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所依》赏析
很多人认为科马克·麦卡锡的作品包含了强烈的讽喻性,甚至认为他作品中对生死的思考往往与宗教启示文学殊途同归,将他的作品归为“后启示录”派。比如《老无所依》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有人认为冷血杀手齐格代表死亡。他有自己一套不讲道理的原则,杀人就像扔硬币一样随便。运气好的话,带着偶然捡到的两百多万美元的毒贩到处跑的莫斯,就代表了人类。他坚持靠自己的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但最终却成了死亡的牺牲品。莫斯的妻子卡拉·吉恩是自由意志和爱情的象征。当代表死亡的瑞格出现在她面前时,虽然她珍惜生命,但还是选择了面对死亡。贝尔警长是一个试图理解现实生活、人类社会和人性的哲学家。虽然这个解释不一定很准确,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生与死的确是科马克·麦卡锡在每一部作品中最关注并试图探索的问题。根据《纽约时报》一次罕见的采访,他对那些不涉及生死的作品相当不屑,甚至说:“对我来说,那不是文学。”因为在他看来,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在《老无所依》中,除了贝尔警长,几乎其他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在特定的场合谈论生死。就连变态杀手瑞格这种魔鬼般的人物,也会把生死上升到人生哲学的层面,发表自己的见解。除了生死,如何面对巨大的诱惑,自身的贪婪,外在的邪恶,内心的恐惧,无疑是人类通过《老无所依》必须面对的一些共同问题。
小说《老无所依》展现了美国社会血腥、暴力和犯罪的阴暗面,批判了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物质主义和道德沦丧的反文明现象,通过英雄的缺失表达了对强势社会的无奈感。很多美国人不相信英雄,崇拜金钱,说明他们认为金钱能给他们带来生活安全感,政府和个人英雄都不可信。然而,作者麦卡锡仍然希望通过寓言式的小说来表达他对美国社会回归和平安宁的往昔的向往,以及对拯救人类生命和灵魂、充满能量的英雄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