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病句的准确率?

改病句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课本只教我们学习规范的语言,所以我们选择语言规范程度高的范文。但是,经常会出现语言错误。因为任何语言都是一个非常复杂开放的系统,有几十万个单词,几千条语法规则,实际发音千变万化,书面语中还有一些口语中没有的特殊用法,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语言错误。

语言错误肯定会阻碍交流,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负面作用有多大?表面上看,好像是写错了一句话,写错了,问题不大。但是,不好的句子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当人们阅读我们的文章,看到病句,他们不得不琢磨我们的话是什么意思,浪费他们的时间。比如?quot搜集史料不易,鉴别、整理、利用史料更难。过去,中国的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都说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别、整理、利用史料更难”。说了两件事,然后用“这个”来指代。这是什么意思?是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别、整理、利用史料”?想了很久,还是想不通。把“这个”写成“前者”或“后者”或“这些”就好了。下面这句话也是如此:“人的思想、感情、道德、举止、言行,都是通过其独特的人格语言表达出来的。不可替代,难以模拟?quot“它”代替的是“人的思想、感情、道德、举止、言行”还是“独特的人格语言”?恐怕很难找到答案。可见,一句病句,耽误了别人的工作。如果发表了,不知道会浪费多少人的时间。因此,中学生应该把改变病句作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发现和修改病句需要我们前面介绍的各种知识,所以修改病句是对一个人语言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如何发现和修改病句?

要想改变病句,首先要找到病句,学会找到病句很重要。发现病句,就得修改。那么,怎样才能找到病句,怎样才能更好的修改病句呢?

有很多方法可以找到病句。

一种方法是控制方法。对比法是用我们的语感来比较一个可能有错误的句子。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学习母语汉语,对汉语中的词汇和各种句型都非常熟悉。比如一个五岁的孩子会说:“我想吃苹果。”quot我应该把“我”放在第一位,知道“我要”应该放在“我吃”之前,知道“苹果”应该放在最后,而不是说“苹果吃我”。也就是说,孩子懂语法。但是,孩子只有感性的语言知识,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只有语感。当一个人成年后,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语言知识,那么他的语言知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完全靠语感说话写文章。感性语言知识虽然不太靠谱,但却是我们进一步学习理性语言知识的基础。现在学习语言知识,了解汉语的规律性,也就是学习理性的语言知识,必须充分利用语感,包括利用语感修饰病句。

如果一个句子有问题,我们会觉得这个句子很别扭,或者说这个句子的意思不太清楚,可以和我们的语感对比一下,看看我们平时是不是这么说的。如果没人这么说,那句话可能有问题。比如“我们当时有80艘船”,语感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别扭。对比通常的说法,我们就会知道,量词“80”是不能用在“船”前面的。因为“船”是集合名词,所以集合名词前面不能带量词。再比如“这是我们所的老研究员”,也是尴尬。仔细一查就会发现“一”放错了位置,应该移到“我院”后面。因为“我们所学的”是所有格定语,“一”是数量定语,所以所有格定语要放在数量定语之前。与这种语感相反,通常可以更快地发现语言障碍。

第二种方法是紧缩。缩略法是把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拿出来,把定语、状语、补语暂时放在一边,把主语、谓语、宾语一起读,然后把定、谓语、补语一个个加进去。这样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句子格式混杂等。例如:

(1)自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以来,发展很快。

(2)这种新型火炮出现后,许多国家都大力训练士兵使用这种火炮,普及了这种新型火炮的使用。

(3)就连牛顿这样的科学家也唱出了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观点。

如果用紧缩法,(1)可以画成“得到…发展”。什么是发展?不用解释,可以看出这个句子只有谓语和宾语,没有主语。(2)最后,它是“普遍的...运气?quot这样的动词和宾语是对不上的。(3)“唱歌...看到了吗?quot还有就是动宾搭配不当的问题,这是两种格式混用的结果。一种格式是“唱一首歌(调)”,另一种格式是“提出……的看法”,就是把两种格式混在一起。以上句子都是先收紧,再看问题。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缩略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用来检查很多病句。它的特点是可以用来发现整个句型中的错误。

第三种方法是类比法。类比法是一种比较相同或相似结构的方法,以便检查“疑难病症”。有时候,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会发现句子中有些地方不通顺。经过分析,还是查不出问题出在哪里。这时候你可以搭建几个相同的结构放在一起比较,从中往往可以看出问题。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quot贝克勒尔没有拿否定的”,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如果分析找不到原因,可以找几个类似的例子(请先看第一排和第二排):

