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康的书评
“21世纪末,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是“类人猿工厂”,人类在那里用纯技术制造了人类的DNA,研制出了类人猿,并严格规定类人猿不允许有指纹。
人形工厂的总工程师为什么不在事业巅峰的时候突然退休下乡,留给世人一个谜?
32年后,警察明建与计算机专家德冈成了敌人,因为他摧毁了一个伪造指纹的人形女人。建明的未婚妻如意去太空球探望爷爷,发现爷爷的头骨被一个忠心耿耿的仆人偷偷揭开。德冈向警方报告说明建是一个类人生物,警方设计了一场爆炸来除掉这个外星人。死里逃生的明建与敌人联手潜入人形工厂,不料再次被追杀;人形工厂的主电脑霍尔叛变了,不着痕迹地修改了人形工厂的电脑程序..."
这是王晋康写的关于人形的总结。谁是王晋康?熟悉中国科幻小说(或中国人发明的“科学文艺”一词)的读者无不赞叹不已。、刘、何是当代中国科幻创作的伟大成就——当然,我们不能忘记郑、叶永烈等老一辈的同志,但恕我直言,郑老的《飞向人马座》只属于他老人家的时代,但他推动了中国科幻的发展,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赋予中国科幻“与时俱进”的力量,一点也不为过。1998颁发给郑老的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就是最好的肯定——就像李阳、新东方、疯狂英语应用于中国的英语学习,或者像张朝阳、方东兴、李开复应用于中国的IT开发。无论从他的生物年龄、小说创作年龄还是小说深度来看,王晋康都是三人中的大哥。从处女作《亚当归来》到《轮回的巨人》02,从1993到2004年获得银河奖科幻小说一等奖,王晋康真正让中国科幻迷疯狂了十年。虽然是工程师,但他从不认同“科幻是为工程师设计的”这种观点。他的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的鲜明特色,在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中,融合了20世纪和21世纪最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生物学发现。
王晋康正是凭借科幻小说向读者“传道”,却一直被传统文坛所排斥。传统文学(主流文学)要么写历史,要么写现实,科幻小说则着眼于未来。然而,尽管如此,科幻小说还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发展至今。有人说科幻是工程师的幻想,因为他们不知道在曼哈顿计划实施之前的1944年就有描述原子弹的科幻小说,也因为他们没有发现几百年前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的“彭宇”就是潜艇的祖先。或者甚至在不知道几十年后科学家宣布反物质存在的情况下,看了杰克·威廉森《反物质宇宙飞船》中对反物质的描述...有人说科幻完全是工程师论文抄袭来的,所以他们肯定没读过王晋康的《人形》。
在本文的开头,已经引用了人形的一部分轮廓。看完大纲,聪明的人会明白《人形》的叙事技巧——一个悬念,一个伏笔,两条故事线索。这就是王晋康的“科幻小说”能够吸引大量非科学读者的原因。叙事技巧只是技巧,用来帮助读者捕捉作者的思想,让读者更快地发现科学之美。如果你想在科幻小说中感受郁达夫和余虞丘的文学魅力,那你就来错了地方,就像一位评论家评论华莱士的小说:“从其中寻找文学之美,就像在沙子里寻找雕塑一样徒劳。”科幻小说有时候更接近散文,重在思想。但人们不理解的是,文学界对杂文是如此宽容。是不是碍着王先生的面子了?这是后话。
这个悬念就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混入人类社会的“人形”是如何被总工程师带出“人形工厂”的。一方面,作者开始刻意回避这一点。另一方面,推理成功率高达50%、电脑普及的推理小说家斯潘奇诺夫,错判了一个故意布置的篮子,让作者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开放的卫生间里对尸体的描述中“腹部只是过早地隆起”,与30年后充满丧妻之痛、渴望复仇的齐鸿德刚刚拍摄的照片中的“腹部只是过早地隆起”是不同的。看了第六章才知道为什么不怀疑偷梁换柱的方案。聪明!
