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童《离婚指南》的一些感想
这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讲述了一个名叫柏杨的男人想要离婚,但他被各种障碍阻止,并以失败告终的故事。我真的不喜欢总结剧情。就像观察一棵树,如果去掉枝叶,只留下树干,那就不是树了。同时也很厉害,因为发生在生活中的时间很长,从过去到未来都有它的影子。更令人着迷的是,它营造了一种“冰山一角”的恐怖感。有多少人还在忍着不敢喊“我要离婚”?
男主角一觉醒来,看到的是一个衣衫凌乱,头发凌乱,一脸呆滞的妻子和一个臭烘烘的儿子。他再也受不了了,决心离婚。就像一首诗里说的,“什么是死亡?今日之云抄昨日之云。”作者写的是日常的老生常谈,是意识到困境后的反击,是斗争的失败。一般人都能从这部作品中窥见一斑,不必躲闪。
苏童的语言不错,但好在用词准确又不失美感,环与环之间也不冲突,所以图出来了。听说他早年写过诗,一点也不奇怪。他那一代的大多数文艺青年都写了一些诗。苏童的说和写诗对语言有着深刻的训练,你可以从他的语言中印证这一观点。有些人不喜欢他的语言,指责他的语言复杂多彩,使其空洞无物,毫无意义。要知道,那些不擅长的,读书说话像村民的,都喜欢用“空”字。也许他们所说的只是因为缺乏意识和原创性,陷入了一个空白区。如果你只是随大流,而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判断,那么这位先生或女士请你出去再看一本书,然后重读,直到你心中有了一个关于好语言的标准。人间的闹剧和丑态太多了,不要管文学了。为什么要杀光他们?这个标准不是任何一个学者或者著名学者规定的,他们的话最多只能作为建议和参考。我最想说的是,你要有自己的审美,不一定要独特高远,但一定是通过大量实践获得的综合经验,这样你才会知道自己属于什么,什么是美,什么会牢牢抓住你。否则你的评论毫无意义,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你只是一个意见的搬运工。
大约两三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这篇短篇小说。看完之后,很失望。第一次直击婚姻的失败,但是读来有一种很大的快感,印象很深。今天去图书馆,偶然看到苏童的短篇小说集,里面有一本离婚指南。我有了重读东西的快感,用它又读了一遍。接下来说几个印象深刻的情节和苏童的细节处理。
?下面说说作者的手法给我的一些启发。我没读过什么文学理论,也不知道那些虚张声势的话。我觉得意思很明确。至于这个意义应该冠上什么名字,对于一个读者来说是不必要的。作者从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切入故事,截取了一个普通的生活片段,也就是主角醒来时看到的糟糕的内心场景。一方面,读者可以很快进入小说,也就是常说的“身临其境”。其次,设置了小说的背景色,不那么清晰,刺激读者获得主角生活的完整面貌,是一种深度互动。其次,人物塑造在平凡的生活片段中,柏杨的懦弱和对玄学的偏爱,柏杨妻子的“丑陋”等等为后来的情节做了铺垫。
再讲一遍剧情。当柏杨的妻子通过一系列行动明确他是认真的,她彻底崩溃了,然后细数她为柏杨做出的一切牺牲,比如为他生孩子,操持家务后给你洗脚,怀孕期间给他口交满足他。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最后一个,不是因为我是老司机,需要时刻吸收新知识,而是因为这个细节触及了生活的隐秘角落,让我震撼。因为我一直认为,现在也这么认为,女人怀孕期间的性要求是不合理的。怀孕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容易。从生理上来说,母亲把胎儿当成了异物。所谓十月怀胎,也就是母子争夺资源的十个月而已。在此期间,孕妇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男人要多体谅,大不了重启童年的老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回到小说,在这段婚姻中,柏杨的妻子也是受害者,忍受着日常的各种琐事和负担,在分手时把它们搬出去作为爱的筹码和证据。我不确定她是否爱过我,但我确定在这段婚姻关系中双方是不平等的。柏杨离婚的原因是厌倦了妻子,但妻子反驳说他为他做了很多事,也没有问他为什么不爱自己。所以我悲观地认为,很多婚姻之所以继续维持,并不是双方那么相爱,只是没有那么恨对方而已。有了长久亲情的慰藉,生活似乎也没那么艰难了。
柏杨对现实出奇的敏感,但他在行动时总是犹豫不决,容易受挫。比如他老婆带娘家的弟弟来打他,不敢还手。故事结尾,他被夹在两个女人之间,腹背受敌。从作者简单的话语中,读者可以知道柏杨热爱阅读书籍和报纸,并对哲学有所涉猎。他很困惑,为什么他对这种哲学和心灵的深入研究并没有挽救他的生命。就像台词里说的,“我知道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从理论到实践,不走完那条路,两头都过不去。于是我问自己,当我的人生遭遇挫折的时候,有多少次是我有效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明白的道理去应对的?很少,注意“有效”二字。于是一扇新的门慢慢打开了。说白了,那些持有读书无用论的人是行动的懦夫。
杨伯京遭遇种种阻碍后,最突出的就是妻子以死相威胁,最后离婚失败。这让我想起了《独孤》最后一页的漫画,说的是一个人的天空有一道屏障,但他无法打破。在漫画的结尾,他浑身是伤,再次发起攻击。当我第一次读完这篇短篇小说时,我把书盖上,对柏杨感到不屑,感叹这个人的意志太薄弱了。现在我也不那么怪他了,因为我唯一的生活经历或者经验告诉我,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做出看似“正确”的决定。我获得了一个新的观察和判断的视角,那就是在做出判断之前,先问问自己会怎么做。这个方法不一定有效,但能让我保持警惕和谨慎。我也是人类的一员。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好和弱点。没有谁比谁更高尚勇敢,也没有谁比谁自卑胆小。没必要假装自己比别人强。太无聊了。你装病已经很久了。
?这是一道红烧菜,请享用。最后推荐你看屏幕另一端的这本书,苏童离婚指南,小说结尾有彩蛋。