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王道”
一、天命观与政治体制变革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兼并战争不断,追名逐利是这个时代社会思想的主流。从普通百姓到国家的统治者,都将名利、权势当作人生的主要内容。有文韬武略的士人往来于各个诸侯国之间以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正是孟子所谓“上下交征利”。 一些平民成为将相,一些原本的贵族失势没落。阶级关系的这种大变动不能不影响到人们的“天命”观念,不能不使人们对天命观念产生怀疑。墨子已经提到天命论不过是统治阶级欺骗被统治者的文化工具,而随着氏族贵族的进一步没落,尤其是秦国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的建立,来自平民阶级的士人几乎占据了国家机构的所有位置,并且秦国因这种变化而强大,这些现象都引发人们对西周以来的天命观念重新审视。战国末期,荀子把天命观念完全否定了。在战国诸子中他率先将“天”由过去的有意志的人格神还原为一种物质的、自然的天。“天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品质高尚就发生改变,也不会因为桀的品质低劣这种规律就不起作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自己的时令和季节,地有自己的资源和特产,人有自身存在的规律,三者是并行的。”(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君子看重人事,而不看重取决于上天的东西。”(故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所以,放弃个人的主观努力而想指望上天的恩赐,这就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故措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认为,天只是一种自然物,它并不决定国家的兴衰,也不决定个人的命运。所以他又说:“相信天命颂扬天命,哪比得上掌握自然(即‘天’)规律并运用它为人们服务呢?”(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把西周以来的天命观否定了,并且认为“明白了天与人类社会的区别,才称得上真正懂得事理的人。”(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对天命论的否定是建立在其对历史以及现实的考察的基础上的,战国是一个平民阶级兴起,而氏族贵族逐渐没落的时期。个人的社会地位已不再由阶级出身决定,而更多地由自身的才干决定。荀子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在政治观念上,他主张废除氏族贵族的特权,而建立一种自由竞争的官僚政治体制。“有才干的人不要管他的社会地位而任用他,无能的官员立即将他罢免,……即使是王公大臣的子孙,如果不懂礼义,就把他归入平民的行列;平民阶级的子孙,如果有知识,为人正直,懂得礼义,就可以进入卿相士大夫的行列。”(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人的社会地位不再由出身决定,而由个人才能决定。人的才能又是怎样来的呢?显然是靠后天的学习和历练得来的。这正是荀子人性论的主要内容。他说:“饿了就想吃饭,冷了就想穿得暖和些,劳累了就想休息,想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而厌恶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这是所有人生来就有的禀性,……禹和桀出生时都是这样;……后来有的人成了像尧和禹一样高尚的人,有的人成了像桀和跖一样坏的人,有的人做了工匠,有的人做了农夫或商人,这种不同是因为后天人们的人生经历以及环境造成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荀子的这种人性论又反过来否定了氏族贵族专政,支持了自由竞争的官僚政治体制。 二、礼与法 官僚政治仍然是一种等级制,它是以自由竞争的等级制代替因血缘关系形成的氏族等级制。 荀子说:“人们地位平等了就谁也不能役使谁。……圣明的帝王为了治理国家就需要制定出等级制度。两个身份同样高贵的人不可能相互侍奉对方,两个地位同样卑贱的人也不可能互相役使对方,这是自然之理。人们的权势地位相同,而人们的喜恶也基本相同,这样,如果财物不够充足,人们一定会相互争夺;一旦发生争夺就会导致社会混乱,社会混乱则会让很多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古代的 君王不希望发生这种混乱,所以就制定了礼义,将人们分成不同等级,使人们有贫、富、贵、贱的区别。这样,君主就可以凭借礼义制度来管理百姓了,所以说等级制是国家的根本。”(众齐则不使。……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也就是说,荀子认为,为了避免争夺,必须将人们分作不同的等级,然后规定出不同等级的人具有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样,人们就能不争夺了。 那么,人们是凭什么处于不同等级呢? 人们生来没有多大差别,但后天的经历使人们有了差别,这种差别就形成了所谓的君子与小人。荀子说:“礼义,是国家的基础;君子,代表了礼义,来执行礼义。……所以天地之间有了君子,君子是来管理天地之间的事务的。君子来管理世间万物,是老百姓的父母。”(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由于后天人们的才能不同,有治国才干的人就 成了 君子,成了官员,没有治国能力的人就成了平民,即小人,成了被统治者。等级制就这样形成了。 荀子对等级制的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比如宰爵(官职名)有什么权利义务,司徒(官职名)有什么权利义务,农夫有什么权利义务,等等(《王制》)。这样,每个社会成员在等级制中都有了自己的位置。 荀子认为,等级制是治国的基础,没有等级制社会就会动乱。这种等级制被荀子称作“礼”。 同时,荀子常常“礼”“义”并举。