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去东北开荒的人在那个年代无法收获粮食。他们靠什么生活?
他的父亲当时已经90岁了,现在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他现在110岁,也就是说,他父亲在192年随他父亲去了东北。具体原因是什么?那时候我还小,要求不多。只是想起了刚到黑龙江时对他们生活的一些印象。
吴以岭靠近小兴安岭,当地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依托的是东北丰富的山林资源。当时地广人稀,可以说土地资源相当丰富。他们只要勤劳能干,就耕种土地,生活条件比山海关好得多。如果不是日本侵略东北,山海关外的农村生活相当丰富,这也是为什么山海关那么多人千里迢迢背井离乡,自发到东北谋生的原因。他们看重的是那里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山林资源。
当时拓荒者去东北开荒种田,初来乍到。如果他们有亲戚和朋友帮助他们,他们可以很快安顿下来。如果他们是一个人的话,那时候可以说几乎是在乞讨,就像难民一样,哪里有吃的就去哪里!但去东北开荒种地的拓荒者,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信息,知道东北的土地可以养活人。毕竟当初人们想要的是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逃离天灾人祸,寻求一片宁静的土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当初东北完全符合这些条件。于是,山东、河北的一些人下定决心,离开家乡,去东北寻找适合定居的生活环境。
我遇到的这位90多岁的老人,原籍是民国时期,当时全家为了躲避乱世一路跑到东北,后又数次迁居黑龙江,定居吴以岭。那时候很荒凉,除了山,森林资源丰富,野味丰富。老人说,他一路跟着父亲逃。当他到达那里时,他遇到了一个纯朴的山民。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他盖房子,种地,打猎钓鱼,采蘑菇,野菜,野果,渐渐地安定下来。
我清楚地记得,老人在给我的“小老乡”讲述往事,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在那个艰难的生存年代,我们刚来的时候,想要安定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当然,拓荒者去东北开荒种田,虽然时间段不同,艰辛历程相似,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