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主要内容、作者和三部曲
贝内特夫妇的五个女儿在她们的闺房里没有孩子。根据当时的法律,他们的财产必须由柯林斯的一个远房侄子继承。所以,把他们的五个女儿嫁给一个有钱人家,成了班纳特夫人最大的心愿。未婚富家子弟本特利租住在贝内特家附近的尼日斐庄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话题。不久,本特利爱上了美丽贤惠的年轻女士简。彬格莱的朋友达西对聪明直爽的第二夫人伊丽莎白颇有好感,但伊丽莎白却因为她在一次舞会上出言不逊而对他产生了偏见。行为不端的韦翰告诉伊丽莎白,他是已故达西庄园主任的儿子,和达西一起长大。达西的父亲先前答应给他一个教书的职位,但他无缘无故地被剥夺了。而达西则因为伊丽莎白的母亲和其他姐妹,劝说本特利终止与简的关系,四人不欢而散。韦翰对达西的诋毁以及达西的劝说对简造成的伤害,进一步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为了问心无愧地继承财产,柯林斯决定从班纳特家五个漂亮的女儿中挑选一个“妻子”,于是向伊丽莎白求婚。被拒绝后,他立即求助于尚未结婚、渴望找到“归宿”的夏洛特小姐,并被接受。伊丽莎白应邀来到新婚夫妇柯林斯和夏洛特的家中,意外地遇到了前来拜访凯瑟琳夫人的达西。达西爱上了伊丽莎白,并向她求婚,但由于他的傲慢,伊丽莎白愤怒地拒绝了。同时,伊丽莎白指责达西对韦翰无情,不应该破坏彬格莱和简之间的爱情。事后,达西写信为自己辩护,渐渐消除了伊丽莎白的偏见。
伊丽莎白和叔叔婶婶一起旅行时路过达西的庄园,以为达西不在,就进去拜访了。没想到达西突然回来了,伊丽莎白觉得很尴尬。然而,达西过去并不傲慢,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这时,伊丽莎白突然收到一封家信,得知韦翰已经和姐姐丽迪雅私奔了!匆匆回家后,全家人不知所措。没想到,达西暗访了他们的行踪,资助了他们的婚姻,安排了他们的生活,为贝内特家挽回了尊严。这件事让伊丽莎白和达西冰释前嫌,本特利和简重归于好,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简·奥斯汀(1775 16二月65438-1817七月18)是英国著名的女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族女性的婚姻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有趣的文字真实呈现。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境殷实。她生活在一个农村小镇,接触到的都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她的作品中没有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写了身边的小世界,尤其是绅士淑女之间的婚恋风波。她的作品轻松幽默,充满喜剧冲突,深受读者喜爱。18年末到19年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奥斯汀的小说则另辟蹊径,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农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经常通过漫画场景嘲讽人们愚蠢、自私、势利、盲目自信等卑劣可笑的弱点。奥斯汀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一扫当时流行的伪浪漫主义思潮,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准备。她的作品虽然广度和深度有限,但《两寸牙雕》等作品从一个小小的窗口窥视了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与莎士比亚地位相当的作家。
简·奥斯汀出生在英国汉普郡的斯蒂文顿,过着平静而富裕的乡村生活。兄弟姐妹八人,奥斯汀排行第六。她从未上过正规学校,但在9岁时,她被送到了她姐姐的学校班杜。她的姐姐卡珊德拉是她一生最好的朋友,但奥斯汀的启蒙教育比她父亲更多。奥斯汀热爱阅读和写作,当他十一二岁时,他开始喜欢写作。成年后,奥斯汀多次随家人搬家。1817年,奥斯汀已经病入膏肓,为了就医方便,一家人又最后一次搬家。然而,到达曼彻斯特不到两个月,她就去世了。死后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简·奥斯汀从未结婚。他死时只有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