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北京折叠有什么看法?

北京折叠:阶级固化的科幻表达,三重折叠空间,是很多社会阶级的隐喻;时间的整体分配是资源极度不均衡的一个注脚。不同的生活空间把不同阶层的人分隔开来;强制胶囊休眠会剥夺唯一的公平时间。今年获得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的《北京折叠》是一部不完美的flash作品。它的设定不够新颖,科幻不够硬,因为篇幅的限制结局戛然而止。但它仍然值得获奖。因为《北京折叠》真正的魅力是对人类文明的困境和存在方式的演绎和反思。北京折叠是阶级固化的终极演绎。从第三空间向上的官方通道永远是第一空间管理,在跃迁时间潜入第二、第三空间的人会被送进监狱,回到原来的地方。这个设定不言而喻。地层固化的长期后果是地层流动通道长期由上层主导,地层流动受阻是进一步加剧地层固化的力量。但地层流道并不通畅,这是外因和内因交替作用的结果。教育成本的增加,就业的困难,教育回报率的降低,会让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自动放弃教育上升的通道,这是内生性的。正如人民大学的调查报告所说,近年来农村大学生的比例一直在降低。外部性是指金钱、权力等交易仍然控制着阶层的流动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同时影响是阶层固化的双重原因。北京折叠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叠。阶级固化无形中筑起了精神和思想的柏林墙。不同圈子的人不互相拜访,信息和思想的交流极其缓慢,需要桥梁。三大空间是固化阶层中不同圈子的交错融合和自动分层的产物。在统治者高高的城堡下,只有第一空间高高在上,无动于衷,第二空间拼命往上爬,第三空间毫无生气。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关心彼此的处境。劳道听着第一个和第二个空间里的人说话,只留下一张惊愕的脸。只有少数像老哥这样从底层爬上来的人,内心的淡然里隐藏着一种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