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而严肃的经典——森见登美彦
能写出这么有哲理的句子的作家,不会和他笔下的人物联系在一起,但也没有正常人。是的,他就是充满矛盾的森见登美彦。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作品就是“荒诞”。
森见登美彦出生在古都奈良,毕业于以“怪人”闻名的京都大学。即使是在农业系生物功能学科学习应用生命科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氛围的影响。他和他的同学万城目学,生于大阪,法律系(著有《雅川河墨》、《鹿人》、《万子鼎》等作品。),都成了“京大之最”,所以不难想象两者同样荒谬。但与野心勃勃、喜欢构造幻想世界的万城目学不同,森见登美彦的作品往往发生在四间半(日式小公寓,约7.3平方米)的单身公寓里,主角自然是一个生活单调却不老实的理工科男人。真的应了他的那句话“我们日常生活的90%都发生在我们的脑海里。”被不客气地称为“宅男”并不为过。真的是文人墨客,因为作者本人就很胆小害羞。
以大阪为代表的日本关西人向来以热情豪爽著称(虽然经常被关东人认为粗俗没教养),而且由于奈良和京都古都的身份,这里的文化积淀也很浓厚,所以小说中有大量日本神话传说和民间活动(如“五岳送火”活动,按时间点燃),天狗和狸猫也被赋予了人性。再加上京都大学傲慢自恋的大学精神,日本乃至全世界只有一所学校“傲慢不讨人厌”,被大家用一个“怪”字原谅。这主要是因为京都大学的特点——完全的学术自由,不管教育部怎么说,京都大学的传统是不可侵犯的。不管听者有心与否,说者无心。每个人都有话要说,每个人的思维都很快。如果你不马上说出来或者写下来,你可能会忘记,不知所措。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北大学生总是在打断别人。当插话的人心烦意乱时,他会挑那段对话的毛病,使劲推,恰好是最刺耳的评论,打磨所有的想法。“而这一切* * *都成了森喜朗的创作素材。
但是,对他影响可能更大的是他自己的现实生活,所以有评论说,“总之,这是一个迟迟不毕业的宅男的日记。”书中充满了独白和内心的活动,动画中的语速也很快,与你虽然呆在脑子里,却不能闲着相得益彰。和现实一样,书中的人物大多不修边幅,特立独行,要么“以研究室为家,以住处为仓库”,要么整天待在室内,从自己的大脑中寻找灵感,但在不交男女朋友这一点上,他们是一模一样的。据当事人介绍,“北大学生毕业后可以有男女朋友或有幸结婚,但有两种:一是在进入北大这个大染缸之前,自身的“怪异”还没有在“近墨者黑”的同辈压力下越陷越深,已经认识并打下基础;二是离开学校后,怪异的语气稍微轻一点,让一般人能接受。”于是,他们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嫉妒”:不仅把正在求爱女孩的人视为叛徒,还硬生生地在河边的恋人之间进行干预,“把原来的‘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的排列,变成了‘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男女’的可悲而不规则的排列”,最后,本该研究野生动物的人,到河边去研究人类的行为。这大概就是一般人眼中的“书呆子”吧。
不过,他们的真情流露还是挺可爱的,就像“一个啰嗦的宠物,找到了就得喂。”就像现在热播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一样,原本高高在上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清高人士,原来过着如此肮脏的生活,反差极大。据说日本很多女性看了森喜朗的小说,都觉得这样的男生很可爱,因为“在外在的胆怯和无用之下,隐藏着一颗纤细而认真的心”,当然也从原本想认真生活的闹剧中感受到了乐趣,但最后的事件却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些都是黑历史,会有点难过。就是因为写了真话才容易引起* * *——顺便说一句,文科生很难理解。小说中的独白大多表达了这些弱势群体的心声,比如为自己辩护:“我是一个极其诚实的人,诚实就像肉汁的精华从我的内心渗出,我无法掩饰。”然而这家旧书店的老板却把我当成了在背后操纵这个穷小子的邪恶化身。他一定是误以为孩子是纯洁的,越漂亮越纯洁。世人常常忘记,风尘仆仆的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却是世界上最纯粹的生物。”比如我为自己难过:“四个半宿舍的世界,冷清而安静。没有人可以交谈。没什么好说的。我过去没有对象倾诉,未来也没有对象。不会有人这样来找我,也不会有人嘲笑我,尊重我,鄙视我,喜欢我,虽然本来就没有人尊重我,喜欢我。我现在就像被困在四个半宿舍里的带着灰尘的空气。不管是世界缺了,还是我缺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是世界的唯一。我走过几百个四个半的宿舍,终究没有遇到一个人。我成了最后一个人类。人类最后的生存空间有意义吗?”比如对世界的“恶意”:“爱,说到底,是一种乖张的快乐。这是可耻的,也是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被别人看到和享受的一种恶果。我们要明白,把这种事情当成人生必经的过程,不在乎吃了以后,甚至不在乎把果汁溅到别人身上,是太罪恶了。"
既然这些都是现实,为什么叫魔幻现实主义?《有天之家》大概最能体现这一点:书中的主角不再是人类,而是一个可以改造成人类的灵猫家族。但他们都有各自的缺陷:母亲怕打雷,老大一到关键时刻就会掉链子,老二呆在井底,老三喜欢恶作剧,老三总是胆小怕事,动不动就露出尾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团结在一起,共度难关。就像一个寓言,看似写动物,实则写人;天真的孩子可以从中看到乐趣,出事的大人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人生。相比之下,在《四叠半》中,有四种不同的人生而最终结局相同,颇有尼采“永恒轮回”的哲学思想;而自我封闭在一个四折半的房间里,走不出来,直到发现自己一直在怀念身边的幸福。其实物理室就是我自己的监狱。
然而,在浮躁功利的阅读氛围中,读者渐渐失去了孩子读书取乐的天性,于是再也看不下去寓言,认为这样的“无厘头”作品荒诞不经,并对其嗤之以鼻——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主人公心中的悲喜。但是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应该能看出作者在胡说八道(笑)。
最后我引用了书中的一句话自嘲。“我在做什么?甚至没有一个人来吐槽我趾高气扬的做这种傻事。没有比这更不值得的了。”所以欢迎回复你的想法!
森见登美彦,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寓言,理工男。
相关阅读:
四个半宿舍,迷失在青春里(四个半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