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什么意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意思是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叶滴落露水声音清脆。这句话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1、原文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销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译文

山上夕阳慢慢向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东升。

我披散着头发尽享清凉,推开窗户我悠闲地躺着。

微风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叶滴落露水声音清脆。

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可惜没有知音前来欣赏。

如此美景更加思念老友,日夜都在梦中想念着他。

3、注释

山光:傍山的日影。池月:池边的月色。东上:从东面升起开轩:开窗。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恨:遗憾。感此:有感于此。中宵:整夜。劳:苦于。梦想:想念。

《夏日南亭怀辛大》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五十九。下面是四川诗词学会理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此诗的赏析。孟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