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之后又如何——禅宗的“安心”之道

传说,禅宗的和尚们大多是些让人安心的专家。《五灯会元》里记载了不少这样的故事。照这个书的说法,他们的技术是从佛教的祖师那里一代代传下来的。

相传古印度有一个得道的仙人,叫梵志青目。他道行精深,已经得到了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这五种神通,所以人们又叫他“五通梵志”,连帝释天这样的大神(大概相当于我们中国神话中的玉皇大帝)都来听他说法。但是,有一天,帝释天突然在梵志面前黯然落泪。梵志问出了什么事,天神回答说,你的寿命就要到头了,我在为你悲伤。梵志万分恐惧,听说佛陀能让人免除生死,就双手举着金花去拜见这位世尊。才一见面,佛陀就高声对梵志说:“放下吧!”梵志放下了左手中的花。佛陀又说:“放下吧!”梵志又放下了右手中的花。佛陀大喝一声:“放下吧!”这时,两手空空的梵志呆立在那里,茫然无措地问:“我已经把带来的花全都放下了,您还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表情严肃地说:“我不是要你放下这些花,而是让你放下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一时间全部放下,一直到再没有什么可以放下的,那就是你免除生死的时候。”梵志大悟,由此得到了解脱。

这样的故事讲多了,所谓“法门”也就显露出来了。

粗略地理解,佛祖要梵志放下的内“六根”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肉体器官,外“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些能够引起感觉的各种外界事物,中“六识”则是官能与外物接触后产生的各种感受。如果这些东西都没有了(或者说,就当它们没有了——放下了),那么,整个人甚至整个世界的存在也都被“放下”了——当它没有。照后世一些更加极端的说法,连“放下”这个想法本身也要被放下,那才叫干净。

这就是佛教(至少是禅宗)让人安心的方法。

当你告诉他:我害怕死亡,他就回答说:你从来没有生存过。

当你告诉他,我的心惶恐不安,他就回答说:你说的那个“心”,本是幻影。

当你告诉他,我渴望自由,他就回答说:你从来都没有“不自由”过。你所做的,不过是“骑驴找驴”。

换句话说,他不是回答你的问题,而是取消这个问题。他们的理论就是要证明:你说的那个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金刚经》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约就是对这思想的一种概括吧。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另外一段禅宗公案:

禅师答道:拿起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