我没开过车,没修过收音机,没种过地。

不要把笔拿走,不要收割稻子,不要把书教好。

我没有骑自行车,我没有储存卷心菜,我没有吃鱼。

同样的结构做的越多,就越容易看出问题。通过类比和归纳,问题就清楚了。原来“不”的立场是错误的。这个“不”?quot应该移到“手柄”前面。相对于第三横线,问题更清晰,第三行很流畅,也说明问题出在语序的安排上。

这种方法在分析一个句子的局部问题时非常有效,但在分析整个句子的模式时就没用了。

第四种方法是替换。使用替换法就是把你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从句子中提取出来,用其他的词替换,看是否合适。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检查用词不当,重复和冗余。例如:

(4)突然乌云飞扬,雷声隆隆,草原气候变化快。

(5)当然,原子弹的威力超过一切武器,但不是无限的。

(4)这个“飞”好像有点莫名其妙,可以用一个词代替“飞”,比如“滚滚”“满天”。(5)短语“所有武器”可用“所有武器”或“所有武器”代替,可见这句话是多余的。两个句子用这样的换词非常通顺,说明替换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病句,还可以帮助我们修改病句,可以说是发现和修正的结合。

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找到病句(下面会介绍分类),但最常用的方法还是上面提到的那种。而且,这些方法需要结合起来。

关于修改病句,要注意两点。

有一点就是修改病句的时候尽量不要改变原意。大部分病句的一个特点是,如果按照句子的结构去理解意思,意思就是错的;如果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分析结构,结构就是错的。换句话说,意义和结构是矛盾的。修改病句是改变结构还是改变意思?一般来说,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意思,所以除非真的有必要,否则还是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尽量照顾意思为好。例如:(6)在这种情况下,发现敌舰后,应采取措施消除敌舰闯入我军港破坏其设施的企图。

(7)我的工作不是专业技术工作,而是采购工作,帮助实验室采购各种实验设备。

(6)用收缩法抽出躯干,能看到后面吗?quot企图破坏”,有个语病,动词和宾语配合不当。要修改,可以把“破坏”改成“粉碎”。这次修改的意思和结构是一样的,也保持了初衷。如果改成“应采取措施摧毁敌船,防止其闯入我军港,破坏我军港设施”,句子通顺,但句意变化较大,可能与原文不合拍。(7)的第一句话是“岗位就是工作”。按照这种结构,意思不容易理解,说明这个句子存在主谓搭配不当的问题。改成“我的工作不是专业技术工作”也没有改变初衷。如果改成“我的工作不是专门做国际教育的呢?quot意思略有变化,不如前一个。

修改病句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灵活选择修改病句的方法。如果一种方法失败了,你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如果你对这个修改不满意,就那样修改吧。这是由语言的复杂性决定的。一句普通的话,信息量很大,各种字母通顺。你想守住坟墓吗?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你怎么了?你在说什么?一个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ݭ19你为什么不给我发消息?嘿,有点尴尬?暴食?屠燕?很尴尬吗?u鸵鸟?你怎么了?你幸运吗?你有模型吗?你想要什么?哎?/p & gt;

(8)西汉前后,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但当时还比较简单。现在,随着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气象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正确的气象数据,还必须有可靠的天气预报。

你说的“那时更简单”是什么意思?我们说的是前方的“仪器”还是前方的“气象观测”?好像什么都可以做。同一个结构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结构和意思也是矛盾的。怎么修改?改成“但当时的仪器还比较简单”可以适应后来“对气象科学越来越高的要求”,可惜不能完全满足“气象资料”和“天气预报”的需要。quot气象资料“天气预报”需要“气象观测”;改成“但是那时候气象观测比较简单?quot,可以满足“气象资料”和“天气预报”的需要,可惜不能完全满足“对气象科学越来越高的要求”的需要,因为“气象科学”需要“仪器”。如果这两种方法都不能用来修改这句话,你就要三思而行,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变化来满足上下文的要求。坚持一个改变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大概是两方面都照顾到了,改成“但那时候仪器和气象观测都比较简单。"

(9)解放初期,冶炼一炉钢要十几个小时,很多产品产生的废料比成品还多。

这个句子有许多错误。“许多产品产生的废品”的结构含义模糊,其结构和含义也是矛盾的。然后用紧缩法把树干提取出来,对吧?quot产品生产浪费”,没话说。改为“很多产品比成品浪费多”,意思不太清楚。这意味着放弃原来的改革,分析三个“产品”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概念。”成品“大致等于产品”;“产品”可以包括“废品”,与“合格产品”相对。增加“合格品”的概念,可以修改为“在很多产品中,废品比合格品多”。这是反复修改的结果。至于这个“多种产品”,是指同一种产品还是不同种类的产品?要看语境是否需要表达的这么清楚。

