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读数学绘本就可以培养数学思维吗?
有人说,一个孩子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这话固然有早教机构夸张的成分,但在孩子小的时候,的确是有一个“数学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能够引导到位,孩子会更容易喜欢上数学的抽象思维,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经过查阅一些专业资料,我们也了解到一些数学敏感期的知识,在这里结合20本数学方面的绘本,与爸妈们一起分享。
0-2
岁宝宝读数学绘本:无意识的右脑直接反映
2
岁前宝宝的思维特征
宝宝自出生开始,就已经进入数学的萌芽阶段。2岁前的宝宝,主要通过感知事物的数、量、形,从而形成自己的数学感性经验,这些经验往往是具体的表象的。在这个时期,孩子对数学的认识,基本上是无意识的右脑直接反映行为。
推荐给0-2
岁宝宝的数学绘本
对于2岁前的宝宝,让他知道有数字的存在就好,这个年龄的宝宝是意识不到数字的真正含义,所以和宝宝一起阅读时不必刻意来强调数字的意义,把数字也当做故事的一部分,多引导宝宝来关注故事本身就可以。
这里推荐2本低幼版的数字绘本,家有小宝宝的可以做个参考。
1.《
9只小猫呼—呼—呼—》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特别简单:9只小猫在睡觉,呼——呼——呼——。叭,1只小猫睁开眼睛,然后不见了。叭,2只小猫睁开眼睛,然后又不见了……每次都有不同的小猫醒来,然后不见了。到最后,9只小猫都不见啦,它们去哪儿了?原来是跑到妈妈怀里喝奶啦!
虽然名列数学绘本,但对于一两岁的小宝,这书一点儿也不枯燥。从故事的一开始,孩子的情绪就跟小猫紧紧连在一起,通过观察小猫睁眼或闭眼,宝宝可以指出哪只小猫睡醒了,哪只小猫在睡觉,经过不断的发现、寻找,最终9只小猫和猫妈妈在一起的幸福快乐……
在这本书里,宝宝可以对数字有初步的认识,还可以认识下颜色,同时这还是一本中英文结合的绘本,有意教宝宝英文的麻麻也可以重点留意下哦!
2.《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
其实,这书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数学绘本,倒更像是一个充满爱的情感绘本。它通篇只涉及到三个数字——有个小宝宝出生了,在遥远的地方,又有个小宝宝出生了,“两”个小宝宝,一样都有“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还有更多小宝宝陆续出生在不同的地区,他们的皮肤、头发、衣服看起来一点也不一样,但是一样都有“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还有“三”个妈妈的亲亲在小小的鼻头。
正因为书中不涉及到具体的数字概念,所以2岁前的宝宝能够很好地接收到故事讯息,在感受浓浓爱意的同时,如果宝贝能知道自己有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那就接近完美啦!
2-4
岁宝宝读数学绘本:右脑数学向左脑数学转化的时期
岁宝宝的思维特征
宝宝进入两岁以后,数字的概念开始渐渐萌芽了。什么是数字的概念呢?对于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最简单而最直接的概念就是知道多与少、大与小的区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知道6比3大,远远要比他知道“6-3=3”有意义得多。
到了2岁半左右,孩子会步入一个主动数数的敏感期,这个时期是右脑数学向左脑数学转化的时期。
推荐给2-4
2-4岁的宝宝处于数数的敏感期,在宝宝理解数字的概念之后,需要加强的练习就是数数。数数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比如说在马路上数汽车,爬楼梯时数楼梯,或者分水果时数数有几个水果……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和宝宝一起读书的时候数数,这里推荐10本绘本给这个年龄段的小宝宝们吧!
帮助孩子学会数数的绘本
1.《首先有一个苹果》
这是一本很经典的数字绘本,讲了一个好玩的数数的故事: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那些虫子,四个猎人打那些鸟……书中通过有趣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一到十之间数字的概念,另外还有“十”种不同的动物等待小宝贝去认识哦!
