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一南的《美军还能打吗
不久前,华为总裁办公室通过emailNo给华为全体员工发了一封邮件。2015035,内容为读金一南的一篇文章《美军还能打吗发行人是任郑飞。并以“按”如下:军人的责任就是胜利,牺牲只是一种精神。华为员工不仅要有奋斗精神,更应该把这种奉献精神投入到脚踏实地的学习和技能提升中,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效率和效益。不难看出,本文提到的美军的纪律和精神对华为员工是有教育意义的!要保持华为团队的战斗力,老板必须不断敲打和提醒。“美国军官的荣誉准则规定:第一,我们永远不会说谎。第二,我们永远不会作弊。第三,我们永远不会偷。第四,我们绝不允许我们中的任何人这样做。”“军事手册规定,如果你非常敬佩和尊重上级,请用以下三种方式表达:第一,给上级一个标准的军礼。第二,认真执行上级的指示。第三,尽职尽责,提高部队战斗力。”“美国军官军旅生涯的关键词是‘动’。通过不断的‘动’,人员的普遍轮换既能保持军人的职业新鲜感,又能保持军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如果一件事情足够熟悉,人们闭着眼睛都能做,那么其余的事情都是惰性的,没有创造性的。”西点毕业生想去危险地区听枪声,想去打仗。以下是金一南的《美国军队还能打吗?全文:2001,在美国国防大学做讲座。那些年,几乎所有访美的中国军事代表团都对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驻华处长深恶痛绝,是个典型的反派。不管你问什么,他都是傲慢的,闪烁其词。后来,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张脸。讲座受到美国的好评,临时增加了一个议程:助理国防部长史密斯会见我。当这个议程第一次提交给计划时,当我被告知时,已经来不及向中国请示了。和我一起去的外办同志问我怎么办?我到底有没有看到?我说我只是见个面。再见。我会承担责任。在和史密斯见面的过程中,令人讨厌的中国办公室主任突然变成了一个满脸的奴才。到达五角大楼后,我们在助理部长办公室外的接待室等候。平时他很嚣张,看到我们不礼貌,很照顾我们。然后他蹑手蹑脚地走到办公室门口,轻轻地打开一条缝。他瞥了他一眼,赶紧合上。他甚至不敢看第二遍。他回来告诉我们“侍郎还在打电话”,怕打扰主人。那种平日里的谨小慎微,傲慢自大,简直就是变了一个人。会议期间,史密斯和我坐在主沙发上。他来回小跑,搬了两把椅子。他笔直地坐在我们面前,双手平放在膝盖上,一动不动,随时像一个听差。我和史密斯开始交谈后,他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开始认真记录,从头到尾一脸虔诚和谦卑。按照中国的说法,这个人是典型的“两面人”、“马屁精”。老板的有无完全是两个手势,两张脸。美国军队没有反派吗?有一样的。但是后来他没有升职。2003年,我陪同时任国防大学校长的裴怀亮访美。到了五角大楼,发现中国主任已经换了,那个小个子已经退休了。所以,任何国家的军队里都有这样的小人。关键看你有没有防止这种小人得势的机制。比如美军手册中规定的美军礼仪禁忌:不要当面表扬领导。“当面直接表扬长官或上级是庸俗的。再怎么佩服上级,当面表扬都有阿谀奉承之嫌,容易引起误会。”军事手册规定,如果你非常敬佩和尊重你的上级,请用以下三种方式表达:第一,给上级一个标准的军礼。第二,认真执行上级的指示。第三,尽职尽责,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不是规矩吗?规矩不仅仅是不请人喝酒,不拉帮结派。美国军方还制定了一条规则,不当面表扬领导人,只是为了防止阿谀奉承的小人得势。美国中央司令部前司令施华蔻在海湾战争中有着良好的战绩。很多人预测他会是陆军参谋长,但海湾战争一结束他就退休了。为什么?65438到0997,我在国防大学读书。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在国防大学给我演讲,送给我一本他的新书《我的美国之旅》(My Journey of America),书中披露了施瓦茨科普夫未获提拔的原因。因为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很讨厌他,认为他性格有问题。书中描述:在飞往沙特首都的15小时航班上,乘客排队上厕所。切尼看到一名少校在排队等候施瓦茨科普夫,就大喊“将军!”施华蔻只是慢慢地站起来,插进前面进了浴室。同一架飞机上的另一件事也被切尼看到了:一名上校跪在机舱的地板上,用手整理施瓦茨科普夫的制服。