二、各种类型的病句

把病句分成各种类型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病句的发现和修改。记住病句的类型,看到一个就能“对号入座”。比如病句类型中就有“宾语缺失”。当我们看到一个病句,觉得宾语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想到“缺少宾语”的“座”,于是我们就把这个病句检验为“缺少宾语”,很快就会确定这个病句的类型。而且各种类型的病句都有自己的修改方法;知道了病句的类型,就有了修改的方法。因此,记住病句的类型是发现和修改病句的最重要的方法。

下面,病句分为单词、句子、逻辑、标点四大类,每一类又分为小类。

(一)病句中词语的使用

造词、选错词、误用词类是用词中常见的问题。

1,生造

词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信息载体。所以,只有使用共同使用的规范词语,我们的语言才能起到交流思想的作用。语言中的词汇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建立和创造的。个人造词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造出来的新词还必须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有效。如果我们自己发明文字,别人不会理解,即使我们发明了,别人也不会接受。所以鲁迅先生要求我们不要发明除了我们自己谁也不知道的形容词之类的东西。

下面的例子都是造词。

(1)走在沙滩上,安静又有趣。只有我的脚踩在沙子上的声音清脆清脆。真安静,真闲散,真顺畅。(2)台湾省的这些年轻人已经失去了房地产繁荣之前的机会。

(3)这台晚会再现了中国石油工人40年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演出的史诗壮剧。

(4)芹菜不仅是很好的蔬菜,也是不可多得的药材。

(5)他们以自己的努力为荣,甚至与国王称兄道弟。

(1)中的“深长”是什么意思?这很原始,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不用现成的“舒畅”?②“翱翔”二字也是一种创造。我们中文里没有这个词,只有“翱翔”和“翱翔”。(3)“壮剧”大概是“壮剧”的简称,但这个“壮剧”不太好理解,这里可以用“戏剧”。(4)“好菜”也是随意简化创造出来的,大概就是“最好的菜”。为什么不用现成的“极品蔬菜”?(5)“居功”这个成语就是仿照成语而来的,“夺取”多指坏人抓好人或用武力强迫他人服从。这不是逮捕人或强迫人们做任何事情。如何理解「抢信用」?因此,造出来的词要么让人不舒服,要么让人难以理解。

运用对比法和替换法,可以快速找到并修改这类病句。

2.选择错误的单词

用的词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和上下文不符,就说明一个词可能用错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使用替换,使用其他单词。比如:

陈爱玲既聪明又勤奋。仅仅过了半年,他就能用英语交谈,而且说得很流利。

(2)沙坑边上,标志着亚洲和全国纪录的小红旗静静地立在那里。8.23米的纪录是陈尊荣在1986年4月北京田径赛上创造的,已经沉寂了好几年。

(3)被夕阳染红的天空划过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轨迹,一架喷气式飞机已经飞过教堂上空。

(4)李志珍,29岁,恰巧是属鸡的。虽然他很年轻,但他已经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了。目前,他正在组织公司员工开发新一代电脑部件。

(5)永定河不仅是北京市的重点防洪河流,也是全国四大重点防洪河流之一。

(6)台湾省当局限制只有未成年女性才能符合退伍军人回台定居政策。老兵都是六七十岁的人。有多少未成年女性嫁给了他们?

(1)会话用的是“英语”而不是“英语”,所以这里用“英语”不太实际。(2)这里“沉默”的使用非常令人费解。难道是“陈尊荣”沉默?这里没有说人家是不是在说话。是不是说《红旗》是无声的?“红旗”不会说话。这个词不能和上下文结合。(3)“穿越”和“唤醒”不能配合。“Trail”是画出来的,不是“crossed”,所以“crossed”要改成“drawn”。(4)“做鸡”很难理解。鸡是鸡,狗是狗。“巧合”的问题在哪里?“巧合”后面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如“与鸡年巧合”、“与中秋节巧合”等。这里没必要用“巧合属鸡”,可以删除。(5)“河道”是指河道的路线,不是指河道本身,用永定河来指代是不恰当的。为了避免与后面的“河”重复,作者选用了不恰当的“河道”一词。既然找不到“河”的双音节同义词,那就用“河”吧。(6)“限制”无法与语境协调,背后的“政策”无法主导。“限制”应改为“管制”。

3.词性的误用

一种语言中的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几类,称为“词类”,即一个集合分成几个子集。每个词属于什么样的词,有什么样的词?quot词性”等同于一个元素属于哪个集合。词性误用就是把一个词的具体类别弄错,把不应该包含在一个集合里的元素放到一个集合里。比如:

(1)教师的生活就是这么紧张和辛苦。他们希望学生考得好,比学生更迫切。

(2)周总理与地质学家的倾心交谈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3)这位大叔够朋友,胆子够大。当一群不负责任的人试图碰他的老朋友,一个摆烟摊的老头时,他大喊一声:“你们想干什么!”

