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用what造句也很容易。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关于如何用连造句的简单内容,供大家参考。
1,你是六年级的学生,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他甚至没打招呼就走了。
3.这次去北京,来去匆匆,连老朋友都懒得去拜访。
这条小巷太窄了,汽车开不进去。
5.我奶奶住在一个偏远的山村,连汽车都没有。
6.小刚没考好,连踢球的心都没有了。
7.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么浅显的道理你都不懂吗?
8.奶奶80多岁了,听力还是很好的,连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到。
9.所谓的“名医”连基本的医学知识都不懂。
10,这本科幻小说,我已经连续看了三遍,还没有完全理解它的奥妙。
11,我们老师很细心,连学生情绪的细微变化都能看出来。
12,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很用心,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
13,我一连发了三封信,都没有她的消息。
14,他不仅骗了大家的钱,连手机都骗了。
15,表情冰冷,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16,他连幼儿园小朋友都染指了,真是丧心病狂!
17,因为言行不一,在同学中名誉扫地,连个好朋友都没有。
18.在旧中国,不仅穷人付不起医疗费,就连富裕的人也付不起医疗费。
19,他的旧居已经装修一新,连里屋的对联“人生比南山,幸福似东海”都已经刷得像刚做的一样。
20.暑假的时候,凯丽哥哥带我去钓鱼。我钓了半天,连一条小鱼都没钓到。这是徒劳的!
句子是语言使用的基本单位,由词或短语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某人某事,问一个问题,要求或停止,表达某种感情。它应该以句号、问号或感叹号结尾。造句有几种方法:
1.在分析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如果用“致敬”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向革命烈士纪念碑致敬。”因为“致敬”就是带着敬意仰望。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详细描述事物的动作、表情或形状。比如用“沉默”造一个句子:“教室里一片寂静,再也没有人欢笑嬉闹,没有人随意走动,连大气都不敢出。”这使得“沉默”变得具体。
3.有些形容词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褒贬词组合,强烈的对比能起到更好的表达作用。比如用“光荣”造一句话:“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对比“荣”与“耻”,强调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类比词造句,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使句子生动。如果用“仿佛”造句:“今天特别冷,风吹在脸上像刀子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时,一定要注意词的合理搭配。比如用“虽然?但是呢?”句子:“虽然今天天气不好,但是没有人迟到。”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区分和记忆几类关联词。
6.先把要造的词展开成短语,然后完成句子。如果用“添加”造句,可以先组成“添加装备”、“增加信心”或“增加力量”,这样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融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一个新闻事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时,新闻事件中的一个代表词,在网民的推动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在网络中迅速传播。比如李刚事件,我爸把李刚称为流行语,用它开展的造句活动在网上传播。比如:窗前明月光,父亲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可以撑起整个地球等。360和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我很难做决定”这句话也迅速流行起来。这种造句的特点主要是对已有诗文的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