因为这两件事,切尼认为他人品不好,当不了陆军参谋长。我们可能觉得排队等别人上厕所让别人帮我们整理军装是小事,但他们觉得这是个人素质问题。所以,任何军队都有腐败的倾向,尤其是一个高级军官,但如何用规矩管住这些人,是从严治军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1995期间,时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的海军上将迈克尔·布尔达(Michael Boorda)胸前佩戴了两枚V型青铜徽章,新闻媒体质疑他是否有权佩戴这两枚军功章。按照美国海军的规定,徽章只授予直接参战并获得战功的士兵,而且佩戴的权利必须在荣誉证书上写明。布尔达参加过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但荣誉证书上没有佩戴这个徽章的字样。他后来摘下了徽章,但人们仍然坚持认为他除了私下佩戴之外,一定还有别的东西,并开始深挖他在海军服役时的其他问题。1996年5月16日,布尔达上将自杀,留下遗书:我违反了美国军官的荣誉准则。为了海军的荣誉,我选择今天去死。美国军官荣誉准则规定:第一,绝不说谎。第二,我们永远不会作弊。第三,我们永远不会偷。第四,我们绝不允许我们中的任何人这样做。当我第一次在西点军校看到这些指南时,我觉得标准太低了。不骗不骗不偷是“荣誉标准”吗?军人的荣誉应该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后来通过一个个案例慢慢明白了:军人的荣誉不是开了门或者山海,而是像这样日积月累。美国军官的荣誉准则从最基本的几点开始:绝不说谎,绝不欺骗,绝不偷窃。违反这些基本点将会被军队容忍,被士兵鄙视。所以,布尔达最终选择了以死来挽回自己的荣誉。另一个例子是小中将·约瑟夫·菲尔,他曾担任驻韩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他接受了一名韩国公民价值65,438美元+0,500英镑的镀金钢笔和一个价值2,000美元的皮革公文包。菲尔的家人还接受了3000美元现金,但没有按要求报告。中将菲尔解释说,送礼者是多年好友,接受这些礼物是为了两国关系,应该是合法的。调查人员拒绝接受他的解释。后来,中将·菲尔上交了他收到的金笔和公文包,并用支票退还了他家人收到的3000美元。菲尔于2012年8月退役,他的军衔从中将降为少将。可见美军采取了严格的规则来防止各级军官犯错。不仅高级军官受到规则的严格约束,美国总统也是如此。5月13,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在白宫玫瑰园举行联合记者会。那天正好下雨,奥巴马让身旁的海军陆战队员为他和他的客人打伞,遭到舆论强烈批评。因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手册规定,男性士兵穿制服不能打伞和开伞,还规定,未经海军陆战队司令批准,任何官员都不能向海军陆战队成员下达与手册规定相冲突的指令。总统也不例外。奥巴马最终被迫承认自己违反了规定,不得不向海军陆战队道歉。连总统都不能原谅。这就是规则的力量。1997期间,我和一个同事在国防大学读书。每天晚上,美国人用一辆货车把我们送到林宝空军基地吃晚饭。一天晚上下雨了,基地里的美军冒雨行军。美国陆军的军事手册规定,面对自然现象,士兵不得表现出恐惧。美军条例也规定士兵可以穿雨衣,但不能打伞。因为打伞会影响拿武器和向长官敬礼。美军的这些规定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美军是如何通过各种规则来维持和培养士兵的血性的。我在国防大学读书的时候,发现他们没有营房部。校长和院长带着任命令搬进官邸,带着辞职令搬出。他们是“流水的铁官僚”。其他军官住房也是自己的事,可以住国防大学的军官宿舍,但是要交钱,不便宜。很多军官嫌贵,就在附近租房。军人的住房补贴都包含在工资里,不需要统一建房分房,也不可能拿房搞腐败。另外,他们没有车辆管理部门。国防大学车辆7辆,拉设备货车1,处理公务接待面包车4辆,轿车2辆,其中校长用车1,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用车1。这辆车是学校并入国防大学时从五角大楼带来的。国家战争学院院长和武装部队工业学院院长两位二星上将没有专车。美军的“军车”也和我们的军车完全不同。我们有军徽的车辆叫军车,他们的“军车”基本都是军用的伪装车。通常需要先联系市政部门,指定通过小镇的时间和路线。少数高级军官的车,标牌上有一个大大的“G”(政府的第一个字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务车。