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众的柴油汽车欺诈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大众产柴油汽车环保检测涉嫌欺诈,掀起巨大涟漪。其实大家早就知道,欧洲汽车的高能效一半源自技术,一半是耍花样。大众汽车所做的,是以欺诈代替博弈,游戏玩过了头。
“作弊”丑闻曝光后,美国白宫称“十分关切”有关大众行为的报告。美国众议院一个小组宣布将在未来几周内举行听证会。美国司法部已针对大众的“作弊”行为启动了刑事调查。大众不仅在美国面临高达180亿美元的天价罚单,其股价也一度暴跌超过20%。
美国人开着耗油的汽车呼啸而过,而欧洲人开着省油的小车悠哉游哉,这是人们长久以来不变的印象。奇怪的是,这样的两分法即便对于在大西洋两岸销售的类似车型也一样适用。同一箱油,欧洲汽车显然可以跑得更远,因此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少得多。但是,汽车厂商光鲜的营销文案所标榜的效能跟实际效能并没什么关系。
车企标榜的燃油效率和CO2排放的法规是基于“型式认证”试验的结果。根据环保压力组织“交通与环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最新的报告,在测试车道和实际路面测得的里程数曾经差距不大,如今差距却已经成了一道鸿沟。咨询机构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分析了欧洲车主报告的数据,结果显示2013年“路面”实测油耗数平均比广告中标榜的水平高出38%(见图表)。
欧洲的规程已经过时且被滥用。汽车厂商将样车送去测试,这些样车已经被处理得尽可能俭省。沉重的附加设备如音响系统甚至后视镜都经常被拆除。特殊的润滑油让发动机运转得更加顺滑。车身的板金和车门的缝隙都贴上胶带以减少阻力。充有特殊气体的低阻力轮胎增加了行驶里程。
汽车按照事先设定好的一系列固定模式缓慢加速并低速行驶,在允许的最高温度29?C下运行,因为发动机在高温下更高效。先进的电子装置甚至能探测到测试开始的模式而调至专门的“经济模式”,使得排放量更低。
这些测试由国家监管机构监督,但汽车厂商委托专业公司进行测试。这些公司为了抢生意,承诺将测试条件“最优化”。西班牙一条颇受欢迎的测试车道位于高纬度地区,稀薄的空气降低了气动阻力,而且路面非常光滑,仅此一项就将性能提升了3个百分点。
汽车厂商为这一制度辩护,指出实际测试很难,因为车主的驾驶习惯多种多样。但欧洲人既无法了解准确的情况,也没有比较的基础。戴姆勒、宝马和福特的标榜测试数据与现实中里程数之间的差距远甚于其对手。
美国的汽车买家就好得多。测试周期与真实的驾驶习惯更加一致。汽车由厂商自行检测,然后测试结果交由美国环保署审核。违规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现代-起亚曾夸大燃油效率,将旗下多个车型每加仑汽油可行驶的距离多报了几英里,最终以支付3.5亿美元达成和解。
几乎所有汽车厂商在临近最后期限的数年前就达到了欧洲减少碳排放的目标。但“交通与环境”认为,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种假象。它估算2008年到2013年间欧洲平均碳排放量每公里降低了31克,但一半以上靠的是耍花招,而不是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