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综合类文摘杂志)详细资料大全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是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版半月刊物。
《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读者 外文名称 :Readers 语言 :中文 类别 :文化综合 主管单位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单位 :读者杂志社 创刊时间 :1981年1月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国内刊号 :CN 62-1118/Z 国际刊号 :ISSN 1005-1805 邮发代号 :54-17(普通版),54-193(校园版),54-18(海外版) 定价 :9.00元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读者大道568号 出版人 :吉西平 出版日期 :每月1日、15日 主要栏目,历史沿革,系列版本,发行,评价,商标,创办单位,未来发展,读者手机,上市过程,获奖记录, 主要栏目 《读者》 文苑:卷首语、文苑、书林一叶、幽默小品、原创精品; 《读者》吉西平书记2013年10月18日作报告 人物:人物、名人轶事; 社会:杂谈随感、话题; 人生:人世间、人生之旅、婚姻家庭、青年一代、两代之间; 生活:心理人生、经营之道、理财; 文明:在海外、他山石、历史一叶、文化茶座、人与自然、影像; 家园:人与自然、生物世界; 点滴:言论、漫画与幽默、意林、点滴; 互动:智趣、读者·作者·编者; 艺术:封面、美术插页、歌曲。 历史沿革 《读者》杂志发行量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5年4月份月发行量已达910万册,2006年月平均发行量898万册,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同时,《读者》杂志行销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读者,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然而《读者文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著作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著作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著作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著作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读者》封面的“读者”二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所写。《读者》原来是四个字---《读者文摘》,因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弄出了著作权官司,所以杂志改名为《读者》,之后就把后面两个字去掉了。赵朴初先生于1984年为此刊题字。 品牌对于《读者》杂志来说,1993年前几乎从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胡亚权承认,一个杂志的品牌在他们那一代人眼里,仅仅只是刊名而已,从来不曾意识到杂志的品牌竟然与一本杂志的整体形象、标识相关,更不知道杂志的刊名、形象都是应当受到保护的资产。 1981年1月的《读者文摘》创刊号 由读者杂志社编辑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读者》(半月刊)杂志是中国享有良好声誉的综合类期刊。自1981年创刊迄今,《读者》杂志沐浴著改革开放的春风,凝聚著几代出版人的心血和智慧,历经25年的发展,月发行量由最初的3万册,达到2006年月平均发行量898万册,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中国期刊发展的成功之路。 多年来,《读者》杂志以弘扬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不渝地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深刻的人文关怀;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以渐变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赢得了海内外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为不断满足人民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读者》 1998~2001年连续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一、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界最高奖),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2003年再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5年又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8月27日,中央宣传部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中国期刊协会在北京召开“品位·质量·效益——《读者》之路研讨会”,李东升、石峰等领导同志和部分专家、读者代表***80余人出席了会议;2005年8月, *** 同志视察读者杂志社,称赞《读者》是“大漠瑰宝”;2006年8月,在国家商务部组织开展的“商务新长征,品牌万里行”活动中,《读者》被列为知名品牌,成为“多彩甘肃、精品陇原”的重要标志。 2006年1月18日,以甘肃人民出版社为基础、以《读者》为核心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著《读者》正在向做强做大的目标坚实迈进。 2006年4月,《读者》月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 *** 甘肃省委、省 *** ,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出版局,中国期刊协会向《读者》杂志社发来贺信。