(4)脚气活动时,鞋袜上会沾染一些霉菌孢子。

(5)这个国家给留学生优惠,妻子去探亲留学的丈夫可以留一年;父母去探亲留学的孩子也可以待半年。

(1)中的“wish”是名词,不是动词,不能带宾语“学生考试成绩好”,应改为动词“hope”或“希望”。(2)“品牌”是名词,不能做动词,应改为动词“印章”。(3)“勇气”一词也是名词,不能做形容词,应改为形容词“勇气”。(4)“活动”一词是名词,也是动词,但不是形容词,前面不能加“比较”。这句话要改成“脚气活动多的时候……”。(5)“探亲”这个词是不及物动词,不能跟宾语。可以改成“妻子探亲,看望在国外读书的丈夫...父母看望他们在国外学习的孩子...?quot。

修改这种病句,可以用类比和替换。

(二)病句的造句方面

1,缺少成分

发现和修改成分不足的病句,最好的办法就是收紧。

最容易遗漏的句子成分是主语和宾语。

(1)在一次艰苦卓绝的军事活动中,我们培养了不怕困难的精神。

(2)通过这次运动会,我们提高了健身意识。

(3)对于这种环境破坏,有关部门非常重视。

(4)一些学者有意在外国名人去世后,将面部模型留给后人。

(5)阅读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是多么伟大。

(6)看了这次“严打”展览,让我们对公安军人有了更多的了解。

以上句子都缺少适当的主语。主语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主语放在介词短语中,使役形式被滥用,自述省略主语的方式使用错误。(1)和(2)把主语放在介词短语中。删除“在”和“在”,“一次艰巨的军事活动”可作为主语;删除“pass”和“本次运动会”可以作为主语。(3)和(4)是滥用致使行为的例子。删去两句中的“师”字,“有关部门”和“某些学者”可作为主语。(5)第一句是自述,省略了主语,然后滥用使役形式,导致两端无主语。(6)同理,省略“读……”的主语,后面的“使……”没有主语,两端都失去主语。所以造句的时候要防止主语脱落。

(7)使命往往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孤独而布满荆棘。甚至在殡仪员表演完人生悲剧的一百年后,观众也在慢慢鼓掌。()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的。

(8)我们单位安排青少年学习时事,学习技术和外语,参加文体活动(),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9)地区负责人亲自参与研究制定全区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计划(),并召开农业技术工作会议。p & gt(10)去年二班只完成了60个加油滤清器的日安装(),今年春运达到了100的日安装。

(7)“这种情况”可以填在第一个括号里,也可以填在最后一个括号里,说明这个句子不是缺少主语,就是缺少宾语。(8)括号里缺“时间”,否则“安排”无牵挂。(9)括号内缺少“工作”,或者“参与”后缺少呼应。(10)缺少括号内的“任务”,否则“完成”不结算。这些句子都是遗漏宾语。缺少宾语的原因往往是句中动词多,或者宾语前的定语长。比如(8)中,有“安排”,有“学习”、“参与”两个,动词太多,眼花缭乱,看不清一个东西,为这个动词安排了宾语,却忘了为“安排”安排宾语,导致了失去宾语的错误。(9)在适当的宾语“工作”之前,定语“研究制定全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的规划”比较长,然后忘了给“参加”安排一个宾语中心词。

另外,谓语动词的缺失也值得注意,虽然这类问题比较少见。

(11)参谋长知道这不是真的,详细询问时眼神难掩愤怒。

(12)中科院部分科学家开座谈会,谈周总理国庆讲话。

(13)北京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建设。(11)的“眼中揭怒”里面没有动词,应该是“眼中揭怒”。(12)“谈周总理国庆讲话的体会”,那次体会不也成了周总理的体会吗?这里少了一个动词,应该是“谈谈学习周总理国庆讲话的体会”。(13)开了个玩笑:世界上有“污水厂”吗?应该是“加快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建设”。可以看出,短语(12)和(13)中也少了一个动词。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最常见的问题是主谓搭配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修改这类病句最好的方法也是缩略法。

(1)因为肩上的历史使命的味道不可能那么清淡宜人。(2)男人身上沉重的负担,命运的改变,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

