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殷弘的媒体报道

2008年 3月12日上午10点,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提问。和讯网联合新华网将对本次记者会实时播报。

届时,著名国际关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将同步解读本次会议,欢迎网友提问,以下为部分解读内容。

网友:请问时老师,在日本有朋友吗?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如何?

时殷弘:世界上的人很多,对中国的影响也业很复杂。只要他们了解中国大体事务,只要中国迅速崛起,中国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发展,商品输出、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同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影响力越来越高,随着中国重要性的增长,国际上和世界舆论对中国情况的了解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有更多的人开始知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生了国内很多社会问题,中国生态保护还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中国有很多劳动者劳动条件的改善面临巨大任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由于中国巨大成就和仍然存在的重大的、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可以说在国际上中国的形象是复杂的形象,但其中中国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和平态势是这些复杂形象主导和主流的方面。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如今“水兵事件”已经告一段落,那么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博弈中,究竟谁是赢家呢?国际问题专家时殷弘教授在接受中国日报网站时表示,不论这一事件的出现是“意外发生”还是“人为制造”,单看它的解决能如此迅速快捷,而有从一个小事件发展为大事件和长期事件,可以看出即便在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双方仍有失去以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内贾德本人的处理方式也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灵活性。

不过,“水兵事件”与伊朗核问题是两个问题。由于伊朗在核问题上坚持不妥协,它所面临的联合国制裁压力并未减轻,因此从总的局势来看,伊朗通过“水兵事件”并得到什么实质好处。然而,伊朗在这次事件表现出的灵活态度,为核问题的缓解甚至最终解决提供一个间接而令人鼓舞的经验。

2011年2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人字〔2011〕21号文件,聘请中国人民大学时殷弘教授为国务院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