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文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远远多于虚词。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是掌握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汇的含义,积累了关于文言文词汇的知识,才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实词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分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是不断演变的,一些基本词和一般词的词义很少,古今词义没有变化。这样的词不会给我们学习文言文造成任何困难。但是,还有一些文言文中常用的词,却随着旧事物、旧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意义的扩展。

词义的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范围的扩大,即从局部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狭义到广义,使原义成为新义延伸的一部分。比如“秋”是指从一个季节扩展到全年;“睡”是指从坐着打瞌睡扩展到睡觉。

(2)、意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从整体到部分,从广义到狭义,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比如“老公”在古代一般指男人,比如“老公也爱小儿子吗?”现在,“丈夫”指的是女人的配偶。“气味”泛指一切气味,特指恶臭气体。“汤”泛指热水和开水,特指蔬菜汤和肉汤。

(3)、意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从钉物到B物的变化。如“读书人”,古代指“读书的人”,如“所以读书人不深入思考就不能慎重”(《游山王》),现在指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人。“小姐”,在古代,指的是未婚女子或权贵之家的未婚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它的含义基本上已经发生了变化,是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方。如果你叫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士小姐,那么这位女士会生气地盯着你,以表明她不是小姐。

(4)词义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比如“谤”,在古代是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这是一个中性词。比如“能谤城池,听我耳者,赏之。”邹忌讽刺齐王。现在用“谤”就是诽谤,指凭空说别人坏话,是贬义词。

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大量既有古代意义又有现代意义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文言文作品的学习,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地掌握一组常用词的共同含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双音词。

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以单音词为主。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复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复音词。比如《非常观》(游宝蟾山)中“非常”的古义就是两个字:与众不同。意思是程度副词。另外,不要单独解释文言文的复音词。比如《夕阳西下,杀死一百个粗心的人》(冯婉贞)中的“无忧”二字,是一副对联,意为“大概”、“大致”,与“无事”、“烦恼”二字无关,不可分离。

3、注意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也有多义性。如果我们只知道一个多义词的一两个意思,在读文言文的时候很容易解读出一两个意思,就有可能在理解上犯错误。为了避免错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做好知识的积累和整理。在我们的课本里,每一篇文言文后面都有这个方便练习,帮助我们积累和整理作品。必须认真做,不可忽视。有了意义的积累,遇到多义词就能更准确的选择意义。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单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每个字都有它的本义,也就是本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比如“老婆”在古代是用手抓女人的意思,在现代是男人的配偶。“孙”是指我儿子的儿子代代相传,而现在的意思是指他的儿子。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文字通伪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在古代,由于语音的相似性,一些词经常与其他词共同使用,这些词在使用中相互替换的现象被称为“童嘉”词。“通”是通用的;“假”就是贷款。识别可互换的单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言文越早,通假字越难读。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方法就是多读文言文,查字典,做好知识的积累。

二、研究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感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具有表达语气、组织内容词等多种语法功能。文言文虚词,尤其是常用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善于区分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虚词被误解,会影响到整个句子甚至整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便问题。

1,区分实词和虚词。

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语法化而成。比如“所”的基本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处所”或“人”,作为结构助词。再比如,“之”的基本义是“向”,后来模糊成代词、助词、语气词等等,成为使用最多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用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主语和谓语的独立性。起到拼凑音色的作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一个词是实词还是虚词,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基本原则是:词离不开词,词离不开句。

2、了解古今虚词的区别。

从古代到现代都有完全不同的虚词,所以我们只需要掌握它们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就可以了,比如六国中的故事,但是有些虚词在古代和现代都有使用,比如六国中的颠覆。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用分析的眼光逐字逐句的复习,而不是从现在开始学习。

3.区分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

文言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一个虚词往往有多个词类,表达多种语法关系,比如“儿”,可以做连词。也可以当代词用。用作连词时,可以表示并列关系、部分肯定关系、承接关系、进行关系和转折关系。

4、观察虚词的不同声调。

古人把虚词称为“词”、“辞”、“语助”,可见虚词在表达语气方便方面的重要性。一段文言文,没有虚词,就会失去“气质”和生命力。如果不使用虚词,就无法表达表面的自我谦虚中隐含的抱怨和沾沾自喜。学习文言文,要反复吟诵,观察虚词表达的声调,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例如,“福”和“盖”通常表示说出的话,“者”通常表示提顿语,“吴德”和“无乃”通常表示猜测和反问。文言文只有几十个虚词。越常用的虚词,用法越灵活。如果我们真的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就可以在阅读时为虚词的便利性扫除一个很大的障碍。

第三,掌握词类的灵活运用。

文言文中的一些实词在句子中暂时改变了语法功能,意义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就是活用词。如果一个词被灵活地用作另一个词,如果我们按照它原来的用法来解释,那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结合具体的语言镜像分析其用法,理解其意义,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词类的灵活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役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作动词,有“使”、“使”的意思,有“使宾语如何”的意思,这就是使役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役用法一般仅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是没有宾语的,用来做动词的时候后面带宾语,但这种情况很少。及物动词的使役用法在中古以后改变了读音,如“晋侯饮赵盾酒”,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不同,但不能一概而论。

