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的作者都破产了。这本书还靠谱吗?
1.作者追求的是什么?
罗伯特·T·清崎的《穷爸爸,富爸爸》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把人按照收入构成分为四个象限,分别是工薪阶层(E)、自由职业者(S)、企业家(B)和投资者(I)。通过这四个象限的终极目标可以看出,创业者绝对不是作者追求的目标,而作者追求的目标是投资人,公司只是作者赚钱的工具,绝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所以,书中有很多作者为了财富最大化而出售自己创立并经营的公司的例子。
二、公司为什么会破产?
《穷爸爸,富爸爸》出版后,作者在世界各地演讲,并成立了金融教育公司和金融咨询公司。巅峰时期,* * *拥有11家公司。2012,10,笔者拥有的一家公司申请破产。
破产的公司叫财富全球公司,主要负责推动作者的财富历程。为了更好的推广自己的课程,笔者与一家名为Learning Annex的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借用对方的资源和平台来传播课程。但课程推广后,哥们拒绝给公司发工资,Learning Annex一怒之下将作者告上法庭。经过几轮“战斗”,法院最终判决Learning Annex有权从作者的收入中获得一定比例的赔偿,赔偿金额为2300万美元,由作者名下的富豪环球公司承担。
然而,富有的全球公司的实际价值只有400万美元,而要支付的补偿是2300万美元。面对这样的场景,以作者的财商,用脚趾头也能想出应对的办法。没错,就是让公司破产,公司的破产清算不会涉及作者的任何个人资产,而作者的资产当时估值在8000万美元左右。
多么完美的手术!作者只用400万做了一件价值2300万的事情,真正实现了个人财富的最大化,也印证了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如果你有一项技能或资产,可以考虑以企业的形式拥有,享受更多的福利和保障。”
这波操作再次体现了作者的高财商。虽然操作很爽,但不知道以后谁还敢这么轻松的和他合作。赢得财富,失去个性。留下你输赢的评论!
一说一。
即使作者永远升到了顶峰,也不能说这本书是没有风险和谬误的真理;即使作者破产了,也不能说这本书一文不值,不靠谱。
我的回答是:靠谱,但是不要断章取义,也不要静态的看这本书。
首先要明确一点,《穷爸爸,富爸爸》并没有一味鼓吹投资的巨大收益而忽视其风险。
早在作者在书中写道,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即使像他的人生导师“富爸爸”一样成功,有过几次投资失败、破产的惨痛经历,但富爸爸总能凭借自己的金融知识和老派的投资眼光东山再起。
这本书的作者天生喜欢冒险和刺激。他不想做穷爸爸那样的常规、稳定、低薪的工作。他喜欢充满挑战和冒险的生活,所以也走上了投资办厂的道路。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他的公司破产只是市场上一个普通的例子,很正常。
《穷爸爸,富爸爸》中的核心思想是“增加资产”和“减少负债”。作者喜欢强调富人买资产,穷人买负债。
这个乍一看很难理解,我就用书中写的作者的生活经历来简单解释一下。
房子、汽车、电脑、奢侈品,无疑都是普通人拥有的资产。但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负债。
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你拿到手之后都开始“贬值”了,你去闲鱼看看二手货打折多少就行了。因此,作者称它们为不断贬值的“负债”。
笔者认为资产是能够不断产生新价值的“增值”物品,而且是滚雪球式的,可以指股票、基金、房产转售等一切可能带来增值的东西。
作者在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当他有一笔巨款的时候,他没有马上买房买车,而是先把钱拿去炒股。不久之后,他获得了巨额分红利润。他取出本金,用利息买了房和车。这就是他所说的“富人购买资产”的意思。
《穷爸爸,富爸爸》可谓是一本优秀的指导小白理财入门的书,但如果把它看做是一种快速的理财方法,那就很不靠谱了。
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仅仅看这本书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理财高手的。你还需要有扎实的理财知识,敏锐的眼光和抓住机遇的能力,天时地利人和。
我一生都在写书,欢迎对以上几点发表拙见。欢迎大家经常来讨论!
作者的破产和他的思想有什么关系?
