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童话?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奇书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山海经》【1】是一本描写图画的书。
刘锡城在《全息山海经比较》(1)的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山海经13》和学者郭璞的《图画也是牛的形状》、《在恐兽》的记载和论述表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而且 都说《海经》的部分是先有图,后有文,所以“以图叙事”的叙事模式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文化传统。 马倡议(2)也认为:“《山海经》之母可能有图,它(或其主要部分)是一部以图为文的书(先有图后有文)。古画失传,文字流传下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山海经》。”柳宗棣(3)写道:“《海经》的荒诞与神话,与此书的特殊渊源密切相关,在古籍中独树一帜。简单来说,这本书是一部描绘画面的作品,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在书之前就有了画面,书中的内容就是一幅画面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人物特点是静态描写少,动态叙述多,空间方位多,时间进程少。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宋代学者朱是第一个指出这一点的人。但是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相同的误解,就是整个《山海经》包括《山海经》都有图。事实上,不可能像《山经》那样画出包罗万象的自然历史知识,更何况它还记录了许多动物的声音和习性。这些内容如何用图片表现出来?除非古代有这样的多媒体技术。然而,海静所依赖的画面早已失传。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有插图,千奇百怪,令人眼花缭乱。只是后人根据书中内容加上去的,和我说的古画完全不一样。"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古代史料。
《山海经》一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荒诞”的。就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把中国古代史推给炎黄皇帝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也说“于本纪和《山海经》里的妖怪都不敢说话”。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似乎与《山海经》从图到字的写作过程有关。如《海外东经》记载“北有工虫二人,各有二首。一个是在书生之国的北方”。根据《山海经》的成书过程,在《山海经图》中的君子国北面有一道彩虹,说明那里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象形文字应该与甲骨文中的虹字相似,都是两头有头的虹的形象(见熊《说文解字》)。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写《山海经》的时候,几百年过去了,作者不一定是文献学家。此时彩虹的虹字已经变成了“工虫”,于是把彩虹描述成“工虫”,并希望用字面意义上的“各作两首”来描述,让后人无从得知它究竟是天边的彩虹,还是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连司马迁都说:“不敢言。”
正是由于《山海经》的所谓荒诞,千百年来,该书既没有正史记载,也没有诸子流传,所以很少被后人改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该书的原始风貌和许多珍贵的古代资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的彝族有关。
