出版的《建立一支职业军队》一书,一直被吹嘘是德国装甲部队抄袭的。其实只要看看这本书,就会发现戴高乐的装甲兵建设理论水平很低。《建立职业军队》他主张建立一支由65438+万职业军人组成的机械化部队——六个装甲师。对于拥有100个师的法军来说,只有一支小型坦克部队被建造和拥有。这能被冯·曼斯伯格的装甲集群反击吗?冯·曼斯伯格还为德军设计了机械化步兵师来支援装甲师。法国用什么来支撑自己的小坦克部队?1941年,几辆苏军坦克都挡不住德军装甲部队。戴高乐设想的几个装甲师能挡住德军的进攻吗?戴高乐的理论和英国富勒的理论基本一致!富勒的理论是坦克是万能的,只有拥有坦克的部队才被建造!数量上也是小坦克部队。坦克也是轻型坦克类型。这种坦克部队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被证明是很容易被淘汰的。当然不能对抗冯·曼斯伯格的装甲师和步兵师的组合,有空军支援的自行火炮和装甲集群!其实法国还是重视坦克的,1940的坦克也不少。法国的Chab坦克属于重型坦克。你知道的。美军直到其谢尔曼坦克在1944诺曼底战役中付出血的代价,才知道重型坦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在虎豹重型坦克的帮助下,德军在诺曼底往往可以用一辆坦克牵制一支盟军。
可以说,法军的坦克整体性能并不比德军差多少。法国坚信防御是万能的,但并不重视用于防御的高射炮和反坦克炮。军队指导思想的落后使其在一个月内就输掉了这场战争。这远远不是戴高乐建立6个装甲师就能解决的。戴高乐的理论提出时已经落后了。法国当然不会接受西班牙内战证明无用,组建小型轻型坦克部队的理论!可以说,法国没有一场真正有效的保卫战就失败了。防御本身没有错。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不是以纵深防御消耗了德军的兵力吗?。
对于德军来说,他们赢得了西欧的战役,却忽略了坦克支援步兵的短板。问题终于在苏德战场暴露出来。与法国相比,苏联的战场比西欧大好几倍。德军必然分散,而苏军数量远远大于法军。短程的德国空军无法提供全面的空中支援。步兵对机动火力支援的需求尤为突出。
苏军是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因为面对德军的进攻,苏军步兵的防御被德军坦克轻易攻破。就算苏军有76.2毫米反坦克炮。在苏军反击中,没有坦克支援的步兵也很难用强有力的支撑点摧毁敌人的防御,牵引火炮也很难跟上前进的速度。步兵得不到强大的炮兵支援。莫斯科战役后,苏联人将他们的坦克一分为二。一半组建坦克军,另一半支援步兵坦克团。德国人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德军真正组建坦克部队支援步兵是在1944。比冯·曼斯伯格在《坦克大战》中提出了一个独立的坦克旅!步兵协同作战理论。晚了十年。然而,一些德国人早就认识到需要坦克来支援步兵。他不是来自德国装甲部队的将军,而是北非的隆美尔。一向用兵少于英军的沙漠之狐,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坦克部队只用于进攻性的机动作战。坦克部队也必须用来配合步兵。北非德军有过坦克配合88高射炮进行步兵防御的经典例子。英国人不明白德国坦克怎么能远距离摧毁自己的坦克。其实是88高射炮的杰作。
坦克独立编成两个作战任务:机动作战和坦克支援步兵作战!是战争中的相互促进和影响!忽视坦克支援步兵作战,忽视坦克独立组织机动作战,都是错误的观点。法国的防御理论使得其装甲部队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时代!德国片面强调坦克独立编队进行机动作战的后果,在苏联广袤的领土面前暴露无遗。没有坦克支援的步兵,无法快速摧毁有坚固支援的苏军防御点!它影响了闪电战的速度。不可能大纵深有效消灭苏军防御!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苏德战争演变成了一场长期的消耗战。总的来说,德国装甲部队初期理论建设的成败经验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