如果用文字表达,思路会更连贯,但我手上有腱鞘炎,忍不住发视频。请多理解。
《富爸爸和穷爸爸》是南海出版社2011出版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罗伯特·T·清崎和(美国)莱塞特,译者是小明。
书中讲述了清崎两个父亲的故事:“穷爸爸”是他的生父,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教育官员;“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亲。他高中没毕业,但擅长投资理财。清崎用他的个人财富故事展现了“穷爸爸”和“富爸爸”完全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看着这个问题,我想到之前有人问:有些健康专家英年早逝。健康真的可靠吗?
养生当然是可靠的,但是养生不一定意味着你会长寿,因为生命什么时候结束是个未知数,跟很多因素有关,养生带来的好处只是其中之一。
于是《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的作者破产了。这本书还靠谱吗?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清崎因这本书而大受欢迎。他在世界各地讲学,开了一家金融教育公司,开了一家金融咨询公司,还找了一个网络平台帮助营销推广。
课程结束后,他决定不向平台支付一分钱,后来被法院判决平台可以从他的“有钱的全球公司”分账,共计2300万美元。
结果清崎直接宣布公司破产,表明一种要钱的态度?不给。虽然这种做法有损他的名誉,但他一点也不在乎。
知道了他破产的原因,你还会因为他破产而觉得这本书不靠谱吗?我觉得这恰恰是他财商的体现。可以说他实践了自己写的理论:“如果你有一项技能或资产,可以考虑以企业的形式拥有,享受更多的福利和保障。”(虽然我觉得这有点“无耻”)
这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主要介绍我们:什么样的人是有钱人,我们应该如何投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风险。
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可以增加财商,但还没到被很多人奉为经典、理财必读的程度,因为几乎每次有投资必读的书,都会有人提到这本书。
今年准备学投资理财的时候看了穷爸爸和富爸爸。
并不是这本书太经典了,非要看,而是当时真的不知道看什么。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在微信上阅读,找到了经济分类,然后找到了投资理财子分类。我觉得理财分类下的书大概是我应该看的。
《穷爸爸富爸爸》是这一类别中的顶级书籍。
按照通常的观点,排名越高,自然被读的人越多,最值得读,所以这成为我2019看的第一本投资理财书。
说实话,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很容易阅读,因为它的语言简单易懂。看这本书有点像看故事,一些关于投资理财的想法融入到故事里,很容易读懂。
但这类书,越是容易读的,越不值钱。
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
1.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他工作。
2.一切让钱流入的都是资产,一切让钱流出的都是负债。比如你的房子不一定是你的资产。如果你住在里面,这是一个负担。如果你投资并带来现金,它就是一种资产。
先付自己,再付别人。给自己发工资就是用自己的收入去购买资产,然后去支付各种负债和费用。
合上书的那一瞬间,你会发现你还是不知所措,因为它没说别的,所以这本书一直被称为“改变你理财思维”的书,但我个人认为,可能这么多年前就有了,现在就不一定了。
因为与比二十年前精彩几十倍的当今世界相比,这样的知识是铺天盖地的。即使不看这本书,我们也已经知道了很多知识。
不可能是投资理财的起点书,也不可能是实用书。书中几乎没有理财方面的建议,但作为畅销书,也并非一无是处。总有一些东西能打动你。可能这个地方就在打开书的半小时之内。
之后,一切都在重复。我不断重复同样的观点,给你鸡汤和鸡血。
也许我有偏见,但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当然是半年前看的,其他感受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是,我只看了一遍,绝对不值得看两遍。
因为看了这本书,后来就不敢看《穷爸爸富爸爸》系列的其他书了。可能我是这么想的,也可能是因为我太功利,觉得太不切实际。但我多次告诉自己,也许这是富爸爸系列中最基础的一本书,所有有用的知识都会出现在富爸爸系列的其他书中,于是在这之后,我又看了另一本书《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说实话,我很耐心的看完了,因为内容完全没用。
