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作品(家庭)主要内容

《家》描述了五四运动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族的覆灭故事。故事聚焦于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揭露了封建专制的罪恶,撕开了温情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揭露了所谓“诗礼”封建家庭的放荡无耻,描写了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年轻人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家庭。觉新;臣服于封建专制,毫无反抗意识。觉民;嫁给秦,敢于反抗封建专制。喜欢觉新的梅,屈服于封建专制,最后悲痛而死。渴望爱却又不敢表达的鸣凤,是无可奈何的。

小说开头写大宅像暴风雪中的“黑洞”,结尾写觉慧像小鸟一样离开家,登上了去上海的船,望着秋水去了一条河。他写道:

“这水,这被祝福的水,将把他从生活了十八年的家,带到不知名的城市,不知名的人群。”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都颇具艺术性,让人看完整本书后,无法立刻离开书中的世界。

虽然《家》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推敲,但它不愧为30年代的小说代表作,足以与其他名家相媲美。

《家》的主要缺点是自始至终缺乏艺术的锤炼。我手头的《家》这本书是1951年修订的。已经改成了“用词不当”,“删除了一些累赘的话”,但有些章节还是难以下咽。综上所述,这部小说在描写和叙述上鱼龙混杂,“难以下咽”多在叙述部分。很多对话,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失去了口语的活力和魅力,读起来像听演讲。

这些不足与巴金当时的文学观有关。他无数次表白:“文学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没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我不是来写小说当作家的,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了笔。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学的粗鲁和蔑视。这当然是一种无知的错觉。不管你写小说的动机是什么,只要你把它作为文学作品发表,扔进文坛,就会被艺术的尺度来衡量。

正是因为写《家》(当时他28岁)的时候,巴金对文学如此无知,居然写出了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可见他的才华之高。这部小说的魅力在于以下几点:

(1)作者抓住了那个变革时代的焦点,抓住了变革过程中的新旧人物,用一系列典型的冲突事件表达了汹涌澎湃的变革浪潮。家是激流时代的一首长歌。换句话说,《家》的角色、情节和主题都很平衡和谐。因为整体结构的整体性,所以重要的是要把一些文字做得粗糙粗糙。

(2)新文学诞生以来,十部小说中有九部在写作时都有文学以外的目标,巴金也未能免俗,但《家》是为了纪念大哥而写的,必须放下“目的”,尽量贴近真实。所以成为了一部最纯粹的人情,最浓的生活气息的小说。

③1951年,巴金在《家的后记》的最后一行写道:

我一直记得,青春是美好的,它一直是我灵感的源泉。死亡(中篇),1929,明凯书店。

从资本主义到无政府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明凯书店。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华书店。

《雾》(中篇小说,《爱情三部曲》之一),1931年,新华出版社。

海之梦(中篇),1932,新华书店。

《春天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明凯书店。

《海上航行》(散文集),又名《海上杂记》,1932,新华书店。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华书店。

雨(爱情三部曲第二部小说),1933,良友图书公司。

沙丁(中篇小说),1933,明凯书店。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华书店。

《破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1933,明凯书店。

萌芽(中篇,又名雪),1933,现代。

大一(中篇),1933,明凯书店。

旅行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店。

综合(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店。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电(爱情三部曲第三部小说),1935,良友图书公司。

迪迪(散文集),1935,明凯书店。

神鬼人(短篇小说),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明凯书店。

人生自白(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沉沦与堕落(短篇小说集,又名堕落),1936,商务印书馆。

爱情三部曲(集雾、雨、电)1936,良友书局。

回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头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笔记(散文集),1937,良友图书公司。

投诉(散文集),1937,重庆霍峰学会。

《春天》(激流三部曲之二),1938,明凯书店。

梦与醉(散文集),1938,明凯书店。

感觉(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秋(《激流三部曲》第三部),1940,明凯书店。

丽娜(中篇),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火(三部小说),1940—1945,明凯书店。

Star(英汉双语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浣青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荒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霍峰社。

小人物与琐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憩园》(中篇),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房(中篇),1946,良友图书公司。

旅行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叶晚书店。

寒夜(小说),1947,晨光。

怀旧(散文集),1947,明凯书店。

《静夜里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随笔),1951,平明出版社。

华沙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和散文集),1951,明凯书店。

慰问信及其他(随笔),1951,平明出版社。

英雄中的生活书店(散文通讯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和散文集),1953,平明出版社。

保卫和平的人(随笔、简讯),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谈齐何复论》,1955,出版社。

快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坚强的战士》(随笔),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珍珠与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一场保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第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文选》(短篇小说和散文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声集(散文短篇),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颂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难忘的感觉(随笔),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好桥(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之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65438号+0,2,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之梦》(短篇小说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烟花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随想(随笔),1979,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短篇小说选》(第一卷),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第一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探索集(散文集,随想集1),1981,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选集(散文和短篇小说),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探索与记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第1-10卷,小说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随笔),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第一卷),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回忆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真理集(《随想录》第三卷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人合著)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病集(《随想录》第四册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童年的记忆。(回忆录),1984,四川孩子。

愿改土(随笔),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投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发自内心(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全集》(第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题集(《随想录》第五卷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短篇小说和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当代巴金文集》第1986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寻找理想的年轻朋友(书信集),1987,少年儿童出版社。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巴金书信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随想(随笔),1987,三联书店。

《巴金散文选》,1991,浙江文艺出版社。

《巴金书信集》,1991,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小说,1992,上海文艺出版社。

记忆(回忆录),1994,中国华侨出版社。

短笔记,1994,河北教育出版社。

再思录(散文集),1995,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巴金自传》,1995,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1995,人民日报出版社。

中国散文集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卷,中国外国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翻译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Aris,1927,闽中社。

《面包概论》(理论),俄罗斯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监狱与越狱》(回忆录),俄罗斯的克鲁波特金著,与李世曾译,1927,广州创新出版社。

《那威》(短篇小说和戏剧集),波兰廖著,李石曾译,1928,书店。

《人生哲学:它的起源与发展》(第一部分,理论),俄罗斯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免费书店。

为了知识和自由(短篇小说集),等待由普里洛克,俄罗斯,1929,新宇宙。

《渔夫的生活》(传记),凡·扎伊特著,意大利,1929,上海免费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罗斯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免费书店。

《前一夜》(剧本),波兰廖,1930,上海启智书店。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托尔斯泰著,1930,明凯书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高尔基著,苏联,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的春天》(小说),匈牙利尤利·叶鬼著,1932,明凯书店。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Amichis出版社,意大利,1933,明凯书店。

俄罗斯克鲁泡特金自传,1933,上海新民书店。

一个监狱故事(传记),伯克曼著,美国,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罗斯虚无主义运动史(历史)》,斯捷普尼亚克著,俄罗斯,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门槛》(短篇小说集),屠格涅夫等著,俄罗斯,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还年轻》(剧本),波兰人廖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诉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三藩市平摄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一个家庭的戏剧》),俄罗斯赫尔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罗斯将军耿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与子》(小说),屠格涅夫著,俄罗斯,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迟暮的玫瑰》(短篇小说集),by storm,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处女地》(小说),屠格涅夫著,俄罗斯,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诗》(散文诗集),屠格涅夫著,俄罗斯,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乐王子》(童话与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托尔斯泰回忆》(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回忆录》,巴甫洛夫斯基著,俄国,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高尔基著,苏联,1950,平明出版社。

俄罗斯屠格涅夫《屠格涅夫短篇小说集》(肖山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翻译全集,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