金荣泉(4)在《帝君及其神系考辨》一文中指出:“帝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个谜一样的神。他的事迹,正史没有记载,其他学者也没有流传,只是在《山海经》中,特别是《大荒》和《海内》两部经典中有记载。究其源流和脉,显然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世系并存的第三世系。关于帝君在当今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帝君是古代东方民族的祖先。这种观点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君居住的地方和他的后代的国家大多在东方。
许(5)说:“狄俊是《山海经》中最突出的人物。关于他的事有十六件之多(经典中,只有颛顼皇帝有十七件之多,但他见过三件关于九夫人葬地的事,只剩下十五件。此外,还有黄帝十事、颜地四事、帝喾三事、尧帝二事、舜帝八事、丹朱、帝江、帝鸿二事。其余的人没有一个皇帝的名字)”。通过狄俊的这十六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他是全知的,东西南北;第二,古代几乎所有的重要发明都出自他的后代;第三,包括嵇、姜、姚在内的众多宗族被他割裂。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的下面,有“一张人面,一只狗耳,一具兽身,两条青蛇,名为舍碧尸”和“彩鸟”的“下友”。
西汉刘向(辛)写《山海经》(六):“写《山海经》的人,出唐虞之时,...留九州为贡,并受益于他物之善恶,撰《山海经》,多为后人所言。清毕沅《山海经新编》序说,《山海经》据说“写于宇易,述于秦州”。但后人认为《山海经》不是一个人写的,是周人、齐人、楚人写的。柳宗棣(7)认为“古人关于宇易《山海经》的说法虽然不可信,但未必没有根据”。自古以来“神不分类,人不拜非族”。《山海经》中的一些史料,尤其是反映帝君神威事迹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料,出自伯夷或东夷伯夷的民族,应该没有什么大错。
第四,《山海经》由两部分组成。
顾(8)认为:“《山海经》流传至今,其中《山海经》融为一体;《海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外四经和国内四经,另一类是《大荒四经》和《国内四经》。两组记录大致相同,都* * *用一张图做说明。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事的两个记录。”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分区》中说,“野四经其实是海外四经的另一个版本”。所以在《山海经》的考证中,野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中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中不同。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可能与古代“远北”的习俗有关。换句话说,古代的山海地图和现在的地理地图在方位上是不同的。以海外东经唐谷王为例:“黑赤北黑,食米蛇,一红一绿,旁。一方面,在竖亥北部,人是黑头,吃米做蛇,一条蛇是红的。”。郝懿行说,“天黑的时候,你应该把牙齿摘下来。王逸注意到楚辞唤魂云:“黑齿,齿皆黑。高《淮南坠状训》云:“其人黑痴,食米吐蛇,乃在汤谷。“这是古籍中有牙齿的证明。”汤谷下。十日沐浴的唐谷上有一株芙蓉花,在黑池的北面。住在水中,有大树,9号住在下枝,1号住在上枝。”
上面的记载清楚地表明,在山海地图中,黑池州在地图的上(南),塘沽在黑池州的下(北)。这为《山海经》的考证提供了方向坐标。
基于上述背景和原则,我们研究了鲁东南龙山时代(龙山文化晚期东夷部落首领为伯夷)的考古资料和历史地理文献,考察了鲁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文、风光、山川地理情况。我们发现《海外东经》所描述的地区与《尚书》中彝族的地理面貌和海岱地区龙山文化药王城的类型分布非常吻合。该报告如下:
海岱地区龙山文化药王城的类型及区域分布
王守恭(10)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书中指出:“药王城的类型主要分布在鲁东南、山之南、蒙山以东。这个地区的地形主要是丘陵,中间是大面积的河谷平原。该类型西侧和北侧分别与尹家城型和姚官庄型相邻,东至黄海,南界约在陇海铁路以北。行政区划包括临沂和日照以及江苏东北角的一部分。”“根据遗址的分布特征,可以推测日照和临沂是药王城类型的中心。这里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众多,古代环境与现在差别不大。考古发现,这里龙山文化遗址非常密集,大型遗址很多。”