尤其是作者罗伯特·清崎如何通过不断购买房产,然后再出售的方式避税,让自己越来越富,完全不适合中国国情,完全没用。
这本书唯一有用的想法就是把投资者分成四个象限,具体是什么我就不细说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读一本可以读或者不可以读的书没有坏处。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不妨读一读。
这本书对于培养儿童或青少年的初级财商非常有用,但在国内的实用性堪忧。
我第一次读《富爸爸》是在高中。在此之前,父母从来没有教过我任何财商方面的知识,只是努力学习准备高考。但那本书让我第一次明白,钱是有规律运行的,不是努力就能发财的。但是《富爸爸》这本书也有巨大的缺点,我以后再说。
富爸爸出现的时候,是20世纪末。当时中国全民都在讨论教育。案例中,一个文采斐然的韩寒自动退学。主流观点认为他即将成为另一个朋克。励志学习刚刚开始盛行。陈安之的自我激励和李阳的疯狂英语...正是受欢迎的时候。颠覆和奋斗是那个时代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反对传统教育,提出财商概念的富爸爸一经出现,真的风靡全国。
“富爸爸”提出了财务自由的概念,提出有四个象限的职业和视野,所以一定要尽快跑到快车道,开公司更好的避税,善于借贷,投资(房地产)房地产是最快的致富方式...这些观点在2000年之前都是很超前的,所以可以说,一批尽快理解其中含义并付诸行动的中国人,真的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但现在,这些原则在中国几乎人人都认可,所以之前的快车道也变成了独木桥。投资真的能让你快速致富吗?想想买了P2P产品的人,想想在次贷危机中血本无归的人...所以我想说的是,《富爸爸》作为一部励志小说,作为一种初级的理财思维,是有启发正面作用的。
但是...问题是,和所有励志书籍一样,精神鸦片的作用往往高于现实意义。就好像没有对象的女生更热衷于看《霸道总裁爱上我》。富爸爸的第一个问题是有多实用。可以说,由于国情不同,现在在中国可操作性很低。你可以告诉自己,我要进口,要跑快车道。你的资本在哪里?你能判断创业或者投资一定会赚钱吗?美国是一个更加开放透明的国家,而中国要复杂得多。人是世故的,要注意政策法规...没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贸然下注投资,结果往往是一无所获。
其实富爸爸很擅长讲自己的经历,讲前四本书在美国的房产投资。后面一堆书乱七八糟的,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作者写的。他不可能像合著者川普那么厉害,吹得更牛,然后成就更牛。所以剧集背后的价值越来越没人看,甚至很多内容都是前一个故事反复讲述的或者天知道从哪里来的无法验证的美国故事...
对于金融商人来说,严肃的财经是非常高深复杂的,不是一两本励志鸡血书就能说清楚的。从凯恩斯到巴菲特,如果致富这么容易,地球早就变成天堂了。你看了秘籍,别人不会看吗?所以从实用性来说,真的没有!
鸡汤提神一时,未必能一直提神!
在宋朝,有一个人以编织渔网为生。他织的渔网是用最好的材料制成的,做工精细,非常结实。即使他抓到了最大的鱼,他也不会破网。
然而,他不会钓鱼。买鱼网的人在决定买他的网之前,从来没有问过他会不会钓鱼。
更古老的,唐朝的时候,有个打铁为生的人,手艺高超。他建造的屠龙刀和沾有皇室血统的宝剑是法宝。其中任何一个都是骑士最喜欢的东西。
但是,他不懂武术。买武器的人从来不问他会不会武术,然后决定买他的武器。
《穷爸爸富爸爸》是一本理财书。事实上,它就像一张渔网或一把剑。它只是一个工具。
有些人擅长制造工具,而有些人擅长使用工具。
书的不可靠与作者是否破产无关。一本书就是看它的内容,好的有用的,可能是你手中的法宝。
相反的例子是马云写了一本书。他没有破产,至今也很成功,但你看了他的书,不一定就成了马云。
结论是,破产的人写的书也可以读,还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读的内容。
两种意见,其中一个作者真的破产了?没钱花?或者他参与的某个公司倒闭了,或者只是说明他没有成为超级富豪。
我不认为他破产了,只是我们的观点有些偏激。
其次,我们都知道,有书不如无书。回到老问题,是不是所有老师都比我们懂得多?老师只是某个方面的老师,某个阶段的老师,不管是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不管是老师教管理,还是讲传统文化。不要把老师想的太神奇,那是开悟或者只是开门而已。
不能因为你现在长大了,就嘲笑你年少时的一些言行,嘲笑一些老师的教育。
况且,现在追求知识的年轻人很少听说过这本书。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大部分所谓的名人,耸人听闻的观点,书籍都会被遗忘。穷爸爸富爸爸属于那种可以遗忘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