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高中以后还是喜欢写小说。我应该阻止他吗?
首先,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你越是阻止,越容易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受激素影响,性格往往敏感不安,情绪容易走极端。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和老师越是告诉他们不要做什么,他们就越会故意去做什么。即使他们心里知道父母老师是对的,他们还是会反方向来。这源于这一时期他们对自我控制和自我表现以及独立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阻止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会把他们推向我们。所以不建议在这里阻止孩子,而是引导他们。
其次,停止意味着不接受,会影响身份认同。
青春期的整个主题其实就是孩子寻求认同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认同和接纳。高中女生陈韵如为什么会选择见你就自杀?是因为她安静内向的性格无法被理解,被认可,被接受。大家都希望她外向,让她努力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们。她感觉不到认同,所以在路上。青春期是一个寻求认同的过程。面对孩子喜欢的东西,父母一味的阻止,也意味着不接受孩子,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冲突和矛盾。这个时候,他们要么很叛逆,要么很压抑。所以这也是我不建议阻止孩子,而是建议对孩子进行疏导的原因。
最后,停止解决表面行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父母和孩子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孩子未成年之前,无论地位、体力、金钱还是道德,父母都处于优势地位。面对孩子不喜欢的事情,不排除父母可以用家长权威、经济或身体强制来制止孩子,让孩子做“好宝宝”。从表面上看,这孩子很听话。但事实上,根本原因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样只会让孩子以后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加遮遮掩掩,或者考虑可能引起父母不满的事情,甚至更加沉迷于父母不喜欢的事情。所以,解决根源问题,与其说是阻止,不如说是采取说服。
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呢?
第一,认可孩子写小说的爱好,鼓励他们写,但一定不能有分寸。对孩子喜欢写小说表示认可,也对孩子将来可能想当“小说家”“作家”表示支持。这种说法是为了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不仅是表达理解,也是对他的认同。另外,鼓励孩子喜欢写小说,也要明确告诉孩子,要看清自己现在的学生身份和重要的学习任务,写小说作为兴趣不应该夺走学习的主要地位。学习任务完成后可以写,但不能失去分寸。具体来说,可以说:
“爸爸(或者妈妈)知道你喜欢写小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爱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我也相信,如果你真的喜欢写这件事,你将来可能会成为小说家或者作家。不过,这不是你现在要做的。你现在的身份是高中生,学习任务是准备高考。如果能合理安排学习任务,任务完成后有时间写小说也不是不可能,但学习任务没完成就写不了小说。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
第二,重视高考和学习,让路走得更宽更远。任何行业的领导者,或者任何领域的领导者,都非常重视学习。如果你想从事创意行业,那也不例外。创作需要输出,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输入。这种投入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去体验,去认真地生活和学习。作为学生,专业选择未定,很喜欢写小说。重视高考,进入这类专业的大学进行系统的学习,会让自己以后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顺利,前途更光明。因此,要引导孩子,我们可以这样说:
“喜欢写小说是好事。小说有很多种类型和体裁。如果你想写出伟大的作品,写出人们喜爱的作品,那么你就应该努力学习,活在当下。重视高考和学习,争取考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或者编剧专业的大学,然后好好学习,好好创作。如果你现在着急写,放弃学习,最后很可能什么也抓不到。你怎么看?”
第三,孩子表示会好好学习后,家长要给予信任和空间。其实高中生已经到了合理的年龄。一般来说,只要父母能以理服人,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平等地与他们沟通,他们就会一直听话。在家长做了前两步之后,如果这个时候孩子说“他会好好学习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相信他有自制力,有能力平衡学业和写小说的爱好。如果孩子此时不表态,那么家长在表达完自己的劝说性言论后,应该退出,给孩子一些私人的思考空间。只要孩子真的喜欢“写小说”,他对未来有所思考,那么他就会重视高中的学业,不会因为写小说而耽误自己的未来。
总之,关于孩子高中后仍然喜欢写小说的问题,我建议家长进行辅导,而不是阻止。以上所有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对此感到困惑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