2.《完美的小狗阿波罗:我会数数》
阿波罗是一只很有趣的狗,通过它小朋友们可以学会从1数到10:阿波罗有1条尾巴,2只耳朵,如果它有3条腿就不能奔跑,所以它有4条腿……除此之外,阿波罗还会用身体摆出从1到10的数字,很神奇有木有?而且阿波罗还会变化颜色呢!想让宝宝认识数字和颜色亲们可以看下。
3.《数一数,亲了几下》
从书名能看出来,这是一本温馨的情感类绘本。没错,小宝宝在睡觉前哭闹,妈妈说,小宝贝,想要个亲亲吗?于是,十个亲亲吻在小脚趾上,九个亲亲吻在小脚丫上,八个亲亲吻在小膝盖上……故事的最后,小宝宝在数亲亲的甜蜜中睡着啦!这也是练习孩子从一数到十的绘本哦。
4.《一个下雨天》
故事发生在一个下雨天里,10种动物在树下躲雨,1只老鼠、2只豪猪、3头水牛……下雨的时候大家的衣服全都没湿,可是雨停了衣服却湿透了,这是为什么呢?相信孩子看完都会会心一笑。这本书在故事中教会孩子从1数到10,同时还能认识很多小动物呢!
5.《
小球听民乐--数字歌
》
和英出版的书都很精美,这本书也不例外。除了画面精美的绘本,随书还配套有1张CD,里面收录的都是传统民谣,比如《五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这样的童谣里也有许多我们童年的回忆,可以和宝贝一起重温吧。
好玩有趣的数字绘本
1.《小玻会数数了》
这是一本好玩的游戏翻翻书。小玻能从1数到10了,爸爸带他去数农场的动物,麻袋后面有几只老鼠?树上有几只松鼠?池塘里几只鸭子?……翻开一个个折页发现里面隐藏的秘密,该是孩子看这书最大的快乐吧!同时,这本书还是中英双语的,关注英文教育的麻麻也可以重点留意下。
2.《这是什么队列》
这本书好玩有趣,书中有50种动物在排队,它们的表情行为都很生动,比如排在狮子和老虎中间发抖的斑马、流口水的狼和不敢紧随其后的绵羊、挤成一团的黑猩猩、红毛猩猩、山羊等、被臭鼬熏到的犰狳等……他们到底排队干嘛呢?到故事的最后才能知道哦,绝对惊艳!在这本书里,孩子可以学习1—50的数字,还能认识好多动物和他们的生活习性。
3.《快点睡觉吧》
你家有木有上演过睡前大战?想让孩子自己来说“快点睡觉吧”吗?如果想,就来读下这本书吧:睡不着的幸太郎开始数数,1只猪,2只猪,3只猪……1个妈妈,2个妈妈……1头怪兽,2头怪兽……最后290只猪,101个妈妈,75头怪兽同时围着他,幸太郎忍不住大叫“快点睡觉吧——”
相对来说,这书本身更像一个睡前故事,但数数作为哄睡觉的方式却相当有意思,以后宝宝睡不着时不妨也让Ta来数数吧!
涉及简单计算的绘本
1.《失踪了一只熊》
这本书同样是关于10以下数字的,而且有着“减法”的简单运算:十只熊从梦中醒来,一只熊走出去了,剩下的九只熊在溪水中洗澡……每次都有一只熊失踪了,剩下了几只呢?可以陪宝贝一起数数,算算哦!
2.《
10只小猴加油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小猴:1只小猴看见香蕉挂在高处就想吃,可是“蹦——蹦”,就是够不着呀!1只小猴走过来,2只小猴还是够不着。又3只小猴走来,现在有5只小猴啦……陆续有小猴走来,***有10只小猴啦,可还是够不着……最后还是在爸爸的帮助下,小猴们终于吃到香蕉啦!
这本书涉及10以下简单的加法,在设计上采用对页竖排的新颖构图,通篇以橘黄色为底色,非常温暖地演绎了10以下数字的加法,很适合低幼年龄的宝宝阅读。
孩子四五岁的时候,以往具体、直观的数学感性经验,会大脑中慢慢形成抽象数学概念,通常这个时期会被称为“数学概念敏感期”,具体表现就是孩子会突然对数字概念,如数字、数量、排列顺序、数运算、形体特征等都产生极大兴趣。
而到了六七岁,孩子又将迎来“数学逻辑敏感期”,这和“数学概念敏感期”是有区别的,主要是孩子们在完成对数字、数名、数量的认识之后,开始对数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这个时候,真正的左脑计算时期就来临了,如果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引导孩子学习数学计算,孩子可以获得较高的数学认同度,以后数学的学习会比较轻松。
推荐给4-6
岁以上孩子的数学绘本
处于数学敏感期的孩子,会特别喜欢爸爸妈妈和Ta来研究数学,在嘟豆小书屋郑州店里,我曾见到过一个5岁多的小朋友,和妈妈一起读了一本关于数学的绘本后,一直跟妈妈谈论数学问题:“妈妈,再给我出一道题吧!妈妈,一亿乘以一亿等于多少?”,如果你家也处于数学敏感期,下面这几本书可能会给你帮不少忙哦!
