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一首诗

1.语言分析

分析语言是文学鉴赏的第一步。只有准确理解作品的语言,才能进一步判断、评价和欣赏作品。语言分析一般侧重于遣词造句,句意理解等等。

遣词造句一般涉及到词义、典故、遣词造句的精妙。考查的重点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比如《春风与绿江南岸》中“绿”字的赏析;《云破月作影》中“破”“巷”二字的味道。

理解一句话的意思一般考察一句话的含意或寓意,选择的句子往往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关键句子。比如对“刘郎今天又来了”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对“花落时,我会再遇见你”这句话含义的咀嚼。再比如,在对自然衰落的描写中,对民族仇恨和人生无常的悲愤,在对自然衰落的描写中,“去年人间有一只燕子,今年的燕子是谁”,自然衰落的描写中所蕴含的忧郁心态和浪迹天涯的情怀,往往是考查的重点。

2.映象分析

把握诗歌的意象是感受和理解诗歌的基本途径。

该图像可以是字符图像。

包括客观形象(作者描述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

主观形象(作品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陵中的“我”)

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东西(动作意象,如《客》中的“撞棋子,坠鼻烟”。

形象(事物的形象,如蝉中的蝉)

风景(风景意象,如《大漠孤烟直》《吹开万株梨树花瓣》)

抓住图像背后的寓意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比如,我们可以借鉴《孤帆·远影》中所描写的“孤帆”和“远影”的形象,体会到作者从摆渡到“远影”消失仍恋恋不舍的深厚情谊。再比如,在《今夜何处酒醒,杨柳岸何处风息》中,“柳”、“晓凤”、“残月”等意象所传达的悲伤之情等等。

3.评估写作技巧和风格。

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验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表达方式;

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

分析其他写作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性、夸张、阐述、重复、顶针、衬托、反问。

(傅必兴,符号)

2)表达: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描述: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粗线条的笔触轮廓,细致的笔触,写乐的欢乐风景与悲伤风景。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景于境。

3)结构技巧:自始至终协调,层层深入,先总结后划分,先场景后情感,过渡,铺垫,伏笔。

4)表现手法:赋、比、兴;压制变化,布局描写,象征联想,衬托,比较,渲染,表志,想象,联想,照顾,托物表志,语序颠倒。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抒发抱负,以景结情,总分适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照顾过渡,铺垫。

6)思想感情:迷恋、悲伤、忧郁、寂寞、悲伤、孤独、厌倦、冷静、闲适、喜悦、钦佩、愤怒、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7)功能:深化意境,深化主题,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影响深远等。

典故:一般来说,我们借过去来抒发感情,借过去来讽刺现在,惜过去来伤害现在。

想象力:更加开放和独特。

衬托或对比:分为正对比和负对比。。。突出显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象征:表达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特征。

适度:突出重点。

素描:简洁的笔墨,刻画生动的形象。

分析诗歌的风格要结合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活,尤其是写这首诗的背景。比如李清照南渡前后诗风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体现。

4.评价作品的思想性

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表达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受和想法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的情怀,国破家亡的痛苦,还是游子之悲,夫妇之怨,无不感人肺腑。如果我们把古典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稍微细致一点分类,就很容易发现有各种类型,悲伤、孤独、忧伤、寂寞、从容、闲适、爱情、赞美、仰慕、愤怒、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加强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的训练要求是清爽、严谨、清晰、有逻辑。

刷新卷的要求就不用细说了。虽然对文字的欣赏远不如作文,但也要遵循“意会先写”的原则,先构思再落笔,避免涂抹。卷子新鲜了,阅卷老师自然高兴,考生无形中得到了好感。

严密的表达是指在写作中注重表达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不能顾此失彼,更不用说到了前前后后。

清晰的组织是一个结构要求。一般来说,一、二、三、四或一、二等标志明显的风格,往往会得到明确的评价。

逻辑和合理意味着,即使你的观点是“在我之前,过去的时代在哪里?在我身后,下一代在哪里?”,你应该能自圆其说。

诗歌内容

1.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以物托志。欣赏咏物诗时,一定要注意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所寄予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情感表达是含蓄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要仔细欣赏。

比如于谦的《石灰颂》:“千锤凿出深山,火若闲烧。我不怕断骨,但我要在世上保持清白。”这首诗的价值在于处处用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愿意精忠报国,不怕牺牲,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唱青柠,就是要唱出自己开放的心态和高洁无邪的人格。

2.边塞诗

盛唐边塞诗豪迈不屈,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等;而宋代边塞诗则表现出更多的是报国的愤懑和忧闷,还乡无望的悲凉,代表人物有范仲淹等。边塞诗的特色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风貌。欣赏时,首先要把握时代特征,然后再去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吟诵诗歌

如果说写山水诗是通过景物来抒情的话,那么乡愁诗的特点就是抒情立现。

吟诵史诗

吟诗多以凝练的文字和精挑细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受,或哀叹朝代兴亡,或哀叹岁月变迁之快,或讽刺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达作者阅尽沧桑后的沉思,蕴含着一种深深的怀旧伤今的焦虑感。

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理解作品的语言,才能进一步评价和欣赏作品。

(1)新鲜。其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排白鹭上青天。窗含西陵秋雪,吴栋万里船停门口。”四句话写出了四种风景,动态的风景,静态的风景,绚丽的色彩,清新生动的语言。再比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晚上走在黄沙路中间又穷又幸福?村居,使用的语言属于清新明快。

②平原,又称平原。其特点是选择确切的文字直接陈述,或用简单的画图不加修饰,真实深刻,平易近人。

比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用通俗的语言来说,都是家事,不是雕琢。李渔后来的词《于美人》平淡却感人。

(3)华丽。其特点是修辞丰富,文采华丽,感情奇幻。

比如李商隐的《无题》诗,李贺的《李平语录》,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音乐。

(4)活泼。其特点是坚定果断。

比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下嘴唇?”破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

(5)隐性。其特点是意图在文字之外,往往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倾诉,对他说这话,或引而不发,或想说,让读者欣赏。

如杜牧的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诗词。

(6)简单性。简洁明了。比如贾岛的诗,苏轼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