(3)某单位几名领导干部在办公室开会,研究如何预防煤气中毒。几个烟管同时启动,室内通风不好。结果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为12%,不吸烟者吸入两支烟。

(4)晚会开始,一时间金鼓齐鸣,乐器悠扬,整个舞台五彩缤纷。

(1)可以把“味”和“感”匹配起来,但是不能匹配“轻”,只好把“轻”删掉了。(2)主语中有“重”、“变”,不能与谓语中的“担”搭配,“担”可改为“受”。(3)“吸烟管”和“起动”不能配合。“烟?quot容易引起误会,抽鸦片是烟斗;这里不如改成“几个‘烟囱’同时冒烟”。(4)“乐器”“悠扬”也有主谓搭配不当的问题,可改为“悠扬的音乐”。以上是主谓搭配不当的例子。下面这个例子有动宾搭配不当的问题。

(5)修建立交桥既节约了土地,又改善了市容环境,还方便了交通。真是一举两得。

(6)座谈会一个又一个座谈会,作家们联系群众,从群众中吸取营养。

许多妇女不得不承担家务和工作的重担。

(8)将在台湾省成立各种禁毒协会,以落实禁毒效果。

(5)“推广”与“市容环境”协调不当是否存在错误?quot提高”可以改为“提高”。(6)“吸”和“营养”不能搭配,所以可以换?quot吸收的营养。”(7)“扛”和“扛”两个字也是不相容的,“扛”应改为“挑起”。(8)“实施”与“效果”两词不能协调,可改为“禁毒措施的具体实施”。

主谓搭配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都是用词不当造成的,所以选对词可以避免搭配不当的错误。

3.顺序颠倒了

汉语是一种非常注重顺序的语言,语序相对固定,所以在写任何句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词的语序是否符合汉语语法。如果发现语序有问题,要进行调整。替换法是个好办法。(1)他拿起史记,逐字理解、研究、阅读,写了两篇论文。

(2)石碑分为三部分:碑座、碑头、碑身。平板电脑座呈长方形,长30多米。

(3)我们一起把六寸照片和两寸照片放大或缩小成四寸照片,大小统一,便于保存。

(4)北京在大力开展城市改造工作的同时,也对风景名胜古迹进行了大量的修缮保护工作。

前两句有语序不对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并列词序可以随意排列。比如“房间里有电视机、电脑、录像机”可以说是“房间里有录像机、电视机、电脑”“房间里有电脑、录像机、电视机”。但是有些并列词是有顺序的,不能随意排列。(1)和(2)的并列词排列不当,(1)应该是“逐字阅读、理解、研究”,按时间顺序排列。(2)应为“碑头、碑身、碑座”,按空间顺序排列。(3)和(4)有对应词排列不当的问题。(3)要写“缩小或放大”,因为“六寸照片”变成四寸缩小,“两寸照片”变成四寸放大;既然“六寸照”在先,那就应该先出现“还原”。(4)对应顺序不当也有错误。在“古迹”之前,要颠倒“修复与保护”的顺序,因为“古迹”不能修复,不能对应“修复”;只有“古迹”才能修复。(5)我的思路不时被窗外小贩的叫卖声打断。

(6)在奴隶社会,存在着压迫和剥削奴隶的反动制度。

这是修饰语顺序不当的一个例子。(5)状语“不时”应移至“被”之前,使“被叫卖”接近“打断”。(6)“反动”这个属性应该接近“制度”。

虚词的顺序也很重要。

(7)日月食的发生是由月球和地球的运动决定的,非常复杂。但是,尽管它很复杂,中国在1000年前就能够准确地计算和预测日月食。

(8)鱼鳞中的色素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颜色。然而,现代金鱼的颜色虽然多变,但仍然无非是黑色色素、橙色色素、浅蓝色色素三种色素细胞的排列组合。两个“丹麦人”,一个要挪到“中国”之前,一个要挪到“还”之前。

4、格式混杂

写文章的时候,作者首先想到一种格式,写下来。写到一半突然想起另一种格式,我把另一种的后半部分写在了后面。结果前半句就是一种格子剑?剑是什么意思?街头的意思是傲慢自大吗?/p & gt;

(1)英国侵略军的这种海盗行为不仅在定海,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都有。

(2)我厂总产值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翻了三番。

(3)普通水的分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氧原子,另一部分是氢原子。自从收到他从美国寄来的信,我母亲的焦虑平静下来了。

(1)把两个相关的词混在一起,一个是“不仅...而且“另一个是”不是...但是"?处罚是什么?嘿,奶牛?锤闪?quot不仅...但是”。(2)一种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