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文的作家重点

从2002年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李国文的《中国学者的非正常死亡》和《中国学者的活法》。2007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李国文的《儒林外史》。这些书是根据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的命运编写的,如《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的司马迁、杨修、李白、宋徽宗和金圣叹,《中国文人的活法》中的李斯、严嵩、曹操、杜牧、苏东坡、李清照、朱、陆游和冯梦龙。虽然多是文人,但也是中国人。因此,李国文的作品出版后,一直销售一空,不断加印。

70多岁的李国文,用散文家韩晓辉的话来说,是“杰出的散文大师”,是“五好君子”,有学问、有学问、心态好、工作好、妻子好。从其2002年获得“散文奖”的散文集《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及其良好的市场表现来看,其作品无疑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双重肯定。为什么他会如此钟情于文人,一次次深入文人的内心世界?这位擅长小说的小说家,出版了《冬天的春天》、《花园街5号》、《危楼物语》并多次获奖,无意中打开了另一扇门,却带领读者发现了一个更广阔、更有魅力的世界。

90年代以来,熟悉李国文的读者发现,他在讲完垃圾的故事后,突然转向杂文。论文学自由,杂文、当代、人民文学都发表了他的专栏,一发不可收拾。为什么不写小说?李国文坦率地回答:“我觉得小说应该是比较年轻的作家的事。不会写小说就不要写。我一直相信,写小说是一件文艺生动的事情,不是靠思考。年轻人想象力丰富,比老年人写得好。比如年轻人写的多是诗。总的来说,很多作家都不如巴尔扎克和雨果那样才华横溢。”

于是李国文转向了文史研究。他有一个总的主题,就是写文人的命运,更确切地说是写古代文人的命运,偶尔涉及当代,路过。“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到今天,文人遇到的环境没有太大区别。中国文人非常了不起。中国是唯一一个可以贯穿历史的国家,很多学者都非常勇于承担起传承文化的责任。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与我国的制度有特殊的关系。在古代,学而优则仕,让文人苦不堪言,执着于权力成为文人的基本情结。文人应该远离官场。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而他的另一部系列,在《李国文讲述唐朝》(中华书局出版)之后,李国文还将包括宋道、谭青、伦明。目前,他正在编写第二本书。近年来,关于历史的书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注意。易中天、刘、等学者在央视的讲座不仅增加了收视率,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读者。李国文认为,文革结束后,中国人的文化回归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过去太虚无,社会本身有能力恢复健康。这是一个好现象。此外,这不仅仅是一个“明星身份”的问题。大家都认为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是对国粹的清醒认识。

作为多年担任《小说选》主编的编辑,李国文对中国作家的词汇贫乏深感忧虑。多年来,他一直觉得很多作家的语文素养太低,字数太少。所以他在写作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坚定的想法,就是希望能把垂死的语言追回来。一个民族的语言丰富了,才有生命力。所以他的作品更多的是追求文化品位,希望在语言上更加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