它们被称为“政府用车”。这种车有严格的使用规定。国防大学校长的司机告诉我们,他每天只有一条固定路线:送校长上班,下班送他回去,然后把他的车开回国防大学。如果你晚上有一个计划好的商务会议,你可以去,但如果你想在路上绕道或做一些私人的事情,那么我很抱歉。这些私人的东西你得回家开自己的车。因为规矩,总统这位三星大将也觉得配车不方便。他经常下班后把棒球帽扣在头上,潇洒地开走。美军的预算制度我们在美国国防大学学的,美国做了预算:来的时候摆酒席,走的时候摆酒席,中间要请客人吃饭没有预算,只有AA制。我们参观了位于昆特尔的海军陆战队大学,时任研究中心主任的克罗夫特上校非常热情,招待我们在军官俱乐部品尝鹿肉。那个丘陵地区梅花鹿很多,鹿经常被车撞死。我真的以为对方在对我。看到一桌坐了将近10人,还以为有很多人陪美军吃饭。直到最后我才想吃。坐在主人座位上的格罗夫拿出计算器,算了一下,然后宣布“165438+每人0.5美元”。我赶紧问同事:“你有钱吗?”他说好,我们马上掏出钱数了数,像他们一样放在桌子上。在这个过程中,随行的美国军官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自然,相反,我们还挺尴尬的。这是美国人请客,因为不在预算之内。这支世界军费最大的军队,没钱请人吃饭。当时是1997,美军的标准化供应,也就是定额拨款,占全部军费的97%以上,机动经费只有2%多一点。资金管理很死,回旋余地不大。回国后了解到,当时我军的标准化军费只有不到60%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近40%的经费是机动经费。后来才知道,我们军区的经费有三分之二来自定额拨款,剩下的三分之一完全靠自己统筹,这就隐藏了一个重大的腐败隐患。近年来,军队查处的一些腐败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一个又一个高级领导干部倒下了。他们是怎么变质的?当车、房、票、座、地资产等问题已经严重干扰我军的时候,还有多少精力去培养军人的血液和灵魂?2008年前后,国防大学进行了一项调查,了解陆军军官的主要精力分布。调查发现,“协调”——协调上下关系、左右关系、军地关系等。——消耗了军队官员的大部分精力。其次是“安全”,即确保安全、稳定、不出事故;再次,是“管理”,保证部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秩序;然后“训练”;最后一个是“战斗”。可见,这些问题是我军长期存在的顽疾。现在大家都在说军队改革。对我军来说,检验军队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通过改革把各级官员的主要精力集中到训练和作战上来。美国陆军军品生产管理我们在国防大学学完之后,临走前把单身军官宿舍的房费结算了一下,发现整个国防大学连开发票的地方都没有。他们特意派了一辆面包车,40分钟的车程,带我们去迈耶堡(华盛顿军区所在地)结账。我又惊又不满,问:“为什么非要在这里结账?我不能在国防大学退房吗?”一位负责财务的白发老太太告诉我,国防大学所在的麦克奈尔堡的土地和房屋都是华盛顿军区管辖的军品,国防大学无权进行任何财务结算。我这才明白,华盛顿军区并没有承担保卫首都或周边地区的任务,只是管理华盛顿美军的所有军品。不要低估这个责任。华盛顿军区管辖的军事单位,从五角大楼到各种军事机关和基地,都不可能靠炒地皮、租房子、开旅馆、饭店、商店赚钱。因为房屋、房产等固定资产与你完全无关,你没有出售或出租房屋的资格或法人权力。2006年8月,我参加了中美第一次联合军演,乘坐北海舰队的一艘军舰停靠夏威夷,停靠珍珠港。珍珠港巨大而美丽,但水上飞机码头锈迹斑斑,破旧不堪,因为水上飞机已经被美军废弃。即便如此,其太平洋舰队也无权使用该码头进行联合开发或军民共建,只能废弃在那里。换句话说,即使这个区域不能再用于军事目的,它仍然是不可改变的军品。美军不仅武器装备和信息技术先进,也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他们通过精心设计人、财、物的管理权限,堵塞漏洞,实现制衡。我觉得不是美国人不了解腐败,不想去腐败。而是制度的漏洞堵得死死的,腐败的空间很小,很难找到机会和手段。在其他领域没有或很少分心的士兵,只能专心于自己的职责,学习,训练,战斗。美军最早的用人制度是岗位轮换制。美军的岗位轮换非常普遍。当你担任一个职位时,每两三年轮换一次,最多四年。1997在美国国防大学学习,2001讲课。仅仅两年后,政府的工作人员和教员几乎都变了。除了几个高级公务员,我谁都不认识。