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小宝的小说。

不同于民国史的跌宕起伏,最近看了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的民国真是乱世。第一个故事讲的是饥荒中人吃人,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杀人骗保。还有老北京的乞丐打架,凶房凶车的都市传说,创立邪教的坏小子,偷国宝的外国间谍等等。尽管主笔语言幽默,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野性和冷酷在每个故事中都展露无遗。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混合了历史事件、奇幻与真实的小说风格,推荐你看看《北洋夜游2》这本书。虽然是这个系列的第二篇,但是因为每个案例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所以不看1并不会影响你对这本有噱头、有内容、有氛围的短篇小说集的欣赏。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民国记者探索集。

主人公金木表面上是一名记者,北洋政府时期在北京流浪。但他不像一个农民工那样消费,因为他实际上是一个“蓝魔人人”。这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专门调查和记录神秘事件。许多野史传说都来源于蓝魔人的手稿。整理出来的侦探小说也会被高价卖出,包括媒体买家和不知道买什么的个人买家。

金木很有蓝魔人的天赋。他胆小,思维敏捷。最重要的是他好像像柯南一样被诅咒了,走到哪里事情都很奇怪。除了他自己,他还有一个助手,杨小宝,他非常擅长玩,一个典型的侦探组。不典型的是,书中还有一个叫戴戴的侦探小说作家,经常参与他们的调查。

这本书的460页用19个不同类型的案例故事和数百个不同的人物进行了编码。主笔很擅长用看似不合理的道理推导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果。

比如一个外籍司机打死贫民窟女孩的案子,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是外籍司机和他背后的有钱雇主在欺负别人。然而,调查的结果是,女孩把司机的转弯手势误解为过去对她打招呼,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女孩的父亲A在得知真相后,被同乡B劝说闹事,并索要大量赔偿。然后A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死。大家都怀疑是富人报复,但没有证据。补偿款被同乡B侵吞,被B的妻子拿走。

最后,B和金木说那天放火的应该是B的女儿,大概是知道自己的亲人死了,可以向有钱人勒索,想烧死自己,才烧死了女孩的父亲A..

这样的反转比微博热搜更出乎意料,却很合理,也很致命。那个鼓励女孩父亲A闹事的同乡B,激起了女儿的贪念,杀了自己,多讽刺。

除了精彩的故事,三个主角的形象也很立体。主人公金木以作者醉酒的曾祖父为背景,他去日本留学,学习的内容非常复杂。从他的调查和演示技巧来看,金木至少研究过人体生物学、心理学、西方拳击、空手道、化学(火药)、子弹等等。大概,他还学了当时刚刚流行的社会学和犯罪学。

更重要的是,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记者黄远生,拜他为师,回国成为一名记者。在我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那个冬天,我作为一名记者去了东北报道哈尔滨的瘟疫,然后我开始了蓝魔人。

除了黄远生之外,金木在青少年时期也曾经正式拜过一个老师——刘鹗,他写了《老残游记》。据作者金醉说,刘鹗对金木的影响远远大于黄远生。他曾在笔记中写道:“多年来,我每次出远门,都要带着铁云先生的《老残》为伴。”

与其说金木受到了刘鹗的影响,不如说《北洋夜游》受到了老残游记的深刻影响。《老残》以一个游历甚广的医生和老残的旅行为背景,深入探讨社会矛盾。主角老弱病残,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英勇无畏,拯救危机。

北洋的主角金木也很侠义。他对受苦的人充满同情,而且很慈善。我总是把我所有的海洋都给一个人。金木也尽力帮助那些一见就付不起钱的穷人。最后不说每次都帮人报仇,还是互相摸底。

这样的结局设定也很现实。在困难时期,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生存。让岌岌可危的底层人民知道真相,解开心结,就足够了。坚持到底,维护正义的性价比太低了。

金木的助手鲍晓和他的好朋友戴戴也很有侠义精神。鲍晓在一次案件调查中遇到了金木。师从尚湘云,擅长形意拳。成为金木的助手后,他负责尸体解剖和战斗。

两人的友谊和默契让人向往。有一次他们夺回一辆被土匪劫持的火车,却发现另一辆火车迎面驶来,只有一条轨道,来不及刹车。眼看就要撞车了,金木发现前方有个岔路口,让鲍晓加煤加速,跳下车去拉叉扳手。

最终两车擦肩而过,没有相撞。然而,他们收回的汽车因为高速转弯而翻了,鲍晓提前跳下了车,但也摔断了胳膊。他抱怨说,金木只想不坠毁,所以他不担心被杀害。金木说:“赌博的时候,我心里想到两个字。我相信——我相信你一定会加煤,我相信你一定会逃。”有点甜。

而卷入两人社会主义兄弟情的女人,侦探小说家戴笠,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后来家道中落,被卖到了妓院。在妓院看了很多侦探小说,后来和姐妹们一起逃出妓院,写了侦探小说。

在一种情况下,他们需要与助产士打交道。金木没问几句,助产士就起了疑心,问他们在干什么。戴戴搂着金木的胳膊说,他们是来要孩子的。助产士立刻放下了戒备。看得出来,这姑娘黛黛从小就聪明。

2013买了一个kindle,这些年一直断断续续用,但还是比较喜欢纸质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纸质书有个性,书的大小和厚度,封面、封底和字体的设计,纸张的材质,都在电子屏幕里抹平了。虽然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内容,但以上可以营造氛围,让你更快更好的融入书中的世界。

《北洋2之夜游》这本书里没有腰封,对于不关心的人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于我这种讨厌腰封的人来说,这个设计让我在打开塑封之前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好感。封面是民国报纸风格的插画。除去书皮,里面装着小说中金木的原稿。封面可以再翻开,是一份民国报纸。报纸内容是书中每个案例的介绍。在看内容之前,有很多悬念。读完全书,回望过去,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视觉氛围,书中的内容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曾经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什么是好的世界观?有一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说:它能让人觉得即使没有玩家,世界也是真的在运转。小说也是如此。好的世界观不会因为主角的到来而让读者觉得小说中的世界是临时编造的。但一直存在,主角只是走在其中。

在这一点上,《北洋夜行》的设定是很廉价的。背景设定在民国,离现在不算太远。很多民俗都被记录了下来,书中还引用了当时的照片、新闻报道等资料。故事中往往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与主角互动。

除了案情的发展,书中还可以看到民国时期人们是如何生活的。故事里说当时的垃圾都堆在二龙坑里,臭气熏天;北京的乞丐分为蓝极和黄极,互相争抢地盘;西医的兴起抢了助产士的生意;监狱也开始宣传,设立开放日供民众参观。

有很多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有很多现在还不时上演的事情。就像作者金醉在后记中写的那样,“我没见过那个时候的北京,但我可以创造一个它的平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