药王城类型也叫双城类型。张学海(11)在《论巨地古文化古城》一文中指出:“巨地龙山文化属于双城类型。这种类型的范围一般在沂蒙山东南部、尼山以东,以山东省东南部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至山东省东部的胶州、崂山、青岛,南至江苏省淮北东部。它是龙山文化的主要地方类型之一。居地除四龙山聚落群外,还有临沂东部沂沭河中游、临沂西部沂河中游、费县东北部、崩河流域中游、沂南东部沂河上游、临沂北部及莒县西南部、苍山南半部、枣庄东南部。此外,诸城北部、高密县南部和胶州市西南部、东部胶州市东北部和青岛市似乎也有一小群。南方的临沭、郯城以及与之相邻的江苏赣榆、东海、新沂,应该也有两三个小群体,共计11个聚落群,仅山东就有450多个遗址,占山东龙山遗址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因此,尧王城(两城)型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南起江苏灌云县,北至山东青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规模较大的龙山文化遗址基本集中在日照地区,如药王城遗址、凉城遗址、段家河遗址、东海峪遗址等,另外还有大型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如凌阳河遗址、丹徒遗址等。因此,日照地区是药王城类型的重点地区。
《尚书》中的彝族视野
据《商·舒窈典》记载,xi沐浴阳光的唐山谷(伊谷)在一个叫伊伊的地方。“乃命何,秦若天道之学,历如日月星辰,教人。命分西中,家破人亡,谷破人亡。”孔安国注云:“东夷之地,名曰夷。”
而伊伊在中国东部的青州。《商公》曰:“海与戴只青州:夷易短,魏、子有其道。”尚书。还说:“海、戴、淮都只是徐州。怀一的艺术,虞梦的艺术;小野是头猪...浮于槐泗,达于河(荷)”。历史上有人认为阳光属于徐州。据《尚书》记载。根据愚公的说法,伊河流域无疑属于徐州,但日照地区在沭河以东,似乎不属于徐州。因为徐州人在历史上被称为龚宇的怀一和许仪。如果日照属于徐州,那么日照的祖先应该是怀一或许仪,这显然与历史记载不符。历史上和传说中没有日照地区的怀一或许仪的记载。
根据南宋或清乾隆年间编制的《四库全书》中的龚宇九州(12)地图,日照地区属于青州。图中以泰山、蒙山、玉山为界,北至青州,南至徐州怀义,包括日照地区。
伊美的北部边界位于青岛市中心,附近的胶州市三里河曾经是沮鹄的省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守恭先生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书中指出:“在山东的四个地理单元中,华北平原和胶莱平原的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太乙山系和胶东丘陵基本保持了原貌。龙山文化时期,太乙山系分属于南北两个淮河水系和吉水水系,两个流域的文化面貌差异很大。胶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特征,因为胶莱平原是海洋、河流、湖泊和沼泽,影响了胶东地区与山东腹地的文化交流。胶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属于杨家路类型。换句话说,在龙山文化时期还是海洋或沼泽之地的胶莱平原,阻断了鲁东南与胶东丘陵地区的联系。药王城的类型是的彝,而杨家路的类型是的,所以青岛一带成为药王城的东北边界。
彝族的南界可达江苏省灌云县及其周边地区。考古结果表明,鲁东南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一直延伸到连云港市灌云县。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渡舟在海,谓之禹州。”何光岳(13)认为禹州(江苏连云港附近的云台山,原名禹州)大部分是宇易人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说,墙角的南界在江苏省灌云县。这不仅与龚宇九州地图一致,也得到地下考古结果的支持。而这一地域的文化恰恰是龙山文化药王城类型的范围。
海外东经各国地理观考辨
(1)《海外东经》所描述的地理走向与山东东南沿海的地理走向一致。
《东经海外》:“由东南向东北去海外者”。描述了从东南到东北的沿海国家。
《野东经》“东海之外的大峡谷,少昊之国。武儒皇帝颛顼在此,弃琴而去。有甘山,甘水楚焉,生甘源”。因为野东经也是从东南到东北描述的,所以少昊的国家(行政地图)可以理解为野东经所描述的地区的总称。
鲁东南龙山时代药王城型考古文化,南起江苏灌云县,北至青岛市,称为上属。彝族在的位置正好是从东南到东北(图2夏图),所以海外东经的描述恰恰是东部沿海地区药王城考古文化的分布。
②在方国中记载的海外东经和野东经中,有四个国家可以找到明确的历史证据。
