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姑苏慕容复有着怎样的悲剧人生?
如果把慕容复的个人设计放到现在的电视剧小说或者日常生活中,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妥妥的第一英雄,有着显赫的家世,出众的能力和出众的才华与外貌,有着成就一番事业的野心。然而,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慕容复的命运是凄凉而冷酷的疯狂。笔者还记得黄日华《天龙八部》片尾曲响起时的画面——海边的少女伴着孤独的身影,伴随着《一首难懂的经典》的旋律,无限凄凉...
慕容复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梦想”。年轻的时候,家里给了他一个宏伟的目标——返老还童。从他记事起,父亲慕容博就向他灌输了“复兴大燕国”的终身志向,从此成为慕容复人生中唯一的坚持。为了这个宏伟的目标,他背叛了道德,行事冷漠傲慢,愤世嫉俗,心胸狭隘,为了救国大业近乎自虐。他一生从未获得过真正的快乐和自由,深陷于这种复辟国家的“自力更生”之中。明知复兴颜大业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惜损人利己,把自己逼上绝路。
想象一下,慕容复辉煌的家庭背景和超酷的武术成就,让成千上万的女孩羡慕他的长相和才华。即使他致力于恢复国家,但他坚持真诚、正直、光明磊落,没有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成为一个冷酷无情、愤世嫉俗、心胸狭隘的小人。就算他的救国梦最后破灭了,他也是一代英雄。如果他从自己的心魔中解脱出来,放下这份执着,洒脱一点,且不说能和乔峰竞争混个武陵状元,至少也能和痴情的表哥一起闯荡江湖。就算有一天他隐居深山,也会像杨过的小龙女一样。他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处都在流传他的传奇侠侣!
然而,金庸先生的笔下,偏偏就是这样一个“自我”囚禁了慕容复的一生。为了笼络兵马,他背信弃义,抛弃了痴情的王语嫣,投奔西夏招降徐;为了成为段的养子,他亲手杀死了跟随他多年的包不同;为了逼段让位,你甚至可以杀了我姑姑,王夫人...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写道,谢逊打出了一种拳法,叫做七伤拳,杀伤力极强,但是你对敌人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就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伤害,所以不能随意使用。慕容复的做法无疑类似于谢逊的“七伤拳”。他用“我持有”禁锢了自己,背叛了自己所有的情感,把自己推入了苦海。为了自己的私利,他伤害了身边的人,甚至是爱他的人。这种力量反过来又侵蚀了他的内心,最终导致他的背叛,情绪失控,成为一个生活在幻想中的孤独疯子。
《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在1963写的。“天龙八部”原是佛教术语,指八种神道妖怪,以“天”、“龙”为首。佛陀说“众生皆苦”,所以他教导我们放下小我,寻求解脱。然而,慕容复用他的生命捍卫了这种坚持,一生都在忍受着内心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