伏笔场面并不重,但由于作者采用了两条射线的叙事手法,读者初步怀疑何宇建明这个疑子在第五章转向了司马琳达——直到司马琳达之死这一章都没有描述他与何不疑的联系。在铺垫失败后,两条光线以相同的速度前进——直到它们相交。
两条线索,如上所述,分别是以《你为什么不怀疑》、《何宇建明》、《齐洪德刚》为主角的第一线人造生命故事,以及以科学家司马琳达、蜜蜂和“上帝”为主角的第一线群体智慧(计算机生命)故事。前五章和两条线索的故事作者轮流叙述。从第六章开始,作者开始聚焦人工生命第一条线的发展,然后当第二条线在适当的时候与之相交时,故事的场景豁然打开——如果终极计算机“开悟”并产生了“自我意识”,单纯通过破坏代码,让大量与人类同等地位的婴儿(也就是指纹)流入社会,显然是不够的。事实上,霍尔这个诞生了“自知之明”的计算机生命,对人类的帮助远远超过了为什么不怀疑等人的即时预言。为什么不怀疑的梦想已经提前实现了:填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就如同填补彝族与汉族、黑人与白人、印度贱民与婆罗门之间的鸿沟。
整个故事应该算作一部喜剧,尽管小说再现了警察局长奉命安排针对何宇建明(最终伤及无辜)的谋杀,以及警察局长因坚守纯血而殉道自杀。虽然小说的结构和上面分析的一样好,但是如上所述,一部好的科幻小说需要分析的是它的思想,而不是像杂文一样的“文学内涵”。优秀的科幻小说应该给读者带来两种思想上的冲击:对科技的描述带来的震撼,对科技发展的深入分析带来的洞察。前者像每周质量报告,后者像新闻调查。人形完全符合这两点。
《人形》以人工生命、群体智慧等概念带给读者科学启蒙,哲学思考也随之展开——也就是对《防夏》的“人形-人类”版的反思。真是个科幻作家!作者对人工生命技术和群体智能理论的理解令人信服,在引入小说时,作者也尽力将其简化到最低限度。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为了跟得上今天人们的认识,书中的很多描写都太保守了。”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在科幻作品中屡见不鲜,人形也是如此,比如司马琳达关于群体智慧的感叹,北师大附中的才女向警察解释“我知道”是什么,何宇建明向拿着石头的老农比划原子重构原理。另一方面,大部分长篇哲学思考的作者都是直接陈述的,《类人》中关于人类行为的经典思考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文主义者和万物有灵论者,他们把爱传播给富人、穷人、男人、女人、孩子,甚至鲸鱼、海豚、狗和信天翁,但他们对人类的态度却是前所未有的。”
那些人的代表是公安局长。公安局长的结局是“殉难”。这个人物有点复杂,但作者用二厂二厂长的一句话和何宇建明的一个手势完成了对他的评价:“……”他同情地说,“他思想僵化,但一直忠于自己的信念,值得尊敬。””“明建点点头,对高局长的仇恨瞬间就散去了。“也许,高级专员可以容忍人类稍加审视的融合...但我们知道,这个简单的动作是他们最难做到的,也是很难一下子做到的。
并不是所有优秀的科幻小说都要求作者在小说中陈述自己的哲学分析,有的只需要作者把宏大或微妙的科学世界描述清楚,然后指出它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读者自然会去思考。虽然文章《人形》只描述了两个科学原理,但读者的联想是无限的,比如科隆技术、人工智能(A.I .)及其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形》只是一部伟大作品的一个楔子,注定要由读者、科学和历史来完成。
还有什么小说能有这样的力量?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所以中国人的眼睛总会时不时的回望唐宋的辉煌。诚然,“中华民族的文化演进了几千年,在赵宋时代达到顶峰”,我中华民族的子孙也应该为此而自豪,但一味地编史编目,终究不是“民族”复兴之计。我们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前进。
科幻小说也加入进来,挑起了这样的包袱。她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发现科学之美,带领人们走向未来之门。科学不是绝对的。比如吃苹果的时候不需要分析苹果里面的化学成分和生物类别,但是绝对不科学,不能考虑。很多中国人对科学相当超脱,体会不到科学和思考的乐趣。就像国内主流作家擅长也只擅长向后看,看脚下。他们对过去和现实的思考是深刻而有价值的,但如果一个民族只有这样的眼光,那就太迟钝和短视了。
在后记中,作者写了写人形的目的:“希望这部小说能把读者的眼光抬高一点,这样作者就满意了。”这也是本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