1,奢靡尸国
《海外东经》“奢尸国在其北,有身,有脸,有大耳朵,有两条青蛇。肝榆之身在成人之北。”
《野东经》:“有一神,一人面,一狗耳,一兽,二青蛇,谓之奢尸”。
甘雨就是甘雨,甘雨的尸体就是甘雨的人。江苏省赣榆县原副主席郑和《连云港报》记者王持此观点。
但是,这个赣榆可能是今天的赣榆,也可能是古豫州的赣榆。山海经。海中东经:“渡舟在海中。一个于越国家”。据《赣榆县志》(14):“赣榆地夏前属九夷,属民,西周属居、朱。战国时期先后回归越、齐、楚的版图。秦设赣榆郡,辖盐仓城,属琅琊郡。汉属赣榆、竹岐、黎城县,属琅琊、东海县。公元元年,汉平帝柳岩封司徒马宫为福德侯,置国于赣榆,赣榆县迁至禹州(今连云港市连云区);公元280年,西晋恢复赣榆县。南北朝时设怀仁县,世宗大定七年(1167)改称赣榆县。此后元明清至民国初年不变,先后隶属淮安府海州和江苏省徐海岛。“换句话说,如果《海外东经》是秦朝写的,尸国就在今天的赣榆;如果这本书是汉代写的,那么佘壁尸的国家可能就在古玉洲,也就是现在的连云港市连云区。
地下考古表明,奢靡之尸的王国很可能就在连云区。这一地区的考古文化以龙山文化的藤花落遗址为代表。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中云办事处西朱朝村南部,南云山和云贝山沟的冲积平原上,海拔6-7米。距今4500-4000年是龙山文化遗址。发现基坑、灰坑、灰沟、道路、房屋、沟渠、水田、石港等遗迹200余处。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带玉)、碳化米等动植物标本2000余件。
2.青丘县
《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北,其狐四足在。一个是在朝阳北”。
野生东经:有青山,狐狸和九尾。
《初学》卷九引用《归藏》。《凯奇》说,“蚩尤来自羊水,...爬九瑙砍空桑,黄帝杀于青秋。”
江苏省赣榆县有青口镇,可能与青丘州有关。青口镇南距连云港60公里,北距日照安东卫80公里。
六朝时,罗莉注《钱文子》、《周发印唐》,称妲己为九尾狐,明代小说《沈峰帮》充分发挥了他的理论,成为妖妇称号。山海经南山景:“【青丘之山】有兽,似狐,似九尾,声如婴儿。它能吃人,但吃的人不奇怪。”郭璞注:《九尾狐》。因为青丘国离殷人始祖王海的方国不远,所以青丘国应该和殷商关系密切。
根据海外东经,青丘王国位于朝阳谷以北(包括东北和西北方向),黑赤王国以南(包括东南和西南方向)。
据《野东经》记载,青丘王国位于黑赤州和星山之间,与民国和嬴土州相邻。
3.太极之国
《海外东经》“黑池在北,黑,食米蛇,一红一绿,在旁。一方面,在竖亥北部,人是黑头,吃米做蛇,一条蛇是红的。”。郝懿行说,“天黑的时候,你应该把牙齿摘下来。王逸注意到楚辞唤魂云:“黑齿,齿皆黑。高《淮南坠状训》云:“其人黑痴,食米吐蛇,乃在汤谷。“这是古籍中有牙齿的证明。古人的地理和今天不同,南为上,北为下(《山海经》顺序为南、西、北、东)。因此,“上唐谷”就是指唐谷以南。
在狂野的东经,有一个黑池之国。帝君生黑池,姓蒋,食粟而作四鸟”。帝君的后裔叫黑池,黑池建立的国家叫黑池。
黑池应该在岚山的王智镇、赣榆到安东卫、虎山镇。证据如下:
(1)黑池是帝君后裔姜的国家。
(2)夏商时期,姜姬的姓氏位于日照安东卫和江苏赣榆之间。
《左传》?隐公元年(15)孔安国引用家谱说:“姬,姓蒋,侯爵”。《太平宇宙》卷二十二《海州》一文说:“张继城在县城(怀仁县,海州,今赣榆)东北七十五里,平坦近海,一周有余。按“春秋?召公十九年《齐氏攻莒》《列传》曰:“莒子遇纪障”即此处也。从赣榆到安东卫的距离正好是75英里,所以卫城就是张继古城。有人认为,纪律壁垒在于赣榆县界。《古城春秋——古城遗址调查》(16)一文说:“《左传》记载,鲁十九年(公元前523年)秋,齐高法统帅攻打莒(莒不为其事),莒子赴姬而死”;杜注:《亦市,东海赣榆东北有嵇城》;鲁《石禅通纪》:“有纪氏,有颜氏”;《通志》载:“嵇,杜嵇,迁戏,注嵇本在东海,故在赣榆县也”。"光绪《县志》载:界墙城,即基准城. "界墙城,县北六十里,东有海,西有山”,从东面海西的山的方位来看,岚山头东南的海中古城遗址无疑是纪。”《水经注》云:“游于东北赣榆之北,入虞姬城东北之海”;杜预《左传》注:“嵇、燕两地,东海赣榆县东北,有嵇、燕之城,即此城。"这些记录都表明姬辰的遗址在这个县的东北部. "
而赣榆以北60-75里的地平线,大约在赣榆王智和岚山安东卫一带,相距不远。商末周初,冀国都城由冀关迁至寿光南部的吉太村。旧都胡艺仍属姬国,春秋时属莒国。
(3)古障国姜姓不是炎帝姜,而是帝君姜,土著姜。
嵇姜姓为炎帝后裔的记载出现较晚,最早见于唐代(17)和同治的《元和氏志》中。宗族简介——宋代以国为姓(18)。相传西周初年炎帝的后裔被封在冀国(今山东寿光吉太县)。春秋时,齐国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