礼指等级制,义在字面上指正义,也就是符合社会道德。礼义就是指的做事情要符合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社会秩序,这就是正义。 那么,如果有人违背了礼义该怎么办呢? 当然要使用刑罚。 而这里,荀子主张的刑罚,已不再是西周礼制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刑罚了,而是要建立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刑罚。他说:“用奖赏去鼓励他们,用惩罚去惩处他们,认真做事的就继续留用,不认真做事的就遣散出去。”(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没有道德的人就不给他显赫的地位,没有能力的人就不给他官职,没有功劳的人没有奖赏,没有罪过的人不能处罚。朝廷中没有侥幸获得官位的人,百姓中没有不做事就能生存的人。尊敬贤者,任用有才能的人,给予人的等级地位要与人的德才相配,不能有差错;对于犯罪的人,施加的刑罚也要相当。”(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折愿禁悍,而刑罚不过。) 刑罚的执行者是谁呢?荀子说:“法制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君子是实施法制的本原。有了君子,法制即使简略,也足以处理各种事务。没有君子,法制再完备,由于不能正确实施,社会就会动乱。”(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所以,法制不能独自运行,……得到了善于治国的人才,法制才能起作用,没有治国的人才,法制也就等于不存在。”(故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执行刑罚有什么原则呢?荀子说:“公平是处理政事的基本准则。”(故公平者,职之衡也。)“即使生气发怒也不过分地惩罚别人,即使心情很好也不过分地奖赏别人,这是因为法制胜过私情。”(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 三、民本思想与王道 战国时,兼并战争频繁,各 国国 君都希望能够富国强兵,有社会责任心的思想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在战国诸子中,荀子论述地最为详尽。 荀子认为,为政的最高层次是实现王道。实现王道需要具备三个因素。 首要的,就是要得到民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而要得到民心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富民。“王者富民”。另外, 国 君把国家治理好了,不仅会得到本国人民的拥护,也会得到其它国家人民的歆慕。这就是荀子所说的“仁眇天下”,天下人都能感受到 国 君的仁爱,“故天下莫不亲也”,所以天下人都会认为他值得亲近。 其次, 国 君要占据道德制高点,不欺负弱国,不随便对别国使用武力。这样就会得到其它国家的尊重。这叫做“义眇天下”,天下人都感到你代表了正义。 第三,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样才能避免别国的侵犯。这叫做“威眇天下”。 关于怎样建立强大的军队,荀子在《议兵》篇中有深刻的论述:他说:“关于战争,最重要的是要团结百姓。”(兵之要在善附民而已。)“在战争中,单靠赏罚、权谋是不能够将人们团结起来的,……必须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教导,让他们明白战争的伟大意义,……所以老百姓就愿意为国家而战。”(故赏庆、刑罚、势诈之为道也,……不足以合大众……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故民归之如流水。)“(正义的)战争,是为了禁止强暴,消除危害,不是为了争夺土地或财富。所以,正义的军队,他们所到之处,因为铲除了残暴,混乱的局面就会安定下来。对于当地的老百姓来说,就像是降了一场时雨,没有人不高兴的。”(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 可见,荀子是把得到民心当作了国家强大的最重要的条件。 关于得到民心的具体措施,荀子也有较为完备的论述。包括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文化措施等。荀子所处的时代,经济上,地主经济已占统治地位,对此荀子是认可的。他提倡自由经济,提倡发展工商业。荀子看清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四、荀子的思想与现实 荀子将礼义(包括政治体制和道德)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这是他超出过去的儒者(如孟子)的地方。战国时,秦国在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虽然它没有大张旗鼓地提倡什么礼义,但其法治则是规定了礼义的内容并维护了礼义。也就是说,在秦国,只要你违背等级制,或者没有完成法治规定的职责,都要受到处罚。所以,遵纪守法事实上就是遵守礼义。而在东方六国,由于贵族势力与 国 君势力相抗衡,虽然在礼义方面吆喝劲很大,事实上则做得很差,法治则难以实现。这也正是六国实力弱于秦国的原因。 秦国是最接近于荀子的王道理想的国家,他这样评价秦国,“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这是说秦国的百姓敬畏官府,说明秦国上下有别,百姓不敢违背等级制,也即法制。“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这是说秦国官吏各守其职,不敢违背职责。这也属于礼义的内容。“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这是说,秦国加强了中央集权,士大夫都在为朝廷服务,不存在与朝廷抗衡的贵族。“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这是说,由于前面三个条件,秦国的国事处理地很好,加上秦国地势险要,物产丰富,所以就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