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姨夫被称为甩货?
静海人一提到二姨夫,马上就想起一句俏皮话:“二姨夫——甩货。”这是怎么回事呢?为嘛二姨夫就成了“甩货”?恐怕现在当二姨夫的人,自己也是一头雾水。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这事得从清朝末年讲起,静海老城里有夫妇二人,生了四个女儿,老两口为身边没有儿子发愁,而女大当嫁又是定律,大女儿、三女儿、四女儿都先后嫁人。唯有二女儿,最理解和孝顺父母,愿将父母养老送终之后再考虑嫁人。老两口过意不去,执意叫女儿嫁人,并以死相逼。无奈之下,二女儿便提岀一个条件:所嫁之人必须孝顺,并允许自己随时来娘家伺候父母。说也凑巧,城里有一卖鲜货的小伙子,父母早亡,为人厚道,在老街旧邻中非常有人缘。经人撮合,二女儿便嫁给了他。静海人在称谓上往往都以孩子的名义称二女儿为二姨,她丈夫自然就是二姨夫。二姨夫还真守承诺,对待岳父岳母像亲生父母一样孝顺,三天两头来岳父岳母家干活、做饭、收拾屋子。每次来,都带着新鲜的水果,一来是让岳父岳母尝个鲜,二来是他们住大杂院孩子多,老街旧邻的孩子只要见面喊二姨夫,他就送一个香蕉或苹果,目的也是让大家帮忙照顾上岁数的岳父岳母。所以,二姨夫在附近算岀了名了,婶子大娘们都夸他是个好姑爷,孩子们都盼着二姨夫来,因为那时谁家也不富裕,隔三差五有水果吃,也是孩子们特别高兴的事。只要有一个孩子发现二姨夫来了,便招呼别的孩子过来。
有一年,丈母娘过生日,大姨和三姨、四姨全家都来了,唯有二姨和二姨夫迟迟未到,过去都是二姨夫先到,今天是怎么回事呢?一会儿见二姨风风火火地跑来了,身后没有二姨夫。邻居家的孩子们都围上来说:“二姨夫呢?我找二姨夫!”二姨赶紧解释:“同行一个卖水果的,进了一批货,砸手里了。天热,不卖就全烂了,让二姨夫帮忙把货甩了。二姨夫心眼儿好,照原价进了一半货,说:‘咱俩分头甩,甩得快。’所以我就先来了,二姨夫一会儿就到。”岳父岳母都称赞二女婿的为人,说:“好!一分厚道一分福,帮人甩货好。”邻居当中关心二姨夫的人也特别多,都问:“二姨夫呢?”丈母娘便回答:“甩货呢!”孩子们也互相转吿:“二姨夫甩货去了。”就这么着,“二姨夫——甩货”便流传开来。您说这二姨夫冤不冤呀?我想,咱应该为厚道的二姨夫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