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概述
风烛残年的渔夫,连续84天没钓到一条鱼,差点饿死;但他仍然不服输,充满了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85天,他钓到了一条18英尺长,1500磅重的马林鱼。大鱼把船拖向大海,但老人仍紧紧抓住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气馁。经过两天两夜,他终于把大鱼打死,绑在船上。但是许多鲨鱼立即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不得不一个一个地杀死它们,最后只剩下一个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
然而,马林鱼也难逃被吃掉的命运。最后,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了一副鱼骨头。他回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里寻找过去的美好时光来忘记残酷的现实。老渔夫虽然老了,但运气不好,失败了;但他仍然坚持努力,他能够以失败的方式赢得胜利。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挣扎的人生观。即使面对不可征服的自然,人们仍然可以在精神上取得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老人与海》简介
是海明威1951在古巴写的中篇小说,出版于1952。这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古巴老渔夫在远离海岸的墨西哥湾流中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搏斗的故事。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显赫地位,这部小说获得了美国的普利策奖和1954的诺贝尔文学奖。
2017 1月,2017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老人与海》纳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围。
光看文章不一定能理解意思,这个还得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解读。
小说《老人与海》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海明威搬到古巴,遇到了老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救起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和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经常一起去钓鱼。
1936年,富恩特斯在远离大海的地方钓到一条大鱼,但是因为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久,在回家的路上被鲨鱼袭击。当它回来时,只剩下一副骨架。
这部小说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
1.垂直结构
《老人与海》采用了纵向结构,即在众多的渔夫中,老人在小说中以圣地亚哥为主角,选择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马诺林作为老人的伙伴,选择了辽阔深远的大海作为老人典型的捕鱼环境,选择了稀有的马林鱼作为老人的对手,并按照自然的时空顺序安排了这一系列情节在两天内的发展。这样,很多东西实际上被删减了,却让读者自己去完成,从而达到”。一方面体现了他作品的主题:“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尽你所能摧毁他,但你不能打败他。”这就是他作品中“硬汉”形象所体现出的“重压之下的风采”。
2.辐条布局
小说整个时间很紧凑,前后只有四天:出海的前一天,以老人从海上归来为引子,让周围的人物一一出现,并说明他们与老人的关系:马诺林,一个爱他并和他一起学钓鱼的孩子;一对非常自私的父母;一群尊重他却永远无法理解他的渔民;一个关心他的酒店老板。老人就生活在这样的性格群体里。相比之下,他明显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一个乐观豁达、经验丰富、自信、勤劳勇敢、富有冒险精神、淳朴热爱生活的古巴渔民。同时,这种轮辐式结构还能产生清晰的线索、重点突出的中心、简洁明快的故事。
3.轻重缓急的节奏感
海明威曾在讨论节奏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本书开始很慢,但逐渐加快了节奏,令人难以忍受。我总是让情绪高涨到让读者受不了,再平复下来,免得给他们准备一个氧气棚。”这就是这部小说给人的节奏感。故事开始向我们解释老人与周围人的关系时,是缓慢的,随着老人航海的进展,速度逐渐加快。当老人特别是当鱼不断挣扎,上下波动,鲨鱼猛烈攻击,老人非常疲惫的时候,读者们兴高采烈,紧紧地为老人捏着一把汗。
作品的影响力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作品。凭借这部作品,他获得了1953的普利策奖和1954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该书还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美国历史上32部里程碑式的书籍之一;1986法国杂志《阅读》推荐的理想藏书,48小时内售出530万册,销量第一。
小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满意的作品之一,是海明威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结晶,也是20世纪欧洲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对推动欧洲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认识一位伟大的作家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7月21-19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区的橡树园。他是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一生中获得了许多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勇气银质奖章;1953年凭借《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的《老人与海》让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和《永别了,武器》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