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下一句。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下一句是:一番洗清秋。
一、出处: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出自于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二、作者介绍: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柳永精通音律,善于吸取民间词的精华,所作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擅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为中国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人。柳永还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变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的作品有《乐章集》。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特点和赏析:
1、特点
纵观全词,非独结尾统摄全篇,上下片十八句无不经纬分明,丝丝入扣。上片写景,下片言情,情景交织,以“对”字开篇,“登高临远”过片,“倚栏”落脚,又以倚栏凝愁照应江水无语,有如常山之蛇,关节响应,救首救尾。柳词铺叙而不散浸,于此可见一般。
2、赏析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
此词抒写羁旅悲秋,相思愁恨,大约作于游宦江浙时。上片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这篇《八声甘州》,早被苏东坡巨眼识得,说其间佳句“不减唐人高处”。须知这样的赞语,是极高的评价,东坡不曾以此许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