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照明”的相关信息

3*照明

一、教材描述

这段文字通过回忆一件关于照明的往事,歌颂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正文的主要部分是对过去的回忆。一是在一场激烈的恐慌袭击前夕,副营长郝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战斗打响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寻找突破口,副营长郝毅然点燃了那本暴露自己,被敌人机枪打中的书。最后写的是惊恐袭击大获全胜,而一心“让孩子在电灯下学习”的郝副营长却没来得及看到电灯。

正文开头意在唤起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和开头一样。加上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显然是在告诉人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创造了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郝副营长生前讲的一段话,可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从上下文可以知道,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947年。那时候除了城市,大部分农村都没有电灯。副营长郝和“我”一样,“从小住在农村”,所以没见过电灯。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之付出的牺牲,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参考书的帮助下以更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自己在讲什么,对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提醒学生以“多好”或“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探究,先独立阅读,再分组交流。在检查阅读效果时,教师要在重点部位给予指导,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的奉献精神,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

2.以“多好”为线索,深入理解文本。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对内容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再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并想:“多么精彩!”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在什么情况下,画出相关的句子,然后深入思考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可能想到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真好!”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晚上。我走在天安门广场,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惊呼:“太棒了!”说这话的人可能是第一次来北京,也可能过几年再来北京,看看北京的美,看看人民的幸福生活。“真好!”这是发自内心的赞美。

第二次是在战斗开始之前。副营长郝借着火柴的光看一本破书。书中的插图显示一个孩子在电灯下看书。“多好啊”是副营长郝看着插图对自己说的话。这时,他可能认为胜利之后,人民会过上幸福的生活。也许他们是被形势所感动,暗暗下定决心。为了打胜仗,为了下一代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应该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与“我”通话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如果明天我们赢了,我们也可以用电灯让孩子们在这样明亮的灯光下学习。”

学生第二遍、第三遍理解《多好》后,让学生深入思考郝副营长在争取《多好》幸福生活的战斗中所做的事情,并画出相关句子,理解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3.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相机带着情绪阅读课文,经过交流讨论,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练习带着情绪阅读。

4.课文中的大部分生词都能引导学生在上下文中理解其含义;个别单词可以参考,学生可以理解。以下对单词的解释,仅供老师参考。

闲逛:漫无目的地闲逛。

抱团战:包围并消灭敌人的战斗。

胸墙:在壕沟边缘用泥土筑成的短墙,以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造成的损失。

向往:向往。

黑色:形容黑暗。

千钧一发:千钧一发的重量绑在一根头发上,表示情况极其危险。君,古代重量单位,等于15公斤。

辉煌:辉煌。

邓华灯:有华丽或辉煌雕刻的灯。

第四,参考资料

王愿坚(1929—1991),当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43前在家乡读书,1944参加抗日根据地革命工作,次年加入八路军,在某军分区宣传队任宣传员。解放战争时期,我在华东野战军某纵队的报社当编辑记者。1947入党,1952编辑《解放军文艺》。1956至1966,参与编辑革命回忆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72和1975两次参观长征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平凡的劳动者》、《脚印》、《路标》和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