2.形容词和名词的动词用法。

这意味着形容词和名词作为动词使用,具有“想”和“认为”的意思,表示主语对宾语的看法,或者主语把宾语看成什么。

3.名词用作动词。

当名词作为动词灵活使用时,就具有了动词的语法特征,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和行为。比如:“官民,封库,待将”(报名。鸿门宴)。名词的使役用法和有意用法都属于名词动词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很少是使役和有意的,但使用一般动词是相当普遍的。在古代汉语中,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

4、名词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名词常作状语,直接修饰和限制动词谓语,表示动作和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和工具。

此外,我们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首先要注意意动和致使动作的区别。这里我们提供两种区分方式:一、致使用法是主语如何使宾语,这是客观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如何思考或认为宾语,这是主观的看法,不一定是客观的。二、动词和名词灵活用作动词,一般不用于意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形容词灵活用作动词常见于使役和意动)。

第二,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区分一个词是否被灵活运用到另一类词中,主要看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与什么词类组合,构成什么句法关系,有什么语法特征。名词和形容词作为动词灵活使用,从它们语法条件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语法条件,可以灵活地将名词和形容词用作动词。

1,两个名词一起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前一个名词常作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宾语,两个名词连用,有时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作谓语。

2.名词和形容词在“所”字后灵活地用作动词。比如:“陈王声,把它放进一条鱼的肚子里。”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欲等情态动词后面,灵活用作动词。例如:“子谓公也长:‘妻可也……’”。

4.名词在副词后灵活用作动词(副词一般只在句子中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比如:《秦时隋动》。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灵活用作动词。例如

“下来,小的.....,无非是易罢了。

6.名词后接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作为动词灵活使用。例如:“晋于”。

7.名词用“儿”连接时,作为动词灵活使用。比如“隆礼尊贤为王”。

三、要注意一个问题: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本来属于一个词类,只是进入句子后暂时具有另一个词类的性质,而不是说这个词属于两个词类。例如,我们不能说《金石俞军刘清》中的“君”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第四,注意掌握几种常见的句型。

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基本上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要掌握五种句型: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

1,判决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和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现代汉语中,一般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判断,而文言中,判断句一般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常使用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语气。主要形式有:

(1)助词“着”用在主语之后,语气词“也”用在谓语之后。

(2)提顿语只用主语后的“着”表示。

(3)、谓语后只用“也”。

(4)、“着”、“也”不需要。

5.副词如“乃”、“即”、“必须”、“然后”用在谓语前,强调语气。

[6],用“赞成”表示肯定的判断。

一次,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⑻使用“是”作为判断动词在文言文中也有。

2、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而是行为的接受者。在文言文中,一些介词和助词常用来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for”引入行为的主动性。

⑵、用介词“于”介绍行为的主动性。

(3)用助词“看见”表示被动。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5],格式为“for ......”表示被动。

[6],使用“见...在……”表示被动。

3,省略号。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成分经常被省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以下情况很常见:

(1)省略主语。包括承前启后之省,蒙省,自报或对话之省。

②省略谓语动词。比如:“一鼓气,则(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省略宾语。

④省略介词“于”、“一”。

4、疑问句。

文言文中,一般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来提问。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用疑问代词提问。

(2)用疑问语气词提问。

5.变式句。

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常见的情况有四种:(1)主谓倒装句。

(2)、介词宾语。

介词宾语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凝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

③用“之”或“是”将宾语推进到动词前,以强调语气。

(3)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一些修饰性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语之后。

(4)、介词结构后置。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而在古代汉语中,有的放在动词之后作补语。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增、调、留、变。

首先,付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简洁也有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常见。从省略方式看,有传承省、蒙古省、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看,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介词词根。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把省略的成分补上,才能正确理解意思。

在古代汉语中,量词与相邻的数词相比,是一个非常不发达的词类。先秦没有动量词,物质量词也很少。现代汉语也是一种量词丰富的语言。所以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要找出相应的量词来补充。

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一些特殊的规律,如介词宾语、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的时候,如果还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就容易让人混淆,产生歧义,造成误解。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语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序的特点,这就是所谓的“调”。

在文言文中,尤其是韵文中,经常出现“倒挂”的语言现象。这种倒装文要么是“语急而文倒”,要么是“倒装文押韵”。我们读古文,要根据内容倒过来翻译。

第三,留下来。“留”即保持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皇帝名,以及一些法规的名称、度量衡等。

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的是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古今词义相同,所以留作翻译。有些今天还在用的词,如果不是基本词,就没必要翻译。

此外,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古人还经常在作品中引用诗词、民歌、格言警句和谚语。比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吟三声,泪触衣”(《三峡》),这首民歌就要保留不译,否则就失去了诗的独特魅力。