热烈祝贺《读者》月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 《读者》(丛书) 2011年1月1日起,《读者》开始在台湾发行,成为第一本进入台湾发行的大陆杂志。 2011年4月16日9时,读者出版集团庆祝甘肃人民出版社成立六十周年暨《读者》杂志创刊三十周年大会在兰州宁卧庄宾馆隆重召开。 2011年6月,《读者》首款苹果App上线,当年客户端下载量即突破300万。《读者》的有声版、安卓版陆续上线,《读者》杂志开始在数字出版领域发力。 2012年8月,读者与阿里巴巴开通《读者 原创版》官方店铺,尝试进行网路销售,由此拉开了《读者》电子商务网路化的序幕。《读者 原创版》阿里巴巴网店2012年9月1日正式运营。 在国内期刊种数快速增长而期刊总印数并未同步增长、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读者》杂志一枝独秀,发行量稳步攀升,2006年4月达到创记录的1003万册,已连续6年稳居全国期刊月发行量首位,占有国内期刊市场1/30的份额。《读者》已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近百万册。从创刊开始,《读者》在国内累计已发行11亿册,品牌影响力大大增强。 系列版本 《读者》封面设计精美,排版简约大方,内容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深受国人喜爱,月发行量已经突破1000万册。经过30年的发展,《读者》系列杂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包括: 《读者》 从创刊以来就有的版本,最常见,每月分上下两本,全年24期,国内定价9元(2018年第15期起开始定价9元,2015第1期开始定价6元,2009年第1期至2014年第24期定价4元,2009年以前定价3元) 《读者》(大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另外增加“读书”栏目,半月刊,定价:5元,全年120元 《读者》(校园版)(原校园专供版):从2012年起面向中学生发行,全彩印,独特新颖,挑选同期部分普通版内容,结合青少年关注热点,定价:9元(2018年第15期起)。 1993年6月 最后一期《读者文摘》 《读者》(繁体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主要发行客群为港澳台地区读者,每本售价10元港币 《读者》(原创版):创刊于2006年,开始为双月刊,后改为为月刊,定价5元 《读者》(乡土人文版):月刊 《读者欣赏》:读者第一本子杂志,是一本定位于高端读者的杂志。 《读者》(维文版):内容与读者相同,语言为维吾尔语,半月刊。(与新疆人民出版社合作) 《读者海外版》(读者月刊,将2期合并为一期,定位高端人士) 《读者》(盲文版)(与盲文出版社合作) 《读者(精华本)》 《读者(合订本)》 《读者丛书》 《读者》(藏文版)(与甘肃民族出版社合作) 《读者》原创版(全世爱) 注:《读者》(校园专供)(已于2012年改为《读者 校园版》):内容为《读者》正刊+“《读者》杯全国中学师生写作大赛”优秀作品专版,半月刊,定价5元,全年120元,全国校园发行。 发行 《读者》杂志出版社与中国邮政及发行商紧密合作,通过遍布全国的发行网路发行。1995年《读者》月发行量突破400万册。2001年以来,读者杂志社积极调整办刊思路,适时整合刊物内容,在市场行销和品牌经营方面加大力度,不断创新,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大的改革举措。在国内期刊种数快速增长,但期刊总印数并未同步增长,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读者》杂志一枝独秀,发行量持续攀升。2002年10月月发行量突破600万册大关,创历史新高。2003年10月突破800万册大关,11月达到创纪录的806万册,同比增长近200万册,创造了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奇迹。《读者》杂志的广告经营额也稳步上升,2002年广告经营额达2800余万元。与此同时,《读者》杂志年利税也达到3000余万元,增长40.9%,创造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读者》已经成为甘肃乃至全国的一个著名品牌。据数据统计,《读者》杂志2000——2010年已连续十年稳居全国期刊月发行量首位。 1993年7月 第一期《读者》 2009年7月,读者出版集团与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举行《读者》杂志合作发行签约仪式。这是中国国营出版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与民营企业探索合作的重要事件。 《读者》杂志将以繁体字版在台湾发行,发行字号为“行政院新闻局局版台陆志字第0001号”。自1987年两岸交流大幕开启以来,经过两岸同胞***同努力,两岸在演出、教育、展览等文化交流领域取得较大突破,此次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首次获准入台,体现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两岸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评价 《读者》杂志原来叫做《读者文摘》。因与美国的刊物同了名就只好无奈的改了。1993年改名的时候,该刊曾向全国征集新刊名。 总觉得《读者》与《读者文摘》这两者之间有区别,心里别别扭扭的。《读者文摘》清楚明了,一看就知道是读者自己推荐的喜欢的文章的汇总;《读者》就有些含混,说是读者的论坛——也像,认为是读者的活动天地——也行。但是,《读者》毕竟是《读者》。改名不改初衷,硬是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在林林总总的众多刊物中独领 *** 。 这本杂志最大的特点,是她的封面。封面是刊物的眼睛,《读者》的封面如她的明眸清澈见底,水灵灵的,让人看了就觉得她十分可靠,值得信任,是一个真诚的老朋友。有人说,不管在哪一个报刊亭,离得远远的,就会在花花绿绿的刊物中一眼认出她。正如古诗词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她的封面,设计特色独有韵味。清新,自然,大方,美观、舒适……整体上看,似乎利用了黄金分割法,使人看后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从第一期开始,好像每期的封面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自然或者人物图片,有严肃的,有快乐的,有童趣的,有调皮的,有沉寂的,有虚幻的,有动情的,有静谧的,有流动的等等,但她绝不以妖冶媚人,不去迎合世俗,保留原始的纯洁,恪守着自己的童贞。当初关于她的价格,倒不是主要的——随行就市即可;加上几幅彩页作广告,也未尝不可,只要不牺牲读者的利益。