他们有一个理论:如果一件事足够熟悉,人们闭着眼睛都能做,那么其余的都是懒惰和没有创造力的。对事物了解的越少,不熟悉的越多,工作越细心,在这种状态下就越有生产力和创造力。美军在一个岗位上干几年甚至半辈子是不可想象的,体制内也不允许。一次,国防大学防务学院组织外军学员到上海参观学习。上海驻军精心准备,热情接待。外军学员都很感激,尤其是上海警备区外事主任很有能力,很协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告别晚宴上,一位外国军官问导演:“你在这里工作了多少年?”导演回答:“30年。”“砰”的一声,周围的外国军官不由自主地惊呼起来。他们很难想象一个军官能在一个单位干30年。这对我们来说是什么?我们有的同志在一个单位干了几十年,从列兵到大队长甚至区级领导的先例很多,但外军是不行的。美国军官告诉我们,他们军旅生涯的关键词是“动”。通过不断的“动”,人员的普遍轮换,既能保持士兵的职业新鲜感、活力和创造力,又能有效防止惰性和腐败,防止一个军官长期在一个单位运作,产生上下级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什么他们那么难有所谓的“塌方式腐败”?军官定期轮换的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流水不腐,家徒四壁不腐”。因此,军官的任命和轮换制度是防止腐败和保持士兵血性的有效机制。二是军官晋升。1997期间,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参观过五角大楼。陆军部曾经提供过这样一个例子:西点军校毕业生从1978晋升时,中校晋升上校。首先,在海外总部服役的军官由计算机选出,在太平洋总部、大西洋总部、欧洲总部、中央总部和南方总部服役的军官由计算机自动排名。然后在一线服务人员中筛选:你有没有进入过危险区?进入危险区域后有没有接触到敌对火力?你在与对方交火后的战斗中受过伤吗?在他们军官的晋升顺序中,最高级别是在前线负伤,第二级是暴露在敌对火力下,第三级是处于危险地带,第四级是在前线司令部服役。至于在五角大楼或后方参谋长联席会议任职的,则排在最后一层。分层完成后,将分层次进行“德才表现”考核。对他们来说,军官的经历永远排在第一位,学历和年龄不能成为首要因素。美国军事院校的生源分配有一个现象:被分配到前线服役的人喜气洋洋,而被分配到五角大楼或参谋长联席会议服役的人一脸苦相,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求去前线。所以美军内部出现了“西点好战”的现象:西点毕业生想去危险地区听枪声,想去打仗。并不是他们愿意去死。他们也爱惜自己的生命,但他们只是想丰富自己的军旅经历。就算为了尽快升职想当将军,也要勇往直前。这也是利益驱动。为什么我们的军校毕业生大多选择相反,想着北京,进总部?因为我们的军官,总部经验越多,和领导共事越多,晋升的机会就越多,这也是利益驱动。关键看一支军队的利益导向。美军的机制告诉你,士兵利益最大化的点永远在前面,你的经历可能会被主官遗忘,但不会被电脑档案或晋升命令遗忘。三是多种激励。美军的津贴有很多种:海外驻军津贴、危险岗位津贴、敌对火力津贴、紧急危险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家庭分离津贴、外语掌握津贴。美军上校服役30年,中校服役28年,少校服役20-22年。退休金是他自己算的。如果一个上校退役,30年服役期间最高收入的三年平均年薪的75%就是你的退役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规定,我觉得没必要,很繁琐,是典型的繁文缛节。你说的“30年服役期间收入最高的三年”是什么意思?不是最近三年吗?资格最老,收入最高。但是他们说没有,我举个例子:一个陆军上校退役,退役金是按照他在越南战场担任上尉的年限来计算的。虽然当时上校是上尉,但他的平均年薪是那三年里最高的。因此,他们的军官虽然退休时军衔相同,但退休待遇却五花八门,差别很大。上过战场的军官退休了,领的退休费比留守后方的多得多。通过包括晋升、选拔、物质激励在内的一整套机制,实现军人职业的普遍公平,从而维护和培养军人的血脉。血性会英年早逝,所以需要保存和培养。血腥也会沉睡,所以需要唤醒和点燃。军人对国家的意义是什么?国家养兵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军人最大的贡献是牺牲,不是流血。我不完全正确。牺牲是军人最大的贡献,但不是军人最大的贡献。军人最大的贡献就是胜利。国家养兵不是让你在关键时刻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