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犀牛角一样独自行走

题记: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允许女性出家会导致佛教提前500年衰落。”这句话确实出现在《佛陀传》里,也是佛陀自己说的。但有趣的是,作者Jakucho Setouchi是一名佛教僧侣。她是千年古刹天台寺的主持人,也是一位多有作品的作家。

濑户内久雄的一生曲折而又波澜壮阔。她的俗名是濑户内晴美。早年,她抛弃了丈夫和女儿,离家出走。她还和一个有妇之夫有过八年的婚外恋,同时还创作了一部和自己名字谐音的有粉意的爱情小说。50岁时,我剪了头发,默默听了法号——离开的人默默听了梵文,逃入空门,潜心写作传教。该僧是目前等级最高的僧人,相当于基督教的大主教,被认为是日本最好的佛教大师。

宝藏庄严肃穆——这可能是我们能想到的所有沉默大师的形象,但又错了。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师傅,不仅心地善良,而且笑容满面,精神抖擞。2008年,这位86岁的静听大师以“子”为笔名创作了一部手机小说,不仅模仿了时下年轻人的笔调,还大量使用了画符,创造了654.38+0.2万的小说点击量,这大概是真正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佛传》是寂大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八十多岁写的。此时的她早已阅尽人间沧桑,深谙佛法。佛陀是在八十岁时圆寂的。她回顾了12个佛陀一生的故事,只为说明每个人的生活,简单而温暖,疗愈身心,逐渐唤醒内在的意识和心灵。

全书以佛陀的侍者阿难长老的视角进行叙述和回忆。这本书的旅程是阿难陪同佛陀南行,最后到达佛陀选择的死亡之地那罗。当初,佛陀是一个暮年的老人:“瘦弱的双颊枯黄,颧骨高耸,眼窝像刀子一样凹陷,狭长的眼睛上的睫毛投下了阴影。只有从这里,他才能依稀分辨出年少时的优雅。曾经光彩而富有弹性的金黄色皮肤松弛了,褐色的老年斑像豆角的破皮一样在上面浮现。”这本书讲的不是悄悄话里的一个神仙,而是乔达摩·悉达多,他和你我一样,生在人间,长在人间,靠着严格的修养和勤奋成了佛,所以我们会惊讶,会感叹,佛老了,病了,瘦弱了,终有一天身体会幻灭。

看着这尊佛,我感觉到了“情怀”。

佛平日很少笑,几乎笑不出清亮的声音。但当走在路上,年幼的孩子被佛祖天生的温柔所吸引,东倒西歪地去抓他们的衣角,佛祖会蹲下来,摸摸孩子的脸,回以微笑。走路的时候,佛也会带着灿烂的笑容看着花,因为他说:“万物的生命都是美好的。看这朵刚刚盛开的花。每一片小小的花瓣都蕴含并闪耀着生命的光辉。不管是人类的孩子还是小鸡蛋,所有的生命都是可爱的。”

到了晚年,他越来越回忆起过去的日子,家乡早已被飞灰湮灭。当他回忆起离开皇宫,年轻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独自走向修行之路时,他说:“那时,虽然我已经明白‘欲望’其实带给人的快乐很少,伴随着痛苦和烦恼,灾难,但除了欲望,我从未体验过快乐,我不知道还有比欲望更有吸引力的东西。所以,我无法完全逃离欲望的诱惑。”已经成为至高无上、受人尊敬的大觉醒者,就不需要刻意把年幼稚嫩的自己暴露给世人,但是佛陀平静安详地告诉阿难。这些话可以写下来,公开让世界知道。

当阿难问起他的弟弟提婆达多脱离邪教的事时,佛陀说他后悔不该在公共场合用露骨的话辱骂自视甚高、内心强大的提婆达多,这导致了后来王蛇城的一系列悲剧,每次想起这件事,他就心如绞绞。佛会后悔吗?是的,佛说“我常常感到遗憾。我越后悔,就越后悔。”大家都以为悉达多的心是清楚的,他的心是明白的,他致力于教导佛法,利益一切众生。但他哪里想得到大圣人在弥留之际有如此深刻的遗憾?

晚年,佛陀亲眼看见父亲、养母、妻子和弟子离开。虽然他总是从容不迫,不动声色,但他的沧桑里还是有孤独和阴郁。“所谓的长寿,其实就是看着你爱的人离开,留下你一个人。对于开悟的大圣人,是不是就可以断定他们没有爱情和离别的孤独?佛陀只有忍受一切孤独和悲伤的力量。”这是佛陀的全部秘密。如果世事无常,穿越这些激流的方法就是以平和的心态去忍耐,因为这个世界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状态,成为一个不活跃的人只是对自己的慈悲。这种等待就是转化,最终会达到平静的状态。

佛陀本人静静地坐在菩提树下,从凡夫的困惑中觉醒,获得了心灵的平静。他曾发出震惊古今的宣言:“了不起!太神奇了!世间众生皆有如来之智德,却因妄想而不能证之。”从此产生了大悲大平等。在得道后的四十五年里,他们放弃了个人的一切生活,用自己的双脚行走在印度的土地上,坚持牺牲一切众生。至于常年对佛法的坚持和宣讲,弥留之际的佛陀只是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当你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花上千言万语,回去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个人记得千言万语中的一句话,也应该是一种惊喜。如果我不这样想,我怎么能坚持我45年的弘法之旅呢?”

在Jakucho Setouchi的书中,没有谈到佛教和佛教,也没有具体的佛陀修行弟子的戒律。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离别,人与佛教之间的依恋与尊重。仿佛禅用案例呈现道理,寂用故事揭示道理。一路上很暖和。我们需要的是倾听、理解和信任我们心中的灵感和感动——佛陀的智慧。

生而为人,总是被生活困扰。佛陀生活的第一条教义是受苦。痛苦的原因是内心太执着。除了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的肉体痛苦,还有不得不与所爱的人分离的“爱与苦分离”。不得不与恨者相见“怨必苦”;“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却得不到”,以及在人类五体产生的欲望中挣扎的痛苦。佛陀的激进法是断绝对爱的渴求,静心,独行。“我不对众生使用暴力,我不伤害他们任何一个人,我不要孩子,我不要朋友,我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流浪。”这种改变不应该是逃避,而是正视;不应该是挣扎,而是放松;不应该是索取,而是给予。

事实上,当我们谈论佛陀时,我们都觉得他很熟悉,但这只是表明我们对他有所了解,包括他的故事、传说、思想和哲学,这些大多是抽象和空洞的概念,但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他。Jakucho Setouchi自己扮演了阿难,佛陀的侍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认识,他从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改变了自己。仿佛2000多年前,他就在佛陀身边走过。他不仅理解他的教义像山一样雄伟,像海一样宽广,而且认识到在这些话语和表达背后佛陀人格的模范力量。佛陀活了,活得生动,活得丰盛,这是一种强大的生命体验和存在状态。相对于他丰富的人生,那些思想的结晶只是其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进入和分享在静听大师的笔下自然流淌出来。

穿越世间的是是非非,是恩怨情仇。晚年的寂大师,就像佛陀临终前最后一次回望这个世界,得到了超越。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他所经历的恰恰是这句话——世界是美好的,人的生命是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