关于数字概念的绘本
《数字在哪里》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数字、用到数字。作者五味太郎在这本书里列举出许多生活中会用数字的地方,从家里到菜市场和百货公司,再坐车上高速公路,看见在运动场上跑步、打棒球的孩子以及比赛的球员,或是进到教室里发现小朋友用数字在做各式各样的计算……
这本书重在引导孩子们去注意生活环境里的数字,从而逐渐了解到数字的代表的意义,让孩子体会数字的魅力。
《吉莉娅数星星》
女孩吉莉娅每天都在数数,她看到什么数什么:房子上面有几扇窗户,院子里有几块石板,楼梯上有几级台阶,面汤里有几朵油花,美丽的雏菊有几片花瓣……她最大的愿望是数一数天上的星星,可是她从来没有数完过所有的星星,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一件事!
除了是数字绘本,这本书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女孩吉莉娅为了她的梦,付出了许多努力,虽然没有成功,但她在追逐的过程中一直是快乐的。数星星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故事。
《
100层的房子
》/《
地下100层的房子
提起数学绘本,如果你首先想起的是枯燥,那就大错特错了,至少这两本《100层的房子》和《地下100层的房子》,和枯燥没有一丁点儿关系,绝对是让人惊奇的绘本。
两本书讲的都是小朋友到一个100层的房子里探险的故事,每一层都有10个一样的小动物,每10层都是换一种小动物,每一层都会发生不一样的故事,在这里小朋友可以从1到100一层一层地数数。
涉及数学计算的绘本
365只企鹅
数学绘本的创作难度蛮大的,首先应该有绘本的故事性,其次应该有数学的趣味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365只企鹅》是一本真正的数学绘本。
首先它有完整的绘本故事性:1月1日,“我”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有1只企鹅,以后的每天我都会收到1只企鹅,整整1年365只企鹅陆续被邮寄到“我”家来,这些企鹅最初给家里带来惊喜,而后是无尽的烦恼,……好在岁末的最后一天,一个叔叔来到我家,原来所有的企鹅都是他邮寄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鹅搬家到北极……
其次在这本书里,孩子可以结合故事进行一些数学计算,比如,一月有31天,二月有28天,每天收到1只企鹅,两个月有多少只企鹅了?(31+28=?)
第60天的时候,为了把企鹅收起来,家人也想了许多办法,每15只企鹅放到一组,***4组,然后4乘以15就算出有多少只企鹅啦!
企鹅一直在增加,要喂的东西也越来越多,1只企鹅每天要吃2.5公斤鱼,1公斤鱼大约3元,100只企鹅的话每天买鱼要花多少钱?
……
这样的数学游戏还有好几例,这里就不一一说明啦,总之这本书将数学与绘本故事完美融合在一起,非常符合处于“数学敏感期”的孩子们!
《谁偷了包子》
这本书讲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同时也涉及到简单的减法。话说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包子铺,包子铺里有一个妈妈,还有一个小妞妞。一天晚上,小铺关门前还剩下8个煎饺,绸缎店老板买走5个,可是妞妞打了个哈欠,盘子里就剩下2个了。怎么回事呀?