其实她的封面也是经过了发展和变化:封面白底,用框线围住 ,图片在中间位置,衬得刊物十分醒目。后来,封面中的图片,用框线框住,那个大框线没有了。也有整幅封面是图片的时候,但后来不见了;刊名是赵朴初先生题写,俊逸潇洒,曾经竖排、横排、叠排过,也曾经在封面的上方、下方游移过;字型颜色红、绿、蓝、黑不断变化;图片大都是风景、人物、鸟虫的摄影,偶尔也用油画、国画,但很少见。 商标 1995年,《读者》杂志社刊发了一则征集启事,有偿征集刊徽。讯息发布后仅三个多月,就收到了寄自全国各地的三万多件作品。在众多应征者的想像中,《读者》就像一本打开的书,或者一只观察世界的眼睛。更有读者将杂志比喻为玫瑰,是爱情的象征。还有相当多的人把《读者》杂志设计成一幅太极图,寓意中国文化的象征;但大部分作品却是以昆虫与植物为主的形象画意。 《读者》(原创版) 三万多件来稿,使编辑部感到了一种压力。关注一本杂志刊标的大多是些普通的读者,专业人士的比例少得可怜。此时,高海军已另任甘肃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美术编辑由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任伟继任,他负责处理作品的初选。他们从来稿中初选出了三十多件作品,从全国请来许多专家进行内部评选。胡亚权欣赏其中的一幅中华龙的图案,龙飞凤舞极有意味。但胡的提议并没有得到评审们的认同,他们认为这幅画缺少一种与《读者》杂志整体相一致的意味,与他们所倡导的书卷气不太适合。 刊徽的评选暂时“搁浅”,甘肃人民出版社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认为应向专业层面进行征集。他们决定以内部的形式,进行第二次征稿。这一次缩小到了专家层面,任伟代表杂志社去北京,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门开了一次《读者》的徽标设计座谈会,并把入围的十几幅作品都带到了北京,大家与在兰州时研讨时的看法一致。龙的气质与《读者》不相符合。用龙作为一家杂志的刊标“帽子太大”。 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主任陈汉民教授提出一个观点:作为《读者》杂志来说,征集刊徽就是要找到“一顶帽子”,这顶帽子不一定好看,但别人一看,一定要认为,你戴上这顶帽子是最合适的。他建议:《读者》是一本文摘性杂志,就像一只蜜蜂一样,为读者在采蜜。能否用一只蜜蜂来作为刊标?可他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不少人认为用一只蜜蜂来表达一本杂志,有点俗。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大家每人画一幅,作品出来后,再进行评定。 陈汉民教授曾经参与设计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等四大行与世界妇女大会、97香港回归祖国、五个一工程等标志,是中国标志业界有影响的专家。他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现出惊人的自信。他还是坚持画了自己想像中的小蜜蜂。 《读者》(乡土人文版) 设计好的几件作品带回兰州后,被隐去作者名字,请专家们品评。胡亚权与任伟的意见倾向于小蜜蜂,认为以一只小蜜蜂比喻《读者》,象征著杂志从各种报刊中采集稿件,准确地表达了《读者》的形象与社会功能,且这只绿色的小蜜蜂,学名叫做中华蜂。 最后,这只绿色的小蜜蜂被选为了《读者》杂志的刊徽。 小蜜蜂的底色是苹果绿,这种绿色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张力,它的象征意味事实上已与杂志的整体气质融为一体。这只“小蜜蜂”以及刊名组合的CI的标志色有大红、黑、灰、白四种基本色调,是《读者》杂志的基本标志色。 《读者》杂志还将入选的十几种图示作为栏目的标志,在栏目上也实现了图示化的设计,这些标志也成为《读者》杂志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7月份,《读者》杂志社正式宣布“小蜜蜂”作为刊徽。为使此标志不再被人侵权,他们以“READERS”与汉语拼音“DUZHE”,及赵朴初书写的书法“读者”,作为一组完整的形象进行注册,最后全部注册成功。这是《读者》首次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商标注册与保护。 创办单位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下设3个编辑室、12个子公司和4个职能管理部门。甘肃人民出版社一、二、三编辑室作为集团下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和模拟法人单位运作。12个子公司为读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读者》杂志社)、甘肃民族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飞天电子音像出版社、《老年博览》杂志社、书刊发行公司、甘肃教材出版中心、物业管理中心。 《读者》海外版 读者关注的《读者》杂志社将改为读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具体负责《读者》杂志及其子刊的出版经营和相关产业经营,是集团的核心子公司。 未来发展 读者手机 这款手机是由《读者》杂志与国内通信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斐讯(PHICOMM)***同推出,算得上是网际网路做手机的案例之一。 读者手机的配置:5.0英寸IPS显示屏、解析度800X480、高通骁龙MSM8225双核1.2GHz处理器、512MB RAM和4GB ROM 、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和3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支持WCDMA/GSM双卡双待、2100mAh电池。软体方面,读者手机采用安卓4.0系统,并内含《读者》杂志三十年全套期刊内容和云端图书馆。该手机的售价为999元人民币。 上市过程 证监会2014年4月30日晚间发布第九批30家IPO预披露企业名单,其中15家拟登入沪市主机板,6家拟登入深市中小板,9家拟登入深市创业板。据统计,自4月18日重启IPO预披露以来,***有186家企业披露招股说明书。全国知名刊物《读者》的出版方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赫然在列,该公司拟登入沪市主机板。 获奖记录 2018年1月,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 *** 奖期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