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备考高三作文?

首先,明确应试作文的特殊性

1.应试作文一定要符合“游戏规则”:绝不跑题,不要有明显的穿插痕迹,结构规范,主题明显,适当多问,给人很重要的第一印象。题外和套种分数会很低。

2.50分钟完成近900字,充分调动自己的储备,注重真材实料,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尽可能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语言。

3.可以正常发挥,先求稳。首先,让演绎和布局合理,不要太在意具体的文字。决定一篇作文档次的是整体。

4.最好在作文中的显著位置用一两句话概括材料,不能重复或抄袭原材料。

5.体现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避免低俗或极端;不要写危险的话题,比如校园恋情,社会黑暗,攻击高考制度。

6.辊面应整齐美观。字可以丑,但一定要好认,不能太小不过格,标点符号要规范,尤其不能随意涂抹。

7.风格要规范,在此基础上寻求亮点。

二、考试技巧

(1)审题

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不能有“心理障碍”(恐惧、过度犹豫)。

至少看三遍,安全第一。区分三类题型: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考试:1。确定重点(问题);2.补充信息,以大制小;3.探究意义。

材料成分考试:1,抓住主要对象;2、把握中心、意义(为慎重起见,考虑以材料的中心作为文章的中心,如果材料中含有议论文的句子,重点放在议论文部分);3.抓住关键词,确定2-3个关键词;4.把握关系(材料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列、对比、因果);5.准确理解“一面一角”,避免断章取义。。

如果作文题目太熟悉,小心陷阱!当你太陌生的时候,不要慌张。只要合理转化,就能找到和自己平时储备的联系。

(2)构思

1.打开思路(平时多练习),议论文可以从“什么、为什么、怎样”三个角度思考。

2.快速确定中心(记叙文的思想感情,小故事的主题,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保证不偏离题目,选择最佳角度(更新更容易发挥)来写。

3.关系命题或话题,注意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最好是一个侧重,一个兼顾。

风格和结构

1.尽量使用熟悉的风格和结构。作文的速度是在考场上取胜的重要因素,而速度本身又与作文结构的形成密切相关。要提前熟悉和掌握几个有特色、有创意、容易掌握的作文结构模式。

2.叙述:

1)情感,细节,波浪,丰满的人物。多写一些生动的记叙文。

2)要有一些故事情节,至少要有片段,少讨论。不要写太多字。

3)不要编故事,尽量不要写科幻题材,不要为了好玩或者搞笑而编新故事。绝对不能有“最近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这样的语句。

3.议论文:

(1)在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开头明确抛出你的观点!可以开门见山,引用名言或者指出现实中的问题。

(2)论据丰富(古今中外正反典型案例+语录)新鲜,一个例子不能超过七行。

(3)举例后,要进行一些原因分析、假设分析,增加讨论内容。避免堆积案件。

试着过两段,点击题目和你的看法。

⑤分论点的设置:主要是平行、递进、正反对比。设置分论点时,要注意它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如果你不擅长设置分论点,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扩展模式:a .扩展范围:比如,(全国题目是“诚信”)、个人(诚信)-社会(诚信是普世价值)-人类(诚信是普世价值)b .对比:比如,(四川卷是“强”)、(a)我们要强是因为...

⑥尽量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的策略至关重要。针对社会、生活、人性中一些消极的东西,展开简短的批判。如果现在还不知道一些生动的例子,可以泛泛而谈,比如现代人的生活状况,道德状况。避免繁琐的叙述。

4.散文:①有些同学把自己潦草的文章叫做散文,这明显是侮辱散文。不要写那些不断摇摆、不断分段、空对空抒情的所谓“散文”。叙事散文类似于传统的叙事散文,但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自由。全文可以写几个片段,结尾可以讲抒情,但也是叙事性的。(3)议论文散文不能乱写,它其实是一篇议论文,但允许加一些描写,用一些文学词语,但主体还是议论文。记住,议论文的例子往往在前500字,一定要有总结,一定要有提升,一定要联系实际。作文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尝试,有把握了才能在考场上使用。