第二天晚上剩下9个菜包子,金店的老板娘买走了5个,还剩下4个,妞妞帮着妈妈扫地,一转眼包子却只剩下3个了。那一个哪去了呀?于是,妞妞决定去抓偷包子的小偷……
《大象的算术》
在这本书里,大象在拿自己的粪球做算术题。在它生命的前五十年,每长大1岁每天就多拉1个粪球,也就是说:第一年,它每天拉1个,1年拉365;第二年,它每天拉2个,1年拉2个365,就是730个……第五十年,它每天拉50个,1年拉50个365,在50年里,大象***拉了个粪球。在它生命的后50年,每长大1岁每天少拉1个粪球,就这样到它100岁的时候,一切都归于零了……
这本书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阅读,除了数学计算,书中还有着关于生命的主题,每个生命都是从弱小走向强壮,又从强壮走向衰老。在大象生命的最后一天,书中的一段话尤其感人,与大家分享:
“老象很幸福。他明白了,活了一百年,就回到了零。他再也没有什么事要去想了,草和树叶,加法和减法,都不用想了。他轻轻地转过身,慢慢地走了,到老象们最后都要去的地方……在那里,他也将变成零,静静地消失。”
“安野光雅”的数学绘本
著名数学家陈省声先生说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花了很多时间来数学,但我们其实只是学会了计算,而不是数学。”的确,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意味着公式和精密的计算,那些藏在数字背后的逻辑反而无人问津。
而安野光雅的数学绘本,与传统数学教材上有非常大的不同,它从不会教孩子如何进行计算,也不会列出一个具体的公式,只是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以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尽情地把数学美好的地方展示出来。
安野光雅是享誉世界的绘本大师,曾获得国际童书界最高荣誉“安徒生奖”。从少年时代起,安野光雅就显示出极高的数学天赋,同时又热爱绘画,双重才华使他同时具备了科学的思维和艺术家的感觉和心灵。
安野光雅的数学绘本,将艺术与科学融为充满幽默的视觉游戏,构筑出兼具知性与诗意、充满童趣的“安野风格”,展现出敏锐的想象力和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曾获得无数国际大奖,现隆重推荐给爸妈朋友们。
《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
这个系列推荐给4岁以上的孩子们,***3本,涉及13种基本数学思想。安野光雅曾在创作笔记中写道:“‘数学’一词是由Mathematics翻译而来的,词源上并没有数学的意思,也不限定于数量和图形,而是更接近于认知和思考事物的方法的意思。”这句话表明了安野光雅对数学的看法,也决定了他的绘本不会讲数字、算术之类的具体数学知识,而是关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这本书里,安野光雅通过有趣的游戏、手工和故事,让数学变得简单、好玩,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思考、发现,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以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书中涉及的数学思想很多,比如“数字圈圈”讲的是数字的形成,“不是一伙的”背后的思想是初级集合论,“走迷宫”反映了拓朴思想,“不可思议的魔法机器”体现了函数的映射关系……
我们能讲给孩子的数学知识范围很狭隘,而安野光雅将这个领域大大拓宽,很多数学原理在他的画中,都可以用轻松有趣的方式讲出来,即使低龄的孩子也很容易理解。
《安野光雅“美丽的数学”系列绘本》
这套书***包括5本,推荐给六岁以上的孩子。说真的,这几本书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文科生也是挺有难度的,即使已经学过这么多年数学,我也要花费了好几天时间来理解故事背后的逻辑,然后悲哀地发现高中或大学时学过的数学公式真的没有懂。安野光雅,他就是能通过故事来让人理解数学背后的逻辑啊。
《十个人快乐大搬家》是这套书里最简单的,主要涉及10以下数字的合成与分解通过10个孩子的搬家,教会孩子10的组合:1和9,2和8,3和7……
《奇妙的种子》主要让孩子感受“数字倍增”的惊奇感,通过一个懒汉种植种子的故事,让小朋友体会到0与1的差别,进而引出到数字乘方的概念,同时还有数的分解的知识。
《帽子戏法》看得我有点晕,最后一种情况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明白过来,这本书主要涉及假设法和排除法,通过像解谜一样猜帽子的颜色,锻炼小朋友的推理和观察能力;
《壶中的故事》涉及到数学阶乘法的概念,1×2×3×4×5×6×7×8×9×10……好吧,这个阶乘基本上是我高中之后才接触到的概念,但安野光雅用一个故事就能让孩子明白这些数字的含义,很神奇有木有?
《三只小猪》是讲的是狼想吃羊的故事,这本书里的狼是个慢性子的哲学家,它想吃的三只小猪住在五间房里,狼就在思考:小猪到底会住在哪个房子里呢?这一思考又牵引出了排列组合和排除法的概念。
除了数学逻辑,这套书还非常的美,安野光雅采用淡彩画法,让我们领略了青花瓷的雅致,草原的辽阔,家居的古朴……画面配合着美妙的文字,使得整套书看上去宁静温馨、情趣十足,兼具感性和理性之美。
转自宝宝阅读,原文来自嘟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