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南北朝(9)厨子杀了高澄,高杨对东魏皇帝说,你下到皇帝那里我就做。
高欢和晚唐黄巢时期的朱温一样,都是投机者。他原属北魏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杜洛周,后逃亡荣格。荣格也是北魏六镇起义中定州起义的领袖。他曾自称天子,封号“大齐”,封号“广安”。
高欢后来投奔了尔朱荣,尔朱荣把兵权给了他,立他为渤海王。一旦高欢掌握了兵权,就不再受尔朱荣的控制,于是后来他灭了尔朱荣的侄子尔赵主,逼着魏小武投靠了宇文泰军。
高欢逼走了魏孝武帝,立清河太子袁珊为帝。因为洛阳离西魏太近,就迁都邺城。高欢大部分时间都在晋阳,只派长子高成在邺城辅佐朝政。
公元536年12月,高欢西征西魏,命窦泰率军入潼关。次年正月十七日,窦泰的军队行至小关时,遭到西魏宰相宇文泰的伏击。东魏军全军覆没,窦泰自刎而亡。
高欢又一次领兵来到陕西大理洛水和渭水之间的大片沙源,为这一次的耻辱。西魏所有的将军都非常害怕,但宇文泰说:“高欢镇守河北地区深得民心,要立即消灭他并不容易。”如果你今天率军过黄河,一战就能活捉他。”于是,西魏的宇文泰率军在瞿伟(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攻打高欢。
当时,高欢有20万军队,而宇文泰只有不到1万人。东魏看到西魏兵力少,有些轻敌,高欢急于为窦泰报仇,就贸然进攻西魏,以至于失去了战斗队形。宇文泰亲鼓,西魏将士奋力厮杀。李泌等人率领铁骑前去拦截。东魏军队被拦腰截断,于是大败,高欢在混战中落荒而逃。
宇文泰回到渭南,在他战斗过的地方种了一棵柳树,以表彰他的武功。
高欢兵败逃跑后,重新组织兵力,全部进攻西魏,攻打御笔城(遗址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西南五公里的白家庄村西)。西魏统帅魏孝宽顽强抵抗,高欢无法攻城。所以,派祖庭劝他投降。魏小宽说:“进攻者累,防守者自在。我魏小宽,绝不做投降将军。”
高欢投降失败,继续围攻魏小宽,七八万将士阵亡。
据史料记载,当晚有一颗陨石坠落在高欢军营。高欢以为是不祥之兆,东魏的士兵也很害怕,赶紧撤退。
不久,大丞相高欢生病,让次子太原公高阳镇守邺城,把长子高城叫到晋阳。
高欢做事总是神神秘秘的,板着脸,话也不多,一般人很难猜到他的内心。此外,高云不喜欢遵守规则。一切都由摄像头处理,手段五花八门。尤其在治军方面,法规更是严格。他虽然是大丞相,但东魏所有的官员都愿意听他的。
后来高欢病重,对大儿子高通说:“侯景在豫专横十四年,常有跋扈之志。只有我能容忍自我约束,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只有慕容少宗才能对抗侯景。"
高欢死后,高澄密没有发丧,亲自出马,到邺城朝见狄威,设宴与高澄共舞。知道详情的人都认为他不会有好下场。
郜城回到晋阳,任命他的弟弟高杨为两个首都的总督,留在邺城。这才回到晋阳为高欢发丧。东魏皇帝赐给高欢郭襄王琦的特别荣誉,并封高澄为中外军务总司令,拍照录大臣。
侯景一向看不起高澄,他也看不起众位将军,如高敖曹和桓彭乐。高欢病死时,侯景投降了西魏,后来又投降了梁。
东魏孝景帝善见袁,英俊潇洒,善射,喜文学。当时大家都认为他有孝文帝的风范。高成将军很嫉妒他。
起初,高欢总是担心魏孝武皇帝修远的丑闻,所以他对魏孝敬皇帝非常尊敬。但高澄主政后,对魏帝的态度变得十分傲慢。高成曾经在一次宴会上招待过狄威。高成举起一大杯酒让狄威喝。狄威非常生气地说:“自古以来,就没有不朽的国家。我为什么要用这个人?”
高澄气得骂孝靖皇帝说:“我,我,我,好一条狗。”骂完之后,黄门侍郎崔打了三下,夺门而出。
魏孝敬皇帝不忍受辱。他吟诵着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的一首诗,说:“韩卵巢之死,令人振奋,秦更是受辱。”用谢灵运的诗,暗示他复仇的决心。
于是孝景帝与大臣勾践等人密谋除掉高澄,但当事情败露后,高澄领兵入宫。当他见到魏王时,他没有去拜访。他坐下来问孝景帝:“陛下为什么反对我?”
