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随笔,感慨万千

初冬的天气,寒意浓浓,细雨淅淅沥沥,寒风直往骨头里钻。这个时候,网络公司的会议室就像一个春风,温暖人心脾。165438+10月30日下午,《微型小说选》名誉主编黄灵珊先生和郑先生应邀来到南康,与南康的文学朋友们交流创作心得,追忆创作的酸甜苦辣。会议室里,婚礼上,带着浓浓的微笑和不断的掌声。

两位受人尊敬的老师都已退休,风华正茂。大部分退休老人都想享受儿孙的膝上,享受天伦之乐。但有两位老师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追求和探索。两人一直怀着对文学的热爱,在各自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工作。怀着对老一辈作家的崇敬和欣慰,我有幸在石将军的关怀下近距离聆听了两位老人的讲座。他们谈论着自己的辛勤工作和春夏秋冬的生活。

黄灵珊老师说,他从少年时期就已经表现出了文学创作的天赋。从初中到高中,他的作文经常是满分,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朗读。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欣赏让他对创作更有热情。

他希望自己的文章一篇比一篇好,于是开始翻阅大量的文学书籍,查阅资料。初中开始业余写作,高一在《新闻日报》、《北京漫画书》发表第一篇故事《我六岁》。

1958年19岁,以笔名“罗亚”在《中国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未婚妈妈》。文章讲述了一个坚强的女导演抚养两个革命孤儿的故事。为了写好这篇文章,那时候,他还只是懵懂的年纪。为了了解文章中人物的真实生活和心理活动,他从邻居和家人那里了解和观察他们的生活。经过多次修改和深思熟虑,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吸引了许多读者的喜爱。

当年10月,它被翻译成外文,在《人民中国》上发表,向世界各国发行和传播。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收到了很多爱他的读者来信。有些读者甚至从他的笔名和细腻的台词就认为他是女作家。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乌龙”,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文章的成功。于是,年纪轻轻的他第一次尝到了成名的滋味,也就是从那时起,他真正踏上了文学的道路。

《微型小说选》主编郑老师,国家一级作家。出版童话作品12部,作品获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全国童话大师邀请赛金冠奖等30余个文学奖项。1999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0年被授予“第三届全国百强出版社”称号。

2006年6月,当选为江西作家代表出席第七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获奖童话专辑《吃耳朵的仙女》被中国作家协会评选为“百年儿童文学百部经典图书”之一。

郑老师很随和,看起来有点调皮像顽童。他郑重的告诉我们,那时候他到处投稿,到处碰壁。可以说他当时感受最深的就是别人的嘲笑。那时候,保护他的隐私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每次投稿被退回,他都被厂里的同事嘲讽嘲笑。收发室的同志经常故意用很高的声音喊他的名字,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叠稿子。那种感觉真的让人想找个缝隙钻进去!

两位老师创造生命有多难。他们大胆而勇敢地讲述了一开始被羞辱的故事。老师的鼓励使我更加自信。我一直对自己的文笔持怀疑态度,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总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尤其是在这么多高学历作家面前,我更是胆怯。

宣传部廖部长鼓励我们多写身边的人和事,大胆创作,大胆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学要有想象力,企业要与文化同步。我们的城市,环境污染等。要求我们用文艺的形式塑造每个人的形象,用文艺的形式提高公民的修养素质。

网络公司潘先生也建议,要利用文艺和电视宣传,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

我记得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是张洋的《第二次握手》,然后是琼瑶的《窗外》。在《窗外》中,琼瑶几乎不顾世人的反对写下了这部小说。她大胆地写出了自己的故事,却遭到了父母的严厉谴责。另外,我也给她读了我的故事。受琼瑶的影响,我也尝试着写两个儿子的成长记录——《在母亲的期待中蹒跚》。这份手稿是我坎坷一生的写照。近20万字,凝聚了我五年的心血。目前作品还在校对中,很快就会印刷出来。两个儿子作序。这本书的出版离不开我的两个儿子和南康文艺的文学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他们给了我信心和力量。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对以后的写作也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