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少年现在在哪里》的作者
2.原文
山里的少年现在在哪里?
20世纪80年代初,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意外》。
小说大意是:太尔沟,北方深山里的一个小村庄,很少有人出门拍照,去县城来回跋涉五百里。谁要是挂个照片,半个村子都要忙活几天了。主人公邢珊的哥哥在南方当兵,来信索要“全家福”,于是邢珊一家穿上了过年才穿的新罩衫,坐了50里的公交车,走了200里的山路,第三天就到了县城。在影楼里,他们连惊叹的时间都没有,拍照就结束了。半个月后,他们收到一张陌生女孩的照片。邢珊的家人挂了这张照片。有人问是谁,邢珊说是她未来的新嫂子。
那时候我是一个杂志的编辑,有时候会在偏远的农村做简短的采访。在一个叫瓦的村子里,我住在“山杏”的家里。那个地区交通不便,村子很穷,白面特别珍贵。家里有大病,男主人会说:煮碗,热干面吃。我被当作尊贵的客人对待。他们给我做了挂面和煎咸肉。当我离开饭局的时候,全家人都惊讶的脸红了,仿佛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在这个家庭里,我看到唯一一张挂在土墙上的城市女青年的照片,就是我在小说里写的那张。一位德国作家曾经说过,美是痛苦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他们对这张照片的态度是化痛苦为美好吧?和善良。
(4)二十年后,瓦村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当铁路和高速公路铺就后,更多的外国人发现这里有雄伟的大峡谷,清澈美丽的拒马河...大多数村民开家庭旅馆。一部电影的拍摄需要一个农民的院子,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向导演推荐了《山杏》家。制作总监问我场地租金怎么算,我理直气壮的说:“给我就行,他们不会管的。”但是事情并没有如我所料。我父亲总是向我抱怨摄制组给他的报酬不合理。他说,摄制组用墨水把新房子的白色屋顶涂成黑色,车灯把院子里的一棵石榴树烤死了...都是钱,但一个都没给。我帮他向摄制组要钱,却时不时的懊恼:没有火车怎么办?不是一切都简单多了吗?
⑤交通和旅游带来了财富,进化了乡村物质文明,也起到了促进欲望的作用。瓷砖和周边的村子都很有钱,一派竞相快速致富的景象,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为了钱的事件,比如骗游客,卖假冒伪劣商品。没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入侵,穷“山杏”的思维逻辑永远是宽大的。
但是,谁有权利不让“山杏”们利用山景致富呢?谁有权利禁止一个乡下老头抱怨虐待他的摄制组?
⑦想起深山里的少年。上世纪90年代,我沿着雨后一条泥泞的小路走进一个叫小刀的村子的一户人家,看见窗台上斜靠着一块手帕大小的石板,上面堆着破铁桶和干山药。石板上,歪歪斜斜地写着三行字:太阳升起又落下,我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我问了院子的女主人,她告诉我这是她九岁的儿子写的。那三行歪歪扭扭的诗打动了我——我以为是诗。在那首诗里,有一个少年的困境,欲望,他的感情和尊严,太阳的沉浮和他善良的心灵。那天我没有等到孩子回家,但我一直记得他。
⑨那小子今天长大了,也许还在小道上种田,也许已经上学进城了。如果今天,我把他诗里的一句话改成“太阳升起,太阳落下,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得富有?”我还认为这是一首诗吗?
⑩贫穷使人陷入困境,而财富可能使人走出一些困境,但也可能使人陷入更大的困境。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欲望也在一再膨胀。为什么我经常怀念老杏家?我想说,虽然我愿意赞美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切进步和财富,但我还是想说,巨大的物质终究不是我们的全部,它永远应该是更大的精神和道德力量的陪衬。
“太阳升起又落下。我什么时候能好起来?”人,什么时候,怎样才能变得更好?
(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