郜城把魏帝囚禁在张寒厅,在市场上用沸水煮了苟鸡,然后带领他的军队回到晋阳。郜城活捉了衡州刺史秦岚的儿子蓝景桐做他的厨奴。秦岚要求用自己赎回儿子,但高成拒绝了。景岚多次上诉,高成鞭打他说:“再上诉就打死你。”于是,景岚和他的同伴们一起密谋反叛藁城。
高是琅琊公主的福分。琅琊公主原是北魏皇室。她是拓跋弘的曾孙女,名叫袁。
公元528年,尔朱荣将军将魏灵虎皇后和年轻的皇帝溺死在河中,不久就制造了“河阴之变”以稳固自己在朝鲜的地位,杀死皇室成员2000多人,北魏一蹶不振。那时候,袁还年轻,又遭受着家庭和国家的变故。她成了孙腾家的仆人和妓女。547年,高澄接任大丞相兼渤海王,成为东魏的实际统治者。他还把袁据为己有,把她当作自己的最爱,并邀请孝景帝袁册封袁为琅琊公主。
据说琅琊的元公主很漂亮,但她也很淫乱。高澄收留了她,安置在邺城。高澄不时去邺城,每次都会经常派侍卫在外面,百般与公主发生关系。
事实上,高澄并不满足于宰相这个职位,而是一直有篡位之意。一次,高铖与陈元康、杨成、崔吉等。筛选掉身边的人,密谋接受禅让,称帝。景岚把刀放在盘子下面,假装在吃饭,趁机杀了高成。当时变化太快,内外都很震撼。而琅琊公主从此下落不明。
高成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好下场。
起初,高成的弟弟太原公高阳,因为高成嫉妒他,深居简出,低调行事。这时,他听说高成死了,就笑着指挥一些士兵讨伐团党,把他们处死,分他们的肉吃。
东魏孝敬皇帝听到高澄的死讯,私下对身边的人说:“将军之死,似乎是天意,权柄应该还给皇帝的办公室。”
高杨进殿拜谒景帝,却带了八千兵。他拜访魏帝的时候,和他一起爬台阶的有200多人,他们都用手紧紧地握着剑。高杨让负责人传书:“我有家事,必须去晋阳。”再出来。东魏孝景帝震惊了。看着高杨离开后,他叹了口气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
当高杨到达晋阳时,文武官员都参加了会议。席间,高杨容光焕发,机智过人,众人大惊失色。郜城以郜城和丞相的头衔管理国家事务,被任命为齐王。
高杨任命高德正为秘书,对他非常友好。徐治才和宋景业利用高德正的话说服高杨接受魏禅的退位。高杨拿不定主意。他告诉他的母亲,他会成为一名公主。公主说:“你父亲像龙,你哥哥像虎。你还认为皇位不该自己篡夺,一辈子做北方的附庸。你是谁,要为舜和禹办事?”
高杨把公主说的话告诉了徐治才。徐治才说:“正因为你赶不上你的父亲和哥哥,所以你应该早点升官。”
高杨不放心。按照北魏铸像预测吉凶的习俗,他为自己铸了一尊金像。占卜的结果是它可以成功,高杨决心篡位。
于是,高杨让助手王迪等人去见东魏皇帝,迫使他退位。魏帝无奈同意,从坐了17年的皇帝宝座上走下来,进入内宫与六宫嫔妃告别。宫中一片哭声,其悲壮之状令人动容。
高杨废魏孝敬为中山王,东魏灭亡。
高阳为皇位,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高阳是文宣帝,北齐的祖先。
当西魏的一个姓宇文泰的人听说高杨篡位称帝时,他要与齐国作战。高杨,齐国皇帝宣帝,亲自率领他的部队驻扎在东城。字文泰听说齐军精壮,叹道:“高欢没死!”可见高欢治军之严。
当时下了很久的雨,西魏的牛马病死了,宇文泰没办法,只好下令撤退。所以从洛阳到黄河以南,从黄河以东到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土地都属于北齐的领土。
高欢不想做的事,高杨做了;高澄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高杨做到了,做了十年骄奢淫逸的皇帝。最后因为酗酒和纵欲突然去世,年仅34岁。
多行不义必自毙。用在高杨身上应该是最合适的。
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