第四,改变。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很多文言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灵活运用,只能作为双音词的一个语素。翻译时要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或相当的词来代替文言词,这叫“变”。比如“我从燕王与燕王的相遇中得知了”(廉颇蔺相如传)。这里除了皇帝的名字“王艳”和方位词“尚”外,现代汉语中所有意义相同或相当的词都要替换,翻译成“我曾在边境遇见过(与你)的人”。

上面提到的“增”、“调”、“留”、“变”的翻译方法并不是独立的。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联系、结合使用的,不能完全割裂开来。

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在翻译中,除了掌握以上四种方法,还应该掌握一些技巧。

第一,充分想象句子中的字、词、句。这种想象就是调动平时的积累。一个是对单词不同用法的想象。比如在翻译“吴俊有言”这句话中的“言”字之前,我们可以把句末“言”的各种用法进行比较,逐一剔除,然后确定一个翻译后符合原意的用法。一般来说,句末的“焉”字是疑问句中的疑问语气词,但这个句子不是问句,所以没有人;二是用作形容词词尾,但“有”是“责备”的意思,是动词,所以不太一样;三、句末作兼语词,但此句不需要在兼语词后作介词引出名词或代词,故无三;第四是做代词。如果把这句话中的“颜”字翻译成代词“他们”,就和整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了。二是充分想象各种句型。以“莫之死”为例。句首用不定代词“莫”,宾语是代词“之”。所以这句话是否定代词介词宾语的句子,所以这句话要先翻译成“莫之死”。让我们进行第二步。这个“死”是一个自动词,不能支配对象“之”。想一想,是使役用法还是有意用法,是被动用法还是被动用法,一个一个考虑。是被动用法,所以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没有人为他们而死”。这样翻译出来的意思就和全文统一了。

第二,要学会运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才能正确理解某些句子,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比如“病赖其久死而不救”,句中“病”字意为“恨”。如果把“病”这个词放在一起,翻译成“讨厌看到”,显然说不通。那么,我们就要把病后的整体结构作为病的对象,也就是恨的对象,然后解剖这个对象,也就是病的对象是“死而不救”,但要注意的是,“见”的对象只是“其长而不死”,这里的“见其长而不死”和“不”我们来看“师”的对象, “其久死”,是一个主谓短语作“是”的宾语,所以“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 经过这样的逐字分析,这句话可以翻译成“我讨厌(他们)看着他们的军官死去而不去营救他们。”如果你把这个翻译放到全文里,意思就和全文统一了,所以你这个时候可以放心地肯定你的翻译。

从以上来看,无论是想象词、词、句型,还是句子结构的语法分析,都要以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积累为前提。所以我们平时要努力记住一些文言文知识和翻译技巧,否则出处枯竭,再怎么找“窍门”也翻译不出来。古代有一位博学的学者,被勒令三天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却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老婆看到这里,不以为然地说:“你写这篇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吗?”秀才叹了口气:“虽然你生孩子很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写了这篇文章,你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故事进一步证明了我观点的正确性。

那么,如何努力呢?下面谈谈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学习文言文要注重阅读。

程在《朱读书法》中说:“读得好,想得好,就不会忘记自己的自然心性和道理。”有些旧词记不住了,后来只是看了看。今天还记得它们的人,都是阅读成功的。“这个说法真的是经验主义的说法,值得借鉴。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多读一些质量优美、深度适中的文言文诗词,在头脑中储存更多的文言文信息,对认知迁移和阅读理解大有裨益。

朗读是一种以初步理解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就是通过朗读反复学习课文,逐步强化理解,直至背诵。它不同于一般的死记硬背。它以宏控微,以微丰富宏,循序渐进地阅读,从阅读到理解再到使用。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第二,要经常查阅参考书。

工具书是专门为浏览而设计的书籍,有特定的编排方法,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想要了解的知识或资料。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利用文言文工具书,把文言文工具书当成孜孜不倦提问解惑的老师。参考书有很多种,我们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参考,包括:《常用古汉语词典》、《文言文常用虚词词典》、《康熙字典》、《训诂》、《辞海》、《辞源》等。其中《常用古汉语词典》和《常用文言虚词词典》体积小巧,内容丰富,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便于携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必备工具书。

第三,多做练习。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知识长时间的留在大脑中,但是仅仅记忆新知识并不能保证这个目的的实现。”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才能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要善于积累信息。

书上说,要引经据典,要征求别人的语录,要用到很多资料,这些往往要靠平时的积累。积累数据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喜欢在看过的书上做标记,有的人擅长制作知识卡片。这些都是好方法。黑格尔年轻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和才能,但他善于积累,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总结在活页卡上,整理出来,排列好,一一贴上标签。这种积累,反复思考和运用,最终使他成为一个博学的哲学家。我们在学习中注意积累信息,这肯定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既能培养和提高你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又能减轻你大脑的负担。当这些材料成为你的第二个大脑,你就能运用自如,人家会“穿铁鞋找不到地方”,而你会“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