(4)材料选择

快速提取素材(名言、诗词、典型事例、社会现象等。)并确定细节和顺序。

需要在平时存放的材料中有意识的整理。

排除最熟悉的,还是以他们为例。如果真的没什么新的,旧的也尽量写好。

论据一定要准确,绝对不能编造自己的“历史”。

㈤拟议专题和第一段

题目作文和材料作文需要自拟题目,一般由两三个字组成,尽可能包含题目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尽量少,在此基础上追求生动、新颖。(一般可以准备十几个好标题,模仿或者改造。)议论文最好用议论文标题。题目一旦确定,自己的文章一定要围绕题目写,题目要在文章中适当指向。

美化标题的方法:引用诗词、名言、警句、警句、歌词等。比喻和拟人使标题更加生动形象;疑问句、反问句、双关语等。比如都是可乐的错,考场上笑,月满阴晴,情感是帆,认知是舟。

开始:1。一定要表明自己的观点。2.赶紧进入正题,第一段要3行左右。3.戏仿开头要小心。4.最好打个草稿。4.掌握三四种启动方式,按需选择。5.避免重复或引用第一节“命题中的材料”,或出现错别字、病句,避免开脑洞如白开水,平淡无味。多使用排比、对仗等比较整齐的句子。

(6)写作风格

1.最好把主句放在显眼的位置。学会多种方法点题,避免过于生硬(有贴标签的嫌疑)。

2.注意分段,至少5段,每段不超过5行,论点可以分段。

3.典型案例的叙述和分析注意突出关键词,紧扣论据,突出重点,叙述与讨论相结合。段落之间最好有过渡。

4.讲究文采,引用比较恰当,运用设问、对偶句、修辞手法。

5.结局不能草率。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考虑一下,一般会准备三四种结尾模式。言简意赅,争取一定的文采,重申中心点,扣关键词。

(7)检查和修改

尽量通读一遍,改正错别字等明显错误(用单行划掉,写在旁边)。

(八)现场急救

1.不确定:首先根据材料,想象多种思路,选出最好的一个。二是多写一两个关键词。

2.材料不足:a .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包括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b .你学过的课本内容;c .课外读物(书籍、报纸、电影等)中记忆中留下的活性材料。);d .以时间为线索,古往今来;中国、外国、各种学科、行业等。e .如果有任何负面的材料,再想一想。

如果实在想不出什么素材,也可以试试旁白。

3.写很多与题目无关的文章(偏离中心或要求):第一,如果时间允许,坚决重写。并合理安排写作部分剩余的空白,以便审稿人看清楚或找到。第二,时间不够。如果题目和中心是考生自己定的,可以保留写的部分,把原来的题目换成与之匹配的题目,然后写完。如果题目和中心不变,可以检查一下写的部分,把不对或者偏离中心的句子删掉,(尽量少删,多留),然后充分利用剩下的时间回到题目和中心。三是通过讨论找联系,“拉回来”。

4.差不多该交卷了。作文没写完怎么办?最重要的是写好结局。

(9)注意

1.漏题、字数不足、错字都会被扣分。

2.如果是材料作文,抛开试题给出的材料,直接归为四类卷。机械应用考前作文或范文,最多三类论文。

3.写作基础不牢,不要盲目创新。

千万不要擅自更改题目或话题中的关键词。比如我们3月份的考试,潘石屹的材料不能写成“选择”、“放弃”、“奋斗”。确保最后的写作仍然与题目中给出的材料紧密相关。

三、复习方法:

1.仅仅靠积累一些作文素材,看几篇介绍作文技巧的文章,在考场上背诵几篇完美的作文,是无法有效应对高考作文的。除非你在考场上练习作文,否则你是得不到成绩的!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多做概念性练习。天赋无法选择,但可以改变的是写作状态。

2.树立信心,加强《规章制度》写作训练,力争保证45分。

3.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多做题目、提纲、片段的练习。

4.坚持积累素材,不只是粗略的看一下,而是仔细的研究,努力写出片段。只有这样,材料才能是自己的,才能在考场上用得其所。

5.看看同学的和自己的优秀作文,修改自己的作文。考试的时候要注意扬长避短。

6.最重要的是写作态度:字迹